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世界观·南海家书⑧|何锦江:感恩母校石门中学,给我自信走天涯

南方+ 记者

编者按:

云中锦书来,共话家国情。家书,曾是海外游子与家人互通信息、维系感情的重要方式。近代以来,广东华侨赴海外谋生,曾创造了被称为“侨批”的“银”“信”合一的家书形式,2013年被列入“世界记忆文化遗产”名录。

伴随科技的进步,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人们,已经很少拿起纸笔进行书写,撰写家书更成为了一种历史记忆。借助“岭南世界观——寻访全球南海会馆跨国调研”的契机,南方日报发动全球各地的南海乡亲,请他们重新拿起纸和笔,向家乡南海写一封家书,写下对亲人、对家乡、对国家的心声。

一封家书就是一个故事。从1月6日起,南方日报、南方+正式推出“岭南世界观·南海家书”全媒体系列报道,精选来自全球各地的十位南海乡亲的“家书”,讲述全球南海人对家乡的情谊,并通过他们透视全球南海人的家国情怀。

◇相关链接:

岭南世界观——寻访全球南海会馆跨国大调研

家书人物:何锦江

泰国广肇会馆名誉理事长,1939年生于南海,曾就读于石门中学,1974年前往泰国经营龙盘艺苑,参与督导华校华文教育工作。泰国皇室嘉奖他“创业、育人、为地方繁荣做出贡献”。

何锦江家书整理节选▼

亲爱的母校石门中学:

1954年的秋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走进石门中学泥地竹棚的初一丙班的课室。到1960年的夏天,我光荣地成为石门中学首届的高中毕业生,离开母校。

六年时间的学习和锻炼,有幸聆听师长的教诲︰张道中老师如父亲般的关爱;邹耀时老师堂上的点赞;欧杰老师教的“美心绘美术、不苟出精品”;陈大森老师体育课上的一句“投篮意识”;邝介眉老师的数理逻辑;胡勃老师每天的放歌;凌风老师的文采飞扬;还有校工张友的舍身救灾精神等等,让我养成了积极向上的人品。图书馆大量的经典著作,让我把握住辩证法思维。这一切,带给我人生不败的自信。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谨记石门中学校训,“任重道远,毋忘奋斗”。 我手持地图走天涯,到泰国谋生存,逢凶化吉,白手兴家。我教人认字,帮人种植,替人理财,帮人医病,修理机器,建筑房子,沿街叫卖,又开饭店,创立了宝石镶嵌画工厂等,得失都是当年修来的。

我感恩母校的栽培,便义不容辞参与管理华人华侨办的智民学校。今年校庆72周年了,现在学校的学生已发展到2100多名了,还荣获中国国务院侨办颁发的第一批海外“华文教育示范学校”的荣誉。我想,这应是石中的恩师们最希望看到的吧!

听说母校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南海教育的一颗“明珠”,我由衷地感到高兴。别问我为什么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祖国、对母校爱得深沉。

值母校90周年校庆即将来临之际, 我遥祝石门中学成为社会主义新时代培养时代精英的摇篮。

寄语学弟学妹们︰毋忘家国仍多事,横刀立马战西风!责任,正落在你们身上啊!

此致

敬礼

泰国何锦江敬上

2020年1月12日

【策划】何又华 林焕辉

【全媒体统筹】张培发 赵进 田人心

【全媒体采写】王雅铄 王谦 阎锋 赵进 沈梦怡

【视频拍摄】戴嘉信

【视频剪辑】杨馥铫 田人心

编辑 杨馥铫 田人心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