复工第二天,地铁客流情况如何?今天上午,记者再次走访广州地铁,上班时间客流量和昨天相似,没有一站限流,虽然远远不是平日接踵摩肩的情形,但近段时间人人都尽可能保持距离,相对而言地铁的人员密度还是让乘客有些担心。市民建议地铁在上下班时段再加密班次,把人员密度降下来。
车厢内如何间隔1米远?
8时30分左右的五号线,车厢密度虽然和平日相去甚远,但人与人之间难以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车厢内座位坐满,中部站一排乘客,车门附近也有乘客。放眼望去,都是上班族,乘客饶女士打趣道“贫穷使人面目全非”。为了“保命”,一位女乘客甚至戴了两个口罩、帽子,还穿上了雨衣。
和昨天一样,广州地铁今天依然全线网没有一个车站需要限流。地铁相关负责人表示,客流量和昨天差不多,没有大幅变化,仍然处于低位。昨天,广州地铁客流量126.7万人次,前天为85.4万人次,平时工作日为900万人次以上。
过了上班时间,地铁客流又恢复到“随便坐”的状态,一些线路平均每排座位甚至不到一个人。尽管如此,市民还是“高度戒备”。一位女乘客口罩雨衣手套鞋套眼镜“全副武装”,浑身上下几乎没有一寸与直接外界接触。
早上7时47分,八号线沙园站往万胜围方向,一个屏蔽门前大概8到10位乘客候车。连续两天在该时段坐车上班的谭先生说,行车间隔和昨天一样都是8分钟一班车。“上班人数已经不少,建议再加密班次。”谭先生表示,最有效降低人员密度的办法就是加密列车班次,同样的客流量,车多了平均每列车的人就少了。
以北京地铁为例,虽然预测客流比疫情前正常工作日客流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北京地铁公司按照最大运输能力编制列车运行图,采取超常措施控制和降低车站和车厢人流密度。
广州地铁:
不断动态滚动调整提升运力
从上班首日的情况看,地铁车厢内市民的距离很难达到专家所说的“间隔1米远”,地铁将如何减小客流密度?
对此,今天上午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广州地铁集团副总经理蔡昌俊表示:现在市民的自我防护意识很强,在车厢市民也会自觉保持距离,从昨天复工之后的情况可以看到,列车全天满载率不超过40%。其中,核心区行车间隔也达到了3.5到5分钟,就是为了降低车厢的客流密度,可以说目前基本上能够满足当前疫情防控的需要。但随着客流的增长,车厢的空间内要绝对做到保持一米的距离也是不现实的,因此我们将不断动态滚动调整提升运力,我们已经安排“三步走”逐步恢复运力,尽量将列车的满载率,也就是客流密度降下来。同时,呼吁市民增强防护意识,上车后不讲话、不走动,保持适度的间隔。如果客流进一步增长,广州地铁将启动三级客流控制,以减少人员在车站的聚集。我们也将协调地面街道协助开展客流控制,并协调公交集团在必要时开行地面平行公交线路,疏导客流。
安检机传输带运送那么多行李安全吗?
此外,不少市民担心安检机传送带每天传输大量旅客的行李,多长时间消毒一次?
