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配合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预防控制工作,满足市民朋友们的精神需求,顺德区博物馆闭馆不打烊,大力推介数字化博物馆,推介顺德的历史文化。今天为大家介绍的内容是顺德祠堂的社会内涵。
顺德祠堂的社会内涵
青砖灰瓦的顺德祠堂,也是明、清、民国时期整合宗族力量的重要手段。宗族通过建祠堂、修族谱,显示该族的社会地位与经济实力,从而促使宗族更进一步发展。因此,祠堂蕴含着宗族乃至顺德社会发展的重要脉络,是顺德传统社会政治、经济、民俗等元素的交汇点。
乐从沙边何氏大宗祠,气宇轩昂,让人不敢小觑
乐从沙边何氏大宗祠始建于明代,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重修,仅清光绪年间,何氏家族就连续走出何守谦、何国澄、何国澧三位进士。
乐从沙滘陈氏大宗祠,气象万千,一派富态
乐从沙滘陈氏大宗祠,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由时任乡长的举人陈文蔚及在南洋经商的殷富陈泰等人首倡,发动宗族乡亲捐资而建。
杏坛昌教林氏大宗祠的堂名“光远堂”,光荣远荫,很具代表性
昌教林氏为当地望族,名人辈出。清朝乾隆五品顶戴林雨田、清同治武进士守备营副将林滢、近代国民革命军少校团长林安民等均出自这里。
顺德祠堂历史陈列展厅是顺德区博物馆常设展厅之一,它通过介绍顺德祠堂的发源及演变、建筑特色、工艺发展等展示了顺德祠堂的历史盛况。
顺德祠堂历史陈列展厅,展示了顺德祠堂的历史盛况
三雕两塑、壁画柱础,祠堂艺术尽在其中
想了解更多顺德祠堂历史文化知识,请
(顺德祠堂历史陈列展厅,长按识别二维码进入)
想了解顺德祠堂更多信息
长按识别下面二维码进入“掌上文物”进行查看
(“掌上文物”专栏,长按识别二维码进入)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