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千市民看“清远春晚”,感受本土历史人文 | 多图回顾

清远发布
+ 订阅

醒狮在高桩上跳出清远的蓬勃气象,琅琅童声诵出清远的灵动风采......1月18日晚,“幸福中国年”2020清远市迎新春晚会在江滨公园演艺广场举行。由清远本地400多名演员带来的10多个节目,将清远文化与舞台艺术深度融合。现场座无虚席,上千名市民集聚,在精彩节目里感受清远历史人文。

《红红火火大中华》。1月18日,2020清远市迎新春晚会在江滨公园演艺广场举办。

原创配乐诗朗诵听见灵动清远

“清远,我的家园:水清清,天蓝蓝,水天一色赛江南;清远,我的家园:地生金,山聚宝,千年的根脉,枝繁叶茂......”一曲热热闹闹的开门红拉开序幕后,晚会进入“美丽清远”篇章。本土原创配乐诗朗诵《爱清远》,由清远数十位少年儿童带来表演,琅琅童声诵出清远风采与精神。

配乐诗朗诵《爱清远》。

《爱清远》是由清远本地词作家杨振林作词。背景视频融入清远美景,加上雀鸟叫声为元素的背景音乐,让《爱清远》诗朗诵更为灵动。“山水名城·岭南绿都的名片上有我们智慧的光芒;一次又一次蝶变的美丽,飞扬着我们追梦的勇气。”他介绍说,《爱清远》希望展现清远“山水名城·岭南绿都”的风采,改革让清远成为创业的热土,改革让清远成为诗意栖居的幸福之城。

据了解,本月初,由杨振林作词在英德连樟村村歌《温暖的手》在全国第十届村歌大赛总决赛上荣获“中国村歌十大金曲”“中国村歌十大金曲作词金奖”“中国村歌十大金曲作曲金奖”“中国村歌好声音金奖”等荣誉。

高桩醒狮里看见清远传统民俗

优雅的诗朗诵之后,由清新浸潭镇带来的醒狮表演把晚会推向新的高潮。上桩、跳跃、后退、狮头狮尾单桩独立,一系列高难度动作让在场观众欢呼沸腾,掌声不断。

岭南醒狮表演《狮舞高桩》。

浸潭芦苞庆云堂醒狮队教练冯伙明介绍,高桩醒狮表演的动作属于国家舞狮C级高难度动作,为了准备本次表演,舞狮演员们都下了不少苦功。

据介绍,在清新区浸潭镇,舞狮民俗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随着本地人越来越多的离家外出,前几年,舞狮这一对年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的传统文化活动渐渐失去了原有的生机与活力,热爱舞狮的浸潭人民不愿让这一文化没落下去,在市、区、镇一级的支持与村民们的积极响应下,清新区浸潭镇醒狮协会在2015年正式成立了。

醒狮走进观众席,观众纷纷伸手触摸。

清新区浸潭镇醒狮协会目前下属有4个民间醒狮爱好者组成的醒狮队,包括浸潭芦苞庆云堂醒狮队、浸潭伍氏飛鸣堂醒狮队、浸潭白花塱石下村醒狮队、浸潭江夏堂醒狮队。

其中最让市民们熟悉的大概就是芦苞村庆云堂醒狮队。芦苞村庆云堂醒狮队可谓是历史悠久,它始建于民国。狮队在2016年广东省传统龙狮·麒麟锦标赛中获得第一,在2016年浸潭第一届传统醒狮文化交流表演赛获得第三。

《清江扇影》里感受清远魅力

2020年是全面小康决胜年,迎春晚会上,小品《懒汉吴富贵》在此将清远脱贫攻坚故事搬上舞台,讲述帮扶干部如何耐心劝说、鼓励,将心比心,让懒汉重拾生活信心,决定走出贫困。

小品《懒汉吴富贵》

在“圆梦中国”篇章,瑶族、壮族等清远少数民族带来了舞蹈、歌曲,壮族《晒谷场》展现晒谷场上,壮家人民在愉快的劳动,一筐筐沉甸甸的稻谷,一阵阵幸福的欢声笑语,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表现了壮家人民热爱生活、勤劳质朴的品质;女声小组唱《瑶山瑶水舞起来》展现百里瑶寨欢聚一堂,载歌载舞,喜迎瑶族始祖“盘王”到来的景象。

女声小组唱《瑶山瑶水舞起来》

岭南绿都,清波流远。由市文化馆“艺培工程”带来的古典舞《清江扇影》百指千柔,如梦如幻,倩影款款,希望将三百里峰林,四百里水路的清远魅力展现出来。据了解,已有4000多人在“艺培工程”项目中接受艺术的熏陶和培训。

古典舞《清江扇影》

据介绍,本次清远迎新春晚会以清远民间民宿素材为主导,希望让清远老百姓走上自己的春晚舞台,展现清远的优秀传统文化,晚会共分为序章《开门红》、上章《美丽清远》、下章《圆梦中国》、尾章《明天会更好》四部分进行演出。

歌曲《难忘今宵》。

本次活动由清远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市文化馆承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崔建军观看了演出。


采写:朱文华

摄影:李思靖

校对:张鍪

编审:刘厚斌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