广州地铁集团副总经理蔡昌俊今天在通气会上表示: 广州地铁集团严格落实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疫情防控组发布的《地铁轨道交通预防控制指引》的四个方面要求。
一是加强从业人员健康防护,按照“一人一台账”,已经完成3万余名员工(含控股企业)、8万余密切接触家属的情况摸查。员工上岗均测量体温、戴口罩,敏感岗位员工佩戴防护眼镜,负责测体温的安检员还佩戴手套。
二是对乘客采取适当预防控制措施。广州地铁从1月22日起,在线网启动对进站乘客体温测量,26日起要求乘客佩戴口罩进站,联合公安、卫健部门在机场北、火车站和广州南站等三个枢纽地铁站设置联合检查站,发挥各方优势,及时响应,快速处置。同时,加强乘客的宣传引导,广州地铁在全线网车站和车厢25000个电视屏幕,按照“每隔3分钟滚动播放”的频率,播放12条防控宣传片,车站有700个灯箱刊登了防控宣传画,各个安检点推出了提示标语牌。接下来,我们还将进一步加大宣传引导。
三是加强地铁站场、车辆、设施环境卫生的清洁和消毒。每天加大对车站设备设施、列车和隧道的清洁、消毒,保障30个重点车站每日5次、其他站点每日4次的循环清洁和消毒频率,每日运营结束后,对车站再次进行消毒。每趟列车运行到终点站后,利用列车折返时间,都对车辆进行清洁和空气消毒,每日运营结束后对回库的每辆列车开展全面的清洁和消毒。针对不少市民担心安检机传送带每天传输大量旅客的行李,多长时间消毒一次的问题,广州地铁回应:地铁站安检机传送带是每3小时清洁一次,遇到发热乘客即时清洁,测温员佩戴的护目镜每2小时清洁一次,测温仪每小时清洁一次。
四是加强地铁站场和列车、区间隧道的通风换气。线网各列车、车站开启全新风模式,每日停运后0:00-2:00及运营前4:00-5:00,开启隧道通风30分钟。
2月24日将恢复日常运营
今天上午10点,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广州市新闻发布厅举行了疫情存续期间交通防疫保障工作新闻通气会。
广州地铁:客流开始回升
广州地铁集团副总经理蔡昌俊介绍,按照广州市提出的“四不要”(即不要外出、不要串门、不要扎堆、不要聚餐)的疫情防控提醒,从1月22日(施行乘客进站测量体温)至2月9日,广大市民按照市的指引,减少外出,地铁客流明显下降。这19天里,地铁线网日均运客流134万人次,进入2月份以来,日均客流仅为80万人次。
目前,广州地铁线网客流开始回升,昨天(2月10日)客流为126.7万人次。根据客流预测情况,从2月10日至24日,广州地铁单日客流将逐步上升。为做好疫情防范工作,同时满足节后出现的大客流输送需要,广州地铁集团建立了“1+5+N”联动机制,即建立地铁集团疫情防控指挥部、5个工作组及全覆盖的一线防控网络,从加强疫情防控和优化运力调配两个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广州地铁“三步走”恢复运力●
___
为做好疫情防范工作,减少车站和列车的人员聚集,广州地铁将通过减少乘客候车时间,控制列车满载率,梯度动态增加运力。
一是提高体温检测效率,减少人员在车站聚集。在口岸站、大客流站等重点车站加装红外测温仪(已上线60台),在安检点设置体温检测等候警戒线,超过15~20人排队将增加测温点;
二是合理安排运输组织,适当提升运力,降低列车载客密度。我们将分三个阶段逐步恢复日常行车组织,降低列车载客密度。自2月10日起,线网最大上线列车数258列,市区核心线路高峰期行车间隔3.5~5分钟,郊区线路高峰期约6~12分钟;2月17日起,线网最大上线列车数318列,市区核心线路高峰期行车间隔2.5~4分钟,郊区线路高峰期约6~12分钟;2月24日起,线网各线路执行日常工作日、周六日时刻表。
三是加强客流控制。如果客流进一步增长,广州地铁将启动三级客流控制,以减少人员在车站的聚集。我们也将协调地面街道协助开展客流控制,并协调公交集团在必要时开行地面平行公交线路,疏导客流。
●30个重点车站
每日5次循环清洁消毒●
___
广州地铁集团严格落实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疫情防控组发布的《地铁轨道交通预防控制指引》的四个方面要求。
