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集县蓝钟镇是集“森林康养、温泉度假、乡村旅游、农业休闲、湿地观光”五位一体的广东省森林小镇。
蓝钟,一个色彩斑斓、资源丰富、物种多样的富饶小镇,位于怀集县西北端,北邻连山县,西壤广西贺州。全镇总面积210平方公里,四周山峦环抱,广东怀集三岳省级自然保护区耸立其中,境内山溪奔流,山上林木葱郁,林间野生物种繁多,徜徉其中,犹如进入了一个自然生态的大海洋。
但还是有那么一群特殊的人,或因病、因残、因学等种种原因,无法跟上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陷入了相对贫困的泥潭。
2016年,精准扶贫的号角吹响了,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相继推行,广东金叶控股集团、肇庆市统计局等多个扶贫工作组进驻蓝钟镇,开启了帮扶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征程。
风光无限的岳山脚下,长达十里的山头、田丘、旱地分别种上砂糖桔、沙甜柚、贡柑、青枣等水果,从古城白朗至岳山林场形成壮观的水果长廊,成为三岳自然保护区的一道亮丽风景。
最早在这里创业种植砂糖桔的,就是古城村青年农民刘艮兴等人。2011年初,原本外出打工的刘艮兴见到家乡丢荒的山地旱田较多,便立志回乡创业种果。在四会朋友的支持帮助和技术指导下,他租地20多亩种植砂糖桔,率先在全村尝试“螃蟹”。
经过辛勤耕种、精心管理,2013年底,果树挂果了,由此刘艮兴赚到了“第一桶金”。随后,他在村里开了一间农资店,主要售卖果树种植的农药、化肥等农资。
在他的带动下,他的兄弟姐妹也开启了种植砂糖桔的致富征程,每人都种几十亩,且已产生了经济效益。他所在的水尾自然村,全村13户人家有11户种植砂糖桔,尝到了种果的甜头。
2013年,刘艮兴又和张明合股租下了210亩地种植贡柑、砂糖桔、陈皮柑,2016年获得丰收。
2016年下旬,在一次乡贤座谈中刘艮兴认识了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吴志聪,彼此交流中刘艮兴感受到了吴志聪有着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和广博的农业生产见识,由于精准扶贫与创业致富有着共同的目标,让他们成为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吴志聪对他说过,一个人富了和一群人富了是有一定局限性的,你要大胆站出来,以古城村为龙头带动周边各村开展种植,才能形成产品规模效应和产销业链的延长,村的产业做大了做强了工作机会也多了,村民又何愁解决不了发家致富的问题?
由于刘艮兴致富不忘本,经常为村民解决种植方面的难点,村民都认他是一个有能力的带头人。在2017年村级换届选举中,他顺利当选古城村的村支书和村主任。
刘艮兴一上任就主动找吴志聪探讨如何带领全村奔康致富和贫困户脱贫的问题。通过吴志聪精心策划和与县级农业部门的沟通,2017年7月组织成立了以刘艮兴为社长的古城水果长廊种植专业合作社。有了合作社为龙头,经过吴志聪和刘艮兴的发动,七位贫困户相继加入了合作社。
其中贫困户林石平租下了50亩土地种植中草药牛大力,莫秀堂利用自家的自留地种植了7亩青枣,禤志通种植了20亩砂糖桔,禤伟初种植了5亩砂糖桔,禤石盛种植了10亩砂糖桔,莫天形种植了4亩砂糖桔,莫纪来种植了10亩砂糖桔。
现在合作社共发展有132个社员,在古城村区域内的水果种植基地有4100多亩,主要分布在古城河两岸的山地和山埇田,种植有砂糖桔、贡柑、红肉柚子、陈皮柑、大青枣、百香果、柠檬等水果。
刘艮兴为了更好地帮助果农解决种植技术和农资问题,以合作社为依托,为当地果农提供安全种苗、肥料和农药,并经常联系县农业部门和农技公司为果农提供技术指导。
如贫困户莫纪来说:“我从2016年开始种下了10亩砂糖桔,当初就是刘艮兴为我提供果苗、肥料和农药,2018年底已经有收成,卖了1万多斤果,2019年又赚到了6万多元。我不但把刘艮兴为我垫资的果苗和农资成本还清了,还略有剩余,真心感谢合作社的帮助啊!”
