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你放心去打怪兽!”汕尾白衣战士出征前隔着口罩与孩子吻别

南方+ 记者

“妈妈你放心去打怪兽,有这么多战友和装备,我相信你肯定会赢的!”4岁的诺诺手拿着玩具车安慰着眼里已噙满泪水的妈妈。

一家四口紧紧相拥,李琳摘下自己的口罩,轻吻戴着口罩的儿子诺诺。

李琳告诉诺诺,新型冠状病毒是“怪兽”,另外17名汕尾市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是妈妈的“战友”,装满防护服、N95口罩、护目镜等医疗防护物品的行李箱是妈妈的“装备”。

2月9日,象征着团圆的元宵节刚过,诺诺和爸爸、奶奶一同为即将奔赴湖北抗击疫情第一线的妈妈饯行,这一别,不知道要多久才能相见。临走一刻,四人紧紧相拥,李琳摘下自己的口罩,轻吻戴着口罩的诺诺,顿时红了眼眶。

临行前,李琳和姐妹们一一拥抱,姐妹们拉着她的手叮嘱:“照顾好自己呀,你要吃饱哦!”为了缓解悲伤的气氛,李琳笑着说:“我要吃热干面!”又叮嘱姐妹们:“照顾好我家儿子!”“李琳加油,我们等着你平安回来!”姐妹们的加油声让李琳又一次湿了眼眶。

“作为家属,我全力支持最亲最爱的人支援前线,但是担心总是会有的。”爸爸牛丹杰抱着诺诺,同样眼眶泛红。

28岁的李琳是汕尾市第二人民医院的一名内科护师。疫情就是命令,得知医院要抽调医护人员驰援湖北,她毫不犹豫递上申请书,在申请书里,她写道:“不曾想过要做天使,更不曾幻想做英雄,只盼着早日战胜疫情,笑看春暖花开”。

“湖北加油,中国加油,我们来了!”李琳和其他17名“白衣战士”齐声喊出口号。这支从汕尾市第二人民医院、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陆丰市人民医院和陆河县人民医院抽调的18名医护人员骨干组成了汕尾市首支援助湖北医疗队,其中16人是80后、90后,9人为党员或预备党员。

陆丰市人民医院的黄婷婷便是其中一名党员。这次支援武汉,同为医护人员的丈夫给予了她莫大的支持。“我没和父母商量就报名了,是他帮我做好了家人的思想工作,还陪我温习相关的技能知识。”黄婷婷说,出发前最大的牵挂就是孩子,“没有大家,哪来小家,儿童也是新型冠状病毒易感人群,我每每听到孩子感染的消息就会想到自己的孩子。”

毕业于湖南长沙医学院的林俊锋,在陆丰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肿瘤科工作已有7年。今年35岁的他已有11年的党龄。他出生于医学世家,父亲和妻子均是医护人员。“从小看着父亲救治病人,他一直教育我在工作中不能忘记救死扶伤的使命。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面对疫情必须逆行而上!”

“我的家人就在武汉,好在他们都平安。”这次疫情一直牵动着刘建平的心,他说自己已有六年没和家人过春节,因为逢年过节就是急诊科工作最忙的时候,“这次支援武汉也做好了不回家的准备,哪里需要我,就到哪里去,把时间和精力奉献给需要我的病患。武汉挺住,我来了,一切都会好起来!”作为一名男护士,因为业务技术娴熟,又肯吃苦耐劳,刘建平深受患者喜爱,曾被评为汕尾市优秀护士。他告诉笔者,接到出征通知后,他一下班就收拾好了行李,用电动剃头刀理了个小平头。“我们平时戴护士帽,不在乎发型,剃掉了头发也可避免交叉感染。”

为什么是他们?汕尾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何永越告诉记者:“根据《关于组建医疗队援助湖北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支援武汉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优秀的专业技能,院方同时会考虑其身体素质和家庭因素。”

秉承着“敢为人先、无私奉献”的海陆丰革命精神,18名“白衣战士”把360多万老区人民的关心和支持带到疫区,与湖北干部群众一道同舟共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离别是为了更好的重逢。相信他们一定能“早日战胜疫情,笑看春暖花开”。

【全媒体记者】陈欣欣 南小渭

【通讯员】蔡海燕

编辑 李明秀
校对 罗健鹏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