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7日,带着“不忘初心,赋能中国农业”的伟大使命,中国农化行业国家队——先正达美甜®(200g/L氟酰羟·苯甲唑悬浮剂)上市会在福建晋江成功举行。
美甜®观摩现场
据悉,美甜®作为全新一代SDHI杀菌剂氟唑菌酰羟胺系列的首个上市产品,由氟唑菌酰羟胺与苯醚甲环唑复配而成,其杀菌谱更广,覆盖了全球60%的作物病害。
不忘初心,提升中国农业竞争力
1月5日,中国化工、中化集团官网同时发文称,两化集团农业资产合并。至此,顶着农化行业“国家队”背景的先正达集团正式构建起覆盖农药、化肥、种子、数字农业四大领域的全产业链版图。
先正达中国区植保销售南中国区大区经理吴国强
先正达中国区植保销售南中国区大区经理吴国强表示,先正达集团的成立对于先正达而言,是一种荣耀更是一种责任,是国家战略更是不忘初心的体现。
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先正达的产品和服务惠及763万中国小农户,为约38万人提供了安全用药培训,并为先正达中国种子供应农场实施了100%公平的劳工项目。先正达用创新带动可持续发展,致力于与中国的合作伙伴一起,为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先正达南中国区大区市场经理张馨文
据悉,未来五年先正达将有20个含有新有效成分的产品和10个创新剂型产品在中国上市。先正达南中国区大区市场经理张馨文介绍道,这些专利成分除了氟唑菌酰羟胺,还包括革命性小麦茎基腐病种子包衣剂,以及小菜蛾、辣椒蓟马、红蜘蛛三虫通杀的全新作用机理杀虫剂,都将在2023年以后推向市场。
四大优势,奠定氟唑菌酰羟胺行业领先地位
先正达杀菌剂产品经理黄羽
从2008年首次合成,到2020年正式在中国上市,氟唑菌酰羟胺的整个研发登记整整经历了12年时间。先正达杀菌剂产品经理黄羽表示,氟唑菌酰羟胺共具备4方面优势:
第一是突破性广谱。上市短短3年时间,在全球100多个作物上30多种病害上获得登记,超越同类产品。氟唑菌酰羟胺中独有的N-甲氧基结构,让其对灰霉菌、镰刀菌、菌核病菌等均表现出优异的活性,打破了传统SDHI类杀菌剂的界限,能够防治更多病害。
第二是突破性高效。化学结构中特有的吡唑羧基,带来更高的抑菌活性,对于灰葡萄孢属、禾谷镰刀菌和壳针孢属的防治活性,与同类杀菌剂相比,活性最高可以达到8-30倍,防病更彻底。
第三是突破性持久。化学结构中的亲脂结构,能够与叶片蜡质层快速紧密结合,施药后6小时80%进入叶片蜡质层,同时有少量进入植物体内,保护性更好,从容应对各种外界环境,保证更持久的防效。
第四是突破性稳定。优异的耐雨水冲刷能力,施药后1小时进行雨水冲刷,有效成分持留量相比常规药剂高3-5倍,保证不同环境条件表现稳定如一。
先正达SDHI及新杀菌剂产品线经理张宝莹
先正达SDHI及新杀菌剂产品线经理张宝莹谈到,在当前的杀菌剂市场中,SDHI占据7%的市场份额,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而氟唑菌酰羟胺是SDHI类产品中最优秀的,不管是化合物本身还是制剂开发方面都有突破。简而不凡,氟唑菌酰羟胺必将是一个划时代的杀菌剂!
在中国,氟唑菌酰羟胺未来将会有4个制剂产品推向市场,而美甜®计划在10个以上的作物和15个以上的靶标取得登记。美甜®作为第一个上市的产品,能够有效解决三唑类杀菌剂在瓜类白粉病防治上的抗性和安全性问题,同时在叶斑病的防治上效果无可比拟,随着在不同作物上的亮点逐步呈现,将在中国农业的广阔天地谱写一段甜美的故事。美甜®:放心用,成就中国甜!
