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泰国素万那普机场驱车25分钟车程,就可到达位于曼谷邦纳最大的家具生活商城Index Living Mall。8000多平方米的空间内,定制家具品牌Younique独立展厅就开设在内。3年前,佛山南海知名企业维尚家具制造有限公司(下称“维尚”)通过产业模式输出探索企业发展新动能,首站便选择了和泰国第一大家居品牌Index集团进行合作。
“维尚模式+泰国制造”的模式,掀起大洋彼岸全屋定制家具的热潮。而在300年前,蕉风椰雨中生长出来的印尼藤让南海人欣喜若狂。从热带雨林漂洋过海进入珠江口,印尼藤席成为祖屋家具的雏形。
以会馆为组织体系的南洋商贸网络,在全球化初期就抹平了岭南与南洋市场之间的疆界。近年来,随着我国家具消费市场的日益饱和,不少南海的家具企业都将目光转向了更为广阔的海外市场。从祖屋的藤席实体到指尖的虚拟制造,南海人在家具跨洋版图上,不断闯出自己的新天地。
源起
一根藤条引发的产业共振
在曼谷的东部商业区邦纳,Younique定制家具品牌不止Index Living Mall一个。距其约2公里外的大型商场central plaza内,Index家具体验店被分隔成了两大区域,一部分销售成品家具,另一部分则专属于Younique定制家具区域。
“这里不仅展示了从16—52平方米的不同家居空间设计样板,还有各种不同颜色的家具样式和材质供顾客挑选和更换。”据Younique品牌运营总监Mr.Bom介绍,通过共用维尚的设计系统和产品库,可以提供给客户的原材料SKU(库存保有单位)样式就超过1000种。
而在过去,床上能够垫上一张“白有上白、青有上青、黄有上黄”的藤席,已是祖辈们能拥有的罕见奢侈品。
“这张‘上黄色’的藤席是我太婆曾使用过的,已经祖传三代人了。”南海藤编非遗传承人梁灿尧小心翼翼地翻出家中珍藏。将近一百年的贴身的使用,让这张藤席愈发光滑柔软,传递出那种来自岁月时光的历史沧桑感。
追溯藤席的来源,时间得拨回到清朝时期。彼时,手工技艺发达的南海人,无意中在从广州进口的印尼商品上发现了一种用于打包装的藤条。这藤条细腻、柔韧、微微透着象牙黄的光泽,品质远远超出佛山本地出产的土藤。
一百多年前,从热带雨林中漂洋过海北上进入珠江口,智慧的南海人把印尼藤细分为藤皮、藤骨、腾芯,用其中手感最好的藤皮,打造成了一张张藤席。依托珠江口与南中国海的海上丝绸之路,这成为南海人构建起的南洋商业网络的缩影。从发现它开始,南海人与东南亚之间横亘数百年的产业链接,至此开启。
据史料记载,清末民初,南海沙贝、凤岗、白沙等乡有做藤工场110家,家庭作坊则更多,号称“藤八乡”。在没有空调冷气的年代里,依托印尼的自然资源与南海人的精妙手工,东南亚人与南海人一起,经历着“一张藤席睡三代”的家族故事。
改革开放前后,南海藤厂的繁荣更是带动了东南亚原材料产地的经济发展。
来自《南海乡音》的记录显示,南海藤厂的主体厂房临江而立,有一公里长的海岸线,建有可停泊500吨级直接进出口货物船只的码头、仓库、货柜车库等,水陆交通运输极为方便,产品货物可直接运往世界各地。
把厂房直接设立在江边,原料与产品从珠江直接出海,这是数百年前南海县外源型经济的典型表征,也是南海人依托海洋经济,经“海上丝绸之路”构建南洋商贸网络的地理坐标之一。
此后,面朝南中国海的湾区城镇里,聪明的南海人对东南亚的资源和能源有了最早的认知。热带雨林的藤条木材资源、矿洞里的锡箔、铜箔资源,源源不断地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汇聚到珠江口。藤制家具、以锡矿为主要原料的不锈钢等,都是佛山南海在这个世纪中的主要支柱产业。
揭开南海与印尼藤的百年往来我们发现,东南亚与南海产业的关联度如此之高,原材料产地的经济状况与南海产业的发展几乎同频共振。
进阶
跨国合作模式逐步升级
藤条痴缠下的海洋经济,折射出南海家具产业与东南亚的联系,共同勾勒出百年历史中家具产业合作的动人图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南海家具企业跨国合作模式也在逐步升级。
上世纪80年代,南海藤厂在生产方式上既保持传统生产工艺,又充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自行设计制造机械设备400多台套,成了全国藤业机械化的样板厂。1990年,南海县南海藤厂和南海东风藤厂的藤制品出口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值1.087亿元。
