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扶贫,是有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扶贫方式,也是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近日来,城口镇上寨村通过前期探索,打造出以市场需求定制带动村民生产的“市场—合作社—村民”的消费扶贫“上寨模式”。
市场品质需求与合作社供给对接
城口镇上寨村处于粤北地区,土壤肥沃、昼夜温差大,种植柑桔有着天然优势。目前全村共种植贡柑约800亩,砂糖桔约300亩。长期以来,村民主要依据自己以往的种植经验及邻里技术交流,进行柑橘种植管理,而非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对应的特色产品种植产出。导致种植出来的柑桔品质参差不齐,不符合市场需求定位,致使价格年年走低,纵使千方百计地推销,亦收效甚微。
城口镇上寨村第一书记郑林平和上寨柑桔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常松反复走访了解仁化县各类柑桔收购、销售渠道和东莞凤岗水果消费市场、企业和机关单位的销售需求,发现上寨柑桔种植经营分散、集中度较低,生产、管理、销售没有统一。农民把自产的农产品出售给收果商,然后由收果商出售给批发商,批发商通过集中冷藏存放周转后,再销售给城市的商贩、超市、社区商店等才到达消费者手上。这条比较长的农产品流通链条增加了农产品交易成本,导致种植户利润低、消费者购买柑桔价格高且品质参差不齐。
从源头把关,上寨村第一书记郑林平到果园挑选优质贡柑。
通过消费扶贫的政策,扶贫办和驻村干部动员帮扶单位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带头参与消费扶贫,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购买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产品和服务。合作社则通过订单式采购,优先采摘贫困户和优质种植户的柑桔,利用上寨村便捷的高速公路运输条件,昨天采摘,今天就能将新鲜、高品质的柑桔送到消费者手里,开拓出了一条能直接给种植户带来更高利润的销售渠道。
合作社引导村民种植优质产品
脱贫攻坚工作中,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户树立按市场需求种植优质水果的理念,对于消费扶贫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当前的脱贫攻坚工作着重于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贫困农户经营素质的提升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部分村民和贫困户在遇到柑桔市场价格过低的情况后,放弃经营管理已种植的果树,导致前期投入无法收回、后续无持续稳定收入。通过优质管理的柑桔亩产量可以达到6千斤左右,而管理差的甚至亩产量只有1千多斤。
根据东莞凤岗消费者的订单,上午采摘优质贡柑、下午装箱打包,晚上装车待命。
满载希望的消费扶贫专车次日凌晨一早便从上寨村出发。
当天下午即送达东莞凤岗,将新鲜优质的农产品送到了客户手中。
通过消费扶贫的方式,城口镇上寨村走“市场—合作社—村民”的消费扶贫“上寨模式”,该村共销售了贡柑1万余斤和大米2千余斤,特别是在贡柑收购价走低时,合作社仍能以高出果商0.7-1元的价格收购村里种植户的优质贡柑,给种植户看到实实在在的希望和回报。这样一来,村民就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到生产中来,内生动力自然就强了,有力调动了贫困人口依靠自身努力实现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助推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和贫困地区产业持续发展。
图文: 城口镇上寨村 郑林平 供
校对:古燕霞 编辑:陈家伟
责编:蔡权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