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 | 又添国字招牌!广州越秀获评“国家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

广州卫健委
+ 订阅

好消息,广州又获国家级荣誉!养老问题一直都是我们最关注的话题,毕竟养老影响着我们老年生活的质量,关乎着我们每一个人如何进一步健全养老体系,实现“病有所依、老有所养”?广州越秀试点先行,积极探索智慧健康养老“3+X”模式

打造出了广州智慧养老的“越秀经验”,还被评为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

12月30日,广州市越秀区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近日公布第三批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名单,越秀区成为广东省首批、广州市首个入选国家“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的示范区,为广东提供了智慧健康养老示范样本,同时白云街、建设街和农林街入选“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并将在2020年1月3号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奖,未来更好服务区内近30万老年人。

越秀经验:打造智慧健康养老“3+X”模式,营造15分钟优质智慧健康养老生活圈

越秀区卫健局局长黄甫初介绍,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是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推进的一项重点工作。越秀区常住人口116.38万人,共有18条街道,现有老年人口29.9万人,占25.7%,老龄化程度高。

近年来,越秀区把健康养老服务作为一项重点民生工作来谋划,整合优势资源,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手段、以提升健康为重点,构建具有越秀特色的智慧健康养老“3+X”模式(3类机构+多种服务)

即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街道养老机构、健康养老企业为依托,利用信息化和智能化可穿戴设备,为辖区老年人提供X种多样化的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包括: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家庭病床服务、护理站上门服务、智慧健康小屋、平安通服务、家庭养老床位、生命体征监测服务等。

目前越秀区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和服务已经在整个区域内得到规模化应用,建设了3个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凭着扎实的健康和养老服务基础、优质的养老服务产业和完善的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体系,越秀区2019年申报并通过国家三部委评审,成为广东省首批、广州市首个入选国家“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的示范区,为广东提供了智慧健康养老示范样本。

黄甫初介绍,越秀区以家庭医生签约和医养结合为抓手,赋能智慧健康养老服务。打造“1+3+N”高品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全省率先在街道规划建设40个健康e站(智慧健康小屋),和百家医道共同研发签约自助终端机、自助体检一体机和可穿戴设备等为居民提供自助式的健康管理服务。

在全省率先为社卫中心统一配备家庭医生出诊包,2019年为居民建立家庭病床超过4000张,巡诊出诊服务超过10万人次,居全省首位;在全省率先开通了“400-8838-528”越秀家庭医生服务专线, 2019年精确推送超过200万条健康关爱信息。在全市率先建立14个社区护理站,颐家护理站通过与“医护到家”平台战略合作,成为广东省“互联网+护理”试点单位。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合作开展AI智能眼科医生进社区项目,为老年人免费提供的白内障筛查1544例。

建成全市首批家庭养老床位,为老年群体安装非接触式生命体征检测仪器

越秀区还以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创新和打造老服务体系为抓手,助推智慧健康养老服务。该区还有一站式养老服务体验馆——“穗越馆”,线上线下一体的居家养老服务体验基地。

越秀区智慧养老的大数据在这里汇聚。在老人的起居间安装一个不需要接触身体的小设备,就可以全天候实时监测老人在起居室的生命体征,并通过数据进行研判分析,为长者健康保驾护航。这也成为2019年越秀区十大民生实事之一,免费为5000名特殊老年群体安装非接触式生命体征检测仪器。并建成全市首批家庭养老床位17张,让老人在家中就体验到舒适安全的养老服务。建成长者饭堂63个,助餐配餐服务41.77万人次。建成全市首个适老化长者银行网点——建设银行“乐龄港湾”。推动更新星光平安宝升级版,累计用户2.5万户,年通话量37万通。今年建成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3间,新增养老床位309张。

越秀区现有聚集智慧健康养老优质骨干企业33家,智慧健康养老产业规模1.34亿元,制定配套政策11个,每年财政资金投入智慧健康养老服务近4000万元。

下一步将依托作为国家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的优势,根据作为大湾区健康医疗的核心区定位,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物联网等现代通信技术,整合公共服务资源和社会服务资源,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智慧健康养老重点项目,形成优质健康养老资源集聚区,辐射带动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提升健康医疗服务能力,提供优质健康养老服务。

越秀区试点先行将在全区推广,建设街、白云街和农林街智慧健康养老经验做法

积极构建15分钟社区健康养老服务优质生活圈,努力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和“四个出新出彩”!

那么,这三个街道如何获得全国智慧养老示范街道的称号的呢?小编这就带你去看看三个街道试点做法!

建设街“医养综合服务”模式

2018年越秀区将建设街申报为广州市智慧健康养老项目试点单位,试点探索智慧健康养老医养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建设,项目重点包括整合卫和民政部门的资源,同时利用物联网和智能可穿戴设备等信息化技术,建设具有随时看护、远程关爱等功能的健康养老信息化管理服务体系,为居家、社区老年人提供远程健康管理、健康指导服务。

建设街是广州市第一批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试点街道,也是广州开展“大配餐”服务的示范街道。多年的服务经验为居家养老与医疗服务相结合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基础,有力地助推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在社区的深入开展。

白云街“互联网+家庭医生”服务模式

白云街“做精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推进医养结合”做法获评全国医养结合典型经验。利用信息化手段,精准对接老年人的健康需求。通过微信提供网上签约、咨询、预约就诊、慢病随访、报告查询等服务,并开展远程监测,根据老年人需求开发了“个性化高血压动态管理服务包”,提供穿戴设备为老年人居家动态血压监测服务。

在东湖新村、筑南大街等居委实现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站、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老年饭堂等等一体化的服务,多个机构互相衔接、服务衔接整合,老年人能够得到综合连续生命全程的服务。

农林街“一站式智慧数字社区”服务模式

省政府在农林街试点建设“数字社区”,依托“粤省事”,推动智慧健康养老发展。将“农林人家”微信小程序与“粤省事”政务服务平台无缝对接。

1.实现最低生活保障、高龄老人津贴、残疾人证等多项民生服务在线集中办理;

2.在小程序上实时推送最新养老政策、医疗义诊等信息,完善在线咨询、资料参考模板等功能,提高居民办事成功率;

3.引进专业社会服务机构,在小程序拓展“互联网+居家养老”智慧服务,提供线上预约和线下体验;

4.整合资源,开通法治讲堂、居家养老、“健康e站”、居民义诊特色服务。

广州卫健委祝各位

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健康!万事如意!

“鼠”不尽的健康!

“鼠”不尽的快乐!

“鼠”不尽的幸福!

“鼠”不尽的笑容!


编辑:洁妹 责编:邹向东

来源 | 广州日报、越秀区卫健局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注重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联系和投稿邮箱:jiankangGZ@126.com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