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要更新!48家博物馆+音乐会形式,唱响黄河故事

南方+ 记者

央视出品的文化综艺“爆款”《国家宝藏》在之前的两季节目中,为观众铺开了一张多彩的中华文化地图。网友们一直在催更第三季。尽管第三季没能如约而至,但节目组以别出心裁的音乐会形式给大家带来一份新春献礼。

日前,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黄河之水天上来”国宝音乐会》——《国家宝藏》2020新春特别节目在京录制,“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全体成员在录制中第一次集体亮相。节目预计于2020年大年初五在央视综艺频道播出。南方+记者了解到,此次国宝音乐会将从黄河流域的9个省区中分别选出一件代表性的文物,讲述与黄河文明的渊源,并由国内外知名表演艺术家演绎国宝的今生乐章。

国宝与音乐碰撞,将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以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国宝级文物唐三彩载乐骆驼俑为例,这件文物于1959年从陕西西安郊区的唐墓中现世,墓主人名叫鲜于庭诲,是位盛唐时期的大将军。驼背支撑的舞台上,七位乐手围坐一周,七音合奏;一位女子轻移莲步,缓缓起舞。骆驼仿佛也受到了感染,昂首嘶鸣,与旅者相和。而在此次国宝音乐会上,来自中央民族乐团的七位演奏家和青年舞蹈家古丽米娜再现了这件文物,琵琶、笛子、笙……仿佛都从文物上活了起来,他们坐在那一千三百年前的驼背长毯上,带来了一曲《丝路载乐》。

此次音乐会上,还有来自河南的文物嘉应观御制蛟龙碑。碑文由雍正皇帝撰文书丹,翔实地记录了康熙末年到雍正元年黄河河南段的治理历史,是一份记述黄河、淮河、运河诸河水运的珍贵史料。“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入海八万里。君不见,禹迹九州铸华夏,生于忧患五千年……”为更好地讲述好这件文物的故事,音乐会上呈现了全新创作的戏歌《新将进酒》。同时,访谈环节邀请了清华大学教授、泥沙科学和江河治理专家王光谦院士和清华水利水电工程系的学生们,讲述我国几千年来与黄河水患奋勇抗争的治黄历史。水利系的学生们还在现场合唱了清华水利系系歌《水利建设者之歌》,展现治水精神的代代传承。

音乐会录制当天下午,从黄河源头到入海口的48家博物馆首次集体亮相,结合黄河文化前世今生的艺术演绎和大众传播进行研讨交流。在此之前,2019年12月23日,在国家文物局和黄河流域9省区文物行政部门的指导下,黄河沿岸9省区40多家博物馆联合成立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携手共讲黄河故事,担当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使命。首任联盟召集单位负责人、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在发言中表示:“因为机遇与缘分让48家博物馆走到一起,因为使命与担当,让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成为我们共同的奋斗主题。”

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副司长金瑞国

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副司长金瑞国就进一步加强博物馆与传媒合作、共同讲好黄河故事提出三点意见:“首先,要立足博物馆功能,阐释与传承好黄河文化中的根源文化、主干文化、融合文化、抗争文化、复兴文化;其次,要遵循传播学的规律,让文物价值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如春风化雨般入眼、入脑、入心、入行,实现‘曲高合众’,激起人们对黄河文化和中华文明的认知和喜爱,增进全社会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最后,要结合新时代的特点,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记者 刘长欣

编辑 胡素青
校对 曾慧雯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