美甜®高效广谱,或将引领行业变革
“美甜®是先正达全新一代杀菌剂,其中的氟唑菌酰羟胺属于SDHI类杀菌剂,与其它同类产品相比,氟唑菌酰羟胺取得了突破性的进步,具体表现在更加广谱、更加高效、更加持久和更加稳定,同时对作物安全性更胜一筹。”先正达南区技术服务经理黄长权如是介绍,美甜®对各种作物的白粉病有着优异的预防和保护效果,与目前各种白粉病防治药剂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化优势,同时对多种经济作物的叶斑类和叶霉类病害有着显著优于市场主流药剂的防治效果,明显延长瓜果的货架期。
先正达南中国区技术服务经理黄长权讲解美甜®在南方实验情况
此外,美甜®还表现卓越的内在活力、持效期和耐雨水冲刷能力。通过实验显示:美甜®在瓜菜上使用,一是桶混安全性高,瓜菜苗期安全,无药害发生;二是对白粉病、靶斑病及番茄灰叶斑病预防效果较好,连用2-3次可达优秀的预防效果,特别是对已有叶片的保护作用优于竞品和常规药剂。
先正达杀菌剂产品开发经理田宝华
先正达杀菌剂产品开发经理田宝华表示,美甜®是由氟唑菌酰羟胺与苯醚甲环唑复配而成,强强联合,安全性更高,能够防治超过60%的作物病害,适用于大田、蔬菜和果树,是非常好的抗性管理工具。建议在发病初期,进行保护性用药,确保喷雾均匀,按照推荐剂量足量用药。
从田间实地观察情况来看,美甜®处理区苗期安全性高,在白粉病的防控上效果尤为显著,同时对多种经济作物的叶斑类和叶霉类病害有着显著优于市场主流药剂的防治效果。并展现出其作为经济作物叶部病害防控标杆、引领未来5-10年的硬实力!
田宝华谈到,在5年全国40多种作物的30多种病害的500多个试验中,美甜®将氟唑菌酰羟胺“独特、全能、革命性改变、突破不可能”的产品属性进行全面呈现。
美甜®案例介绍:
在茄果类作物生长期安全性展示区,福建销售代表娄珍妹向大家介绍了试验的基本情况、分享了试验调查的数据结果,并带领参会人员棚内参观了作物的生长表现。
福建销售代表娄珍妹在介绍
该试验共设3个处理:同类对照药剂1处理、美甜®处理和同类对照药剂2处理,于2019年12月17日(移栽后25天)叶面喷雾施药。药后4天,示范户就打电话反馈作物中毒烧苗,心叶严重皱缩反卷,且落花严重;药后8天田间调查数据显示,同类对照药剂1处理皱缩卷叶率54.8%,落花落果率23.7%,同类对照药剂2处理皱缩卷叶率40.2%,落花落果率20.53%,而美甜®处理植株心叶舒展,生长正常,座花坐果数量与空白对照没有差异。
进棚实地观察,至今已是药后30天,但同类对照药剂1和同类对照药剂2处理区仍有很多植株矮缩不长,花量和果数与美甜®处理区相差显著。
在茄果类作物白粉病展示区,福建销售代表范琳琳向大家介绍了试验前的基本情况并分享了当前的试验结果。
该试验是在田间作物中下部叶片普遍发生白粉病的情况下开始用药,用药时的田间白粉病发病率为10%。分别于2019年12月31日和2020年1月7日连续用药两次,试验结果表明美甜®能很好的控制白粉病的继续向上扩展,对作物中上部叶片表现突出的预防和保护效果。
相较常规药剂,美甜®对白粉病的防效提升了69.4%,从采摘的叶片可以明显看到美甜®处理的上部叶片白粉病病斑皆干且没有新生菌丝,而常规药剂白粉病病斑多数未干或仍有新生菌丝。
实地观察发现,美甜®处理区的植株中上部叶片白粉病斑基本都是干的,很少发现有新生的白色菌丝。同时福建销售代表朱海林强调,使用美甜®时,用水量一定要足且要喷雾均匀透彻,保障植株叶片都能均匀着药,这样才能保障最佳的防病效果。
花絮
先正达福建省区经理刘萌主持
观摩会现
与会代表现场互动
与会人员合影
作者丨南方农村报 钱普贵 任亚航
编辑丨农财君
报料丨请在下方留言
南方农村报丨农财网农化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