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共享员工”新模式应运而生。
“我们企业有500多员工,从年初一到现在一直停业。我们尽力不裁员,但在这样的情况下,光靠我们企业也很难支撑下去。”2月6日,湛江大型餐饮企业御唐府负责人胡君告诉记者,该公司即便复工复业后,生意也未必能立即跟得上,对员工可能需采取轮岗制,这样就可能产生不少富余人力。
从春节以来,广东很多餐饮酒楼均暂停营业,众多餐饮企业员工在家待业待岗,一方面企业没有营收,一方面又要养活员工,餐饮企业们陷入两难境地。
“我们缺人,来上班吧!”2月6日,记者发现,包括沃尔玛、盒马鲜生等多家零售企业,以及本地生活平台,均向餐饮业伸出“橄榄枝”,宣称以“短租”方式,租借餐饮企业的待岗员工到门店工作,并依法支付劳动报酬。其中,饿了么就宣称招聘人数达1万名,符合标准者可到该平台做“骑手”。
阿里搭“共享员工”就业平台
为20万家商户找“短工”
受疫情影响,当前广东许多餐饮企业的员工待岗在家,与此同时,许多市民因“宅家”防控对生活必需品、防控用品的采购需求激增,零售业、部分防控物资生产企业、物流业迎来用人高峰,短缺员工。在此形势下,向餐饮业租借员工或“共享员工”的新用人模式应运而生。
2月6日,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正式推出“蓝海”就业共享平台,邀约全国各地餐饮商户统一为“富余”员工就近报名,选择成为一名“蜂鸟”蓝骑士,或者成为附近一名商超便利店的员工。该“蓝海”计划首批拟招收1万名“蜂鸟”骑手。
据饿了么本地生活平台有关负责人介绍,餐饮企业可通过“蓝海”平台,首先可以推荐员工报名成为一名“蜂鸟”骑手。“新骑手灵活安排时间接单,也可为自己的门店送餐,商户用工恢复后可随时停止接单,随时返回。”
“特殊时期,我们鼓励大家临时‘就近’就业。”据上述人士称,对于报名的候选人,蜂鸟将首先进行严格的健康申报制度。“对于每位新骑士,上岗前会提供免费口罩和防护措施培训;上岗后,需佩戴口罩,进行健康报备。每次配送前,骑士还需通过饿了么‘安心卡’记录体温。”
除了“骑手”岗位,该平台还提供商超、菜场的分拣员岗位。
据介绍,疫情发生以来,“云买菜”、“云购物”盛行,业务量急速增长,各地商超、便利店和生鲜店均面临着分拣、搬运等岗位人员紧缺的问题。
为此,“蓝海”就业平台还将向本地生活平台20万商超、连锁便利店、社区生鲜店等商户开放。根据他们的需求,餐饮企业还可推荐自家员工去家门口的商超,经体检、健康申报、培训后上岗,“临时”就业。
据透露,目前,已经有京客隆、超市发、today等各地商超品牌表达了明确需求,开始对接。
记者获悉,目前,“蓝海”计划已经向全国超过10万家口碑饿了么门店发出通知。而发布计划之前,已有约4000名餐厅员工有意“临时上岗”。
“通过灵活就近的短期用工形式,既服务平台上的企业,又缓解企业压力。”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有关负责人如是说。
零售行业人手紧
多家企业向餐饮待岗者发“邀请”
记者发现,零售企业沃尔玛、达美乐中国公司、盒马鲜生也实施同样的灵活用工政策,而且招人方向也指向餐饮业员工。
2月6日,记者获悉,经营、销售比萨的达美乐中国发布消息称,因该公司许多外送员未能及时返工,且开新店对人员需求增加较多,现门店员工的缺口达到2000-3000人左右,主要集中在北京和上海。
为此,该公司方面称,希望与需要帮助的餐饮企业合作,以短期租借2~3月的方式让待岗人员到该公司兼职。
国际零售巨头沃尔玛中国公司也发布“欢迎社会暂时歇业员工来沃尔玛‘上班’”的招聘信息。
据沃尔玛中国公司称,该公司近期在全力保障市民生活所需供应时,门店也面临着巨大的人手挑战,故“欢迎社会暂时歇业员工来沃尔玛兼职。”
记者看到,该公司将安排有意向来兼职上班的人员,到其所在地的沃尔玛大卖场、社区店、山姆会员店或配送物流中心,参与拣货、打包、配送、收货等工作,录用后,该公司将依法支付劳动报酬。
沃尔玛要求,所招员工,上岗前须进行防护措施规范培训,并确保14天内无疫情接触史,并佩戴口罩、测量体温后上岗。
2月5日,京东7FRESH也推出“人才共享”计划,该公司全国门店拟招聘涉及收银、理货、拣货打包、骑手等岗位,招募主要面向相关行业假期未离开所在城市、具有健康证的员工。
据透露,截止目前,已有大洋世家、花里家、硬麦现烤、酒武居酒屋、赵崽儿、阿铭哥牛肉面、Shawarma酷稻、小鹤食堂、小杨烤肉、熊灶灶等十余家餐饮企业员工到七鲜超市报到上班。
此前,盒马鲜生已与国内30多家餐企对接“共享员工”。
据悉,还有更多零售企业如永辉超市、超市发、生鲜传奇等已纷纷发出“召人令”,欢迎目前友商和邻业暂停营业的闲置员工来“上班”。
有观察人士认为,这种短暂就业模式构建后,既可使餐企的待岗员工寻得更多工作机会,同时可减轻自身的工资支出压力;而“用工难”的零售、物流等企业则可增加更多的人手。此乃三方互助互利互赢的举措。
“企业和企业间的这种临时合作,显然是为自救而产生的应急措施,但也体现出相关企业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为了更好地服务民生,这也是正能量的体现。”上述人士如是说。
【记者】欧志葵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