南海西樵,同时期的一家“隐形冠军”企业也在探索机械化生产提高效率。上世纪90年代初期,宜奥家居已成功研发压缩打卷技术,成为国内最早应用此技术的床垫生产商,连续10多年成为业界公认的床垫出口冠军企业,寝具产品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然而,经过多年的发展,最早因外贸代工方式起家的佛山家具行业走到了“十字路口”。订单减少、出口受挫的难关如何渡过?南海企业发挥“敢为人先”的精神,通过拼创新、建标准实现转型升级。
“在大家没有设计的时候,联邦谈设计。”1984年,土生土长的南海人杜泽桦与5个从小玩到大的朋友集资几千元,租用了300多平方米的简陋厂房,再配上几个烤藤用的烤灯。他们给厂子取了一个大方的名字,叫“联邦”。
联邦家私是这个行业的常青树。从改革开放初期生产藤椅起步,到掀起珠三角家居消费的“原木热”,再到1992年推出后迅速蹿红大江南北的“联邦椅”,联邦创造了中国家具史上唯一的单品大范围覆盖全国市场的销售奇迹。
在南海桂城的珠三角工匠精神展示馆内,不仅有联邦椅的实物展示,还有一件特别的展品——陀飞轮餐桌。这张曾入围家具设计界“奥斯卡奖”的餐桌,就来自南海区迪奥比家具有限公司。作为国内首家复古奢华类家具生产商,迪奥比从1995年成立至今一直专攻国际市场,出口额已过亿元。
互联网技术进一步带来商业模式变革。面对原材料成本提高、消费习惯改变等痛点,线上线下结合的新零售转型又成为南海企业探索的新路径,林氏木业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坐落在马来西亚最大城市商区会议中心沙亚楠,林氏木业800平方米的经销门店内人头攒动。从东南亚电商平台Lazada的“淘宝精选”全球闪购活动销售到首家海外经销门店的开设,这家依靠电商迅速发展成为行业“黑马”的企业,仍在不断布局自己的出海战略。
大数据已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利器”之一。2017年9月,维尚和Index Living Mall联合打造的第一家Younique品牌展厅正式营业,个性化定制家具的全新消费体验深受当地年轻一代消费者的喜爱,目前在泰国已拥有展厅近30个,每年业绩平均增幅超过40%。
这是维尚在泰国推出的首个海外项目。通过自身的技术平台优势,从产品出口到“互联网+家具制造”的产业模式输出,维尚推动家具企业跨国合作模式再度升级。
未来
“走出去”的新征程与新机遇
去年12月下旬,维尚泰国市场经理王海西和海外部项目运营专员刘永水落实好相关事宜,启程返回国内。这是他们一年来第七次往返在中泰两国1000多公里的航线之上。
不同于传统的产品供应和进出口,维尚与Index集团的此次产业模式输出的合作,意味着维尚输出品牌、设计、制造、物流等软技术,硬件如厂房、设备、商场等均由Index集团提供。在大数据的支撑下,维尚通过优化虚拟制造,重塑了家具的生产制造生态。
当前,“互联网+”方兴未艾,“智能+”又掀起新一轮的智造浪潮,人工智能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的步伐大大加快。以不断创新设计、自主研发做引领,南海商人抓住机遇,谋求发展,不断迈出“走出去”的新征程。
作为珠三角城市群核心区域,“中国铝材第一镇”的南海大沥正积极推动家具产业转型升级,在广佛黄金地段建起了“智能家居城”,并全力打造千亿级全铝家居产业集群,推动了全铝家居及相关配套产业走向全球更广阔的商贸市场。
“3年前,这里只有4家企业做全铝家居产品,如今已发展到3000多家,成为全国最大的全铝家居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基地。”佛山市南海区全铝家居行业协会会长李功毕介绍,目前,在“互联网+专业市场+专业展会”的发展新模式下,全铝家居已在海外设立常年展区,还将进一步布局国际市场。
会自动播放音乐和预报天气的镜子,自动感应降下的橱柜调料架和碗碟架,自动检测并关闭的水龙头、燃气灶……在南海里水的智能家居体验馆,数百个智能家居产品的最新应用场景在内进行集中展示。5G时代即将来临,里水镇也在抢滩智能家居产业新风口,如今已集聚智能家居行业相关企业700多家,销售额超200亿元。