一是加强从业人员健康防护。按照“一人一台账”的方式,全面摸清员工及其家属、合作单位人员外出轨迹和健康情况,已经完成3万余名员工(含控股企业)、8万余密切接触家属的情况摸查。员工上岗均测量体温、戴口罩,敏感岗位员工佩戴防护眼镜,负责测体温的安检员还佩戴手套。
二是对乘客采取适当预防控制措施。广州地铁从1月22日起,在线网启动对进站乘客体温测量,26日起要求乘客佩戴口罩进站,联合公安、卫健部门在机场北、火车站和广州南站等三个枢纽地铁站设置联合检查站,发挥各方优势,及时响应,快速处置。同时,加强乘客的宣传引导,广州地铁在全线网车站和车厢25000个电视屏幕,按照“每隔3分钟滚动播放”的频率,播放12条防控宣传片,车站有700个灯箱刊登了防控宣传画,各个安检点推出了提示标语牌。接下来,我们还将进一步加大宣传引导。
三是加强地铁站场、车辆、设施环境卫生的清洁和消毒。每天加大对车站设备设施、列车和隧道的清洁、消毒,保障30个重点车站每日5次、其他站点每日4次的循环清洁和消毒频率,每日运营结束后,对车站再次进行消毒。每趟列车运行到终点站后,利用列车折返时间,都对车辆进行清洁和空气消毒,每日运营结束后对回库的每辆列车开展全面的清洁和消毒。针对不少市民担心安检机传送带每天传输大量旅客的行李,多长时间消毒一次的问题,广州地铁回应:地铁站安检机传送带是每3小时清洁一次,遇到发热乘客即时清洁,测温员佩戴的护目镜每2小时清洁一次,测温仪每小时清洁一次。
四是加强地铁站场和列车、区间隧道的通风换气。线网各列车、车站开启全新风模式,每日停运后0:00-2:00及运营前4:00-5:00,开启隧道通风30分钟。
广州公交:
适时启动“如约大巴+出租”等接驳
广州市公交集团副总经理张海燕介绍,复工复产后,从2月10日首班车起,做好常规线路、BRT线路的服务保障工作;适当加密早晚高峰时段的发班密度,根据夜间返程客流及各大专业市场开市情况及时恢复夜班线路、商务专线运营;2月9日晚,广州南站四条往广州市区夜班线(夜20、夜61、夜79、夜102)恢复运营;往番禺区内方向的南站夜1、南站夜2线恢复运营。
根据复工复产后客流变化情况,公共汽(电)车、水上巴士将逐步增加发班,缩短发班间隔,满足市民刚性出行需求的同时在车厢层面上尽量降低车厢拥挤度。市民在出行前可通过“广州交通行讯通”、高德地图、百度地图、羊城通乘车码小程序等手机APP实时查询公交车到站时间及发班间隔,合理安排出行。
此外,广州公交集团积极落实广州南站、广州火车站、火车东站、白云机场出租车运力保障,尤其是保障夜间抵穗旅客的出行需求;视实际客流情况,适时启动“如约大巴+出租”、“地铁+出租”接驳疏运保障。
广州南站:
到发客流仍然持续低位运行
广州南站副站长贺爱晖介绍,2月份以来,广州南站到发客流仍然持续低位运行,降幅达到70%。2月9日广州南站发送5.0万人(同比下降78.5%),到达8.6万人(同比下降71.4%)。2月10日广州南站发送3.9万人(同比下降84.0%),到达7.3万人(同比下降78.5%)。预计近一周发送和到达客流量仍将保持这几天的低位水平。
白云机场:
未来三天航班量和旅客量会进一步下降
进入春运最后十天,白云机场春运总体情况如何?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运行控制中心党委书记 黄斌介绍,今年春运1月10日-23日(年二十九)白云机场共起降航班2.08万架次,日平均1486架次,运送旅客334.2万人次,日平均22.3万人次。1月24日至2月9日,白云机场共起降航班1.43万架次,日平均843次,运送旅客136.5万人次,日平均8万人次。在2月6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民航局运输司司长于彪明确指出,今年民航不会出现像往年一样的返程高峰,但会出现小幅波动。2月7日-10日白云机场每日的航班量在460-620架次之间,仅为正常1350架次的30%左右,旅客量为3.3-4.4万人左右,未来三天的航班量和旅客量还会进一步下降。
●白云机场大力推行无接触服务●
___
黄斌介绍,白云机场大力推行无接触服务,减少人员接触;每天提前发布次日航班计划,做好精细化保障。也就是说过去办完值机业务,工作人员双手将证件和机票递到旅客手里,现在无接触是提供服务后,会把证件发在柜台上,示意旅客自己去取。
来源:广州日报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