2019年12月,怀集县蓝钟镇古城水果长廊种植专业合作社被肇庆市农业农村局授予“2019年肇庆市农民合作社市级示范社”称号。
十里水果长廊虽然发展了起来,但身为驻村扶贫工作队长的吴志聪却看到了其中的隐忧:古城村入村主干道只有3.5米宽,弯多视野狭小,不足以承受本村水果盛产期的运输任务,而且大型货车进不了,只能用农用车运输,这无疑大大加重生产成本。
为此刘艮兴和吴志聪一起多次找到蓝钟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作情况汇报和请示,得到蓝钟镇主要领导的大力支持,并列入了2017年为民办实事的民心工程之一,通过共同出谋划策和推动,同年8月古城牌坊至水尾组路段扩建工程正式进场施工。
期间,2017年5月刘艮兴组织村“两委”干部对村现路况(包括破损路、断头路)进行了一次详细的排查摸底,6月底组织相关片区召开协调会,7月份成立以刘艮兴为组长的筹委会。刘艮兴不畏艰难,经常晚上进村入户召集村民组长开会研究征地等村道扩建事宜,深入做好群众思想工作,亲力亲为解决村道扩建的各种问题。经发动,在短短的两个星期内共为扩建村道筹集到捐款50多万元。
同时,经蓝钟镇党委、政府和市扶贫挂点单位的共同努力,共争取到省、市、县村道改造资金400多万元。8月13日,古城牌坊至起安路段扩建工程正式进场施工。
全长6.8千米的古城村道从原来的3.5米路面扩宽至6米,还被县、市交通部门列为省际接壤公路建设项目。2019年10月,古城村道全线修通。进入各自然村的村道也相继实现了硬底化,新建共计8公里,为广大村民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
“古城村道路扩建后大大方便了古城村3000多人的出行,对古城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部分硬件基础以及为每年出产的数千吨水果运输提供了便利,同时也对古城村旅游发展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蓝钟镇党委书记慕文森讲述。
古城村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不仅仅是村道狭窄,村民日常用电也是个大问题。由于村民用电是当地水电站自供电,因此电压不稳定、供电不正常等是困扰村民日常生活的老大难问题。
如今发展起来的水果种植基地用电需求急速增加,用电问题又成为了发展农业产业经济的一大阻力。经过多方的努力,2019年,古城村完成了电网改造,实现了正常电压输送至村民家中和132个水果种植基地。
为提高果农的种果技术,合作社积极联系农技专家为果农授课指导技术。2018年4月和5月,古城村举办了两期水果种植技术培训班,邀请怀集粤粮农资配送有限公司技术人员为果农培训,近200名果农参加了培训。
“天公作美”,是农人的共同期盼,也是农业生产的必备条件。但是事与愿违的事情总会发生。
2018年底,正当砂糖桔成熟的时候,由于连续阴雨低温天气,古城村果农种植的砂糖桔一度难以销售出去,有的价格甚至低于每斤0.8元。刘艮兴也为果农着急,连续多天奔跑于怀集至广州、东莞之间。通过各种关系帮助果农寻找销路,刘艮兴每天联系七八辆汽车帮果农运果,几经周折,全村1000万斤的砂糖桔终于销售一空。
2019 年 1 月 ,古城村举办水果土壤改良培训班,邀请广东地球土壤研究院研究员和县农业局农技专家举行讲座。同时,刘艮兴主动联系县农业局通过申请中央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目,免费为古城村100多户柑橘种植户提供200多吨“丰收延”土壤调理剂,覆盖 4100 多亩柑橘种植园,并到砂糖桔基地现场讲解土壤调理剂的施用方法、施用量及注意事项,使果农受益匪浅。
去年由于天气阴雨寒冷,果实成熟时普遍受冻,刘艮兴积极向县有关部门反映果农受灾情况,在得到经费支持后,购买了10多万元尼龙薄膜分发给果农用于遮盖果树以减少损失。
2019年底,古城村95%的水果种植户有了收益,产出的2000万多斤砂糖桔等水果销售一空。
“岳山下的古城村,在合作社的带领下,十里水果长廊一派生机盎然,奔康致富指日可待。”蓝钟镇镇长欧丽花喜上眉梢地说。
古城村的贫困户,在肇庆市统计局精准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生活日渐滋润。
修建了“致富路”,开通了网电,扶贫工作队扶上“路”、送一程,古城村“两委”干部同心合力,充分挖掘山地资源,广开水果销售渠道,大力提高营销范围和效益,积极发展特色经济、生态旅游,为早日建成经济繁荣、富裕幸福的新农村而续写新的篇章。
作者:高健
编辑:徐阳华
编审:黄永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