“智能家居因为契合人工智能、智慧城市、消费升级等多个热门话题,受到各个新兴领域的高度关注,预计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5800亿元。”广东里水智能家居产业协会会长陈鸿填介绍,依托这一完善的产业链,2018年里水镇获评“广东省智能家居专业镇”。在此背景下,该镇提出打造“全球智能家居产业名镇”的目标。
佛山作为家具行业的集散地,占国内市场20%的销售份额。这个行业成了佛山重要的经济支柱,是当地人赖以生存的产业。如今,从乐从镇经龙江镇一路驱车到九江镇,沿途共集聚佛山大大小小的家具企业约8000家,其中不乏维尚家具、联邦家私和林氏木业等享誉全国的家具名企。
作为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佛山正抢抓大数据、人工智能机遇,加快建设面向全球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力争到2020年培育装备制造和泛家居两个超万亿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面对“5G时代”“智能+”等发展新机遇,打开家居产业新空间,迈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东南亚将继续成为南海企业家重点关注的海外市场之一。可以想见,家具产业在当今的南海与南洋诸国之间,依然将作为“生产制造+商业贸易”的南洋商贸关系纽带,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手记
抱团出海,让“佛山造”扬名海外
在2019—2020年佛山市落实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的重点项目清单里,“培育泛家居超万亿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被列为55个重点项目之一。
佛山市智能家居产业协会创始人李国尧提出,泛家居是一个非常具有佛山特色的产业。打造万亿产业集群,不能只靠几家大企业,打造佛山泛家居航空母舰势在必行。
如何打造?南海已先行探路。
抱团出海,意味着要思变。回首百年以前,南海人面对漂洋过海来的藤条,根据骨片、藤芯、藤皮的不同特点,因地制宜、精打细算。“消费者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根据消费需求来定制产品,这是一种商业思维的转变,也是维尚13年来探索成功家具转型的成功经验。
抱团出海,意味着要创新。争霸全球市场,亟须打造泛家居区域品牌,而创新是跨国合作的第一竞争力。联邦家私用创新设计创造“联邦椅”销售奇迹告诉我们,打造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泛家居区域品牌,必须以自主创新作为支撑。
抱团出海,意味着要团结。翻看历史记载,南海藤厂的腾飞与广大海外华侨、港澳同胞的支持和关怀密不可分。1958年间,南海藤厂曾得到不少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的捐资才得以引进技术,曾一度改名为“南海华侨藤厂”。打造万亿产业集群,需要泛家居产业链上的企业精诚合作,因为唯有抱团,才有发展。
1990年,迈克·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首先提出用“产业集群”一词对集群现象的分析。他指出,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
“有家就有佛山制造”,深入人心的城市符号,映射出佛山在泛家居领域的广阔市场家底。南海在“海上丝绸之路”产业和文化交流中得风气之先。抢抓“一带一路”机遇抱团出海,发扬南海企业家开放兼容、敢于冒险、富于创新的精神,相信“佛山造·家南海”的品牌,必能独树一帜,名扬海外。
◆相关
岭南世界观|解码“维尚模式”出海记:一条隐形生产线串起的虚拟制造
【撰文】王雅铄 阎锋 沈梦怡 王谦
【摄影】戴嘉信
【策划】何又华 林焕辉
【统筹】张培发 赵进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