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了解到,近日该院眼科中心接诊了不少因不当使用紫外线灯消毒,导致眼睛被紫外线灯灼伤的患者。
原来,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惠州公共场所、家庭自行购买了紫外线灯,用以消毒空气及物品。然而,不少市民不了解紫外线灯的用法,光照时间过长,导致眼睛灼伤。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眼科中心负责人介绍,这样的患者,该中心急诊几乎每天都接诊两三例。
紫外线灯灼伤导致电光性眼炎,典型症状是双眼痛至无法睁眼。近日,该院眼科中心接诊了好几例自诉“双眼痛至无法睁眼”的患者,医生追问病史发现,他们有非常明显的相似之处:白天均在不同场合接受过紫外线灯照射,时间或长或短,当时没有出现症状,直到夜间才开始出现双眼刺痛,导致睁不开眼睛,畏光、流泪,视物模糊,甚至伴有面部灼热感。

根据患者自诉,使用不当的行为比比皆是:一位患者在店员打开天花板上的紫外线灯后,与店员聊天,持续有一个多小时;一位阿姨自行购买了紫外线灯放置在客厅,一边开着紫外线灯,一边在家里擦桌子、拖地,持续时间约一个多小时;一位保安把值班门岗的紫外线灯打开后,就在一旁照常工作;一位阿姨外出买菜回到家,特意待在紫外线灯旁照射了一个多小时,给自己身上的衣服“消毒”……
该院眼科中心医生吴琨芳提醒,这些行为万万不可取,“不恰当地使用紫外线灯,将会给眼睛及裸露的皮肤带来极大伤害。尤其是长时间接触紫外线会对眼睛的角膜产生损害,导致角膜上皮坏死、脱落,从而导致电光性眼炎的发生。”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眼科中心平日里也接诊不少电光性眼炎患者,但往往在电焊工最多见,若在雪地、海边或者高原也可能出现类似的症状。值得注意的是,电光性眼炎的症状往往有潜伏期,不会当场出现,而是发生在接触紫外线照射后3-8小时左右,由于角膜上皮分布较为丰富的末梢神经,紫外线损伤后会引起眼痛、眼红、强烈的异物感、畏光、眼睑痉挛、视物模糊等较为明显的症状;若光照时间长,症状会更明显。
吴琨芳提醒,如果已经接触了较长时间的紫外线,并出现疑似灼伤症状,建议不要使劲揉搓双眼,应及时就诊。如果强忍不适而拖延就诊,可能会由于角膜上皮损伤引起感染,甚至发生角膜炎。
“市民如出现症状也不必太过惊慌,经专业的眼科医生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后,一般会给予局部预防感染、使用促进角结膜上皮修复的滴眼液或眼膏等对症治疗,通常情况下2-3天可以好转。”吴琨芳说。
延伸
市民应该如何正确使用紫外线灯?
1、使用前:应详细阅读紫外线灯的使用说明书,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
2、使用时:紫外线打开时,人员必须离开消毒区域,避免被紫外线灼伤眼睛和皮肤。紫外线可以被玻璃等物体阻隔;
3、使用后:消毒后及时关闭紫外线灯,最好打开门窗、充分通风换气30分钟,方可入室。
【记者】廖钰娴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