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迎春、贺岁、祈福,顺德人这样过年(一)

顺德区博物馆
+ 订阅

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中最重要、最盛大、最隆重、最热闹、延续时间最长的节日,它从腊月开始一直延续到下一年的元宵节(有的地方延续到二月二)结束,全民参与,热闹非凡。2009年,春节习俗被列入顺德区第二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顺德春节习俗系统、集中地展示了顺德民俗的基本特征,体现了岭南历史和时代风貌。按表现形式和时间不同,顺德春节习俗可分为:腊月迎春、新年贺岁和酬神祈福三大类。

顺德春节习俗之把福请到家

一、腊月迎春

腊月迎春寓意除旧迎新。在顺德,比较特别的迎春活动是开油镬、行花街、卖懒和责年。

1、开油镬

年晚开油镬,是珠江三角洲广府民俗必循的年俗。俗话“年晚炸煎堆,人有我有”,除煎堆外,还炸油角、茶泡、芋虾、糖环、笑口枣等年宵品。现时,不少人家的油炸食品多到市场选购,但开油镬的俗例仍沿袭,重在取开油镬的好意头,油滚如花,象征花开富贵,兴旺发达。相传,顺德著名小吃——“龙江煎堆”即与这一习俗有关。

2、行花街

岭南气候温和,四季如春,严冬季节,仍是绿叶红花,郁郁葱葱。年前行花街是顺德人重要的年俗之一。花街,就是专卖迎春花的花市,到除夕晚达到高潮。两旁摆买各种桃花、吊钟、菊花、鸡冠花、剑兰、大丽(芍药)等,还有大年桔、四季桔、金橘、硃砂桔,人们拖男带女,三五成群,结伴行花街,花街之上,花团锦簇、人声鼎沸、欢声笑语、热闹非常。顺德人不论店铺或家居,过年都要在厅堂摆一盘大桔,或四季桔,取大吉大利之意。插一枝大桃花,寓意大展鸿图,也有喜爱插吊钟花的,俗语:“金钟一簇簇,金银满地碌”,尽是好意头。如今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花市加了不少名贵品种,日本的樱花、荷兰的郁金香、台湾的钻石玫瑰、海南的观音坐莲……除插花取意头外,赏花的习俗便逐渐形成开来。

顺德春节习俗之行花街

3、卖懒

团年饭后,是顺德小孩子们上街卖懒的时候。掌灯时分,家长给小孩一人一个煮熟的红鸡蛋、一个茨菇,一支香火或一个腰形竹织灯笼,穿上新鞋子,由父母或兄长带领,结队走到街上,边走边唱卖懒歌:“卖懒、卖懒、卖到年三十晚,人懒我唔懒。”“卖懒仔、卖懒儿,卖得早,卖俾广西王大嫂,卖得迟,卖俾广西王大姨。”卖懒的孩子们或到附近的土地庙,把香插到香案,或走到大街的井头,把香火插在井沿,然后沿来路返回家,边走边吃红鸡蛋,吃完了鸡蛋,也就象征把懒卖完;也有些地方卖懒的小孩不吃鸡蛋,回家剥开分给大人吃,吃的人越多,懒就卖得越干净。

4、责年

每年年三十,顺德家家户户例行责年(“责”,压之意),即用好意头的物品留在米缸或用盆子盛放过新年。责米缸内有白米一满碗、片糖两砖(两块完整的黄片糖),年桔一对、茨菇两个,腊肠一孖,(或用煎鲮鱼两条),年三十晚前放在米缸内,用红纸写“常满”二字贴在米缸外。寓意丰衣足食、甜甜蜜蜜、大吉大利、团团圆圆、长长久久、年年有余。责年物品还有连头生菜、芹菜、韭菜、青葱、青蒜,用盆放水养着留过隔年。此外还有猪大脷一条(大脷,即舌头),猪手一只(只要右手,不能用左手,否则有“左手左脚”之嫌,“左手左脚”——碍手碍脚)。寓意生财、勤快、长久、聪明、会算、吉利、横财就手等。责年物品要到开年后才能食用。

顺德春节习俗之写挥春

(未完待续)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