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委党校陈鸿宇:“丰”字交通支撑惠州产城人海融合发展

大都市圈
+ 订阅

12月30日,广东省委党校原副校长、教授陈鸿宇在接受南方日报、南方+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双区驱动”背景下,广东正加快“湾+带”联动。相比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等中心城市,惠州的发展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惠州既属于大湾区,又属于沿海经济带,也有自己的优势。

陈鸿宇认为,惠州的“丰”字格局是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之下的重要举措。惠州有很好的海岸线和海洋经济基础,但过去惠州的中心一直在惠城区,沿海片区的产业、城市、社会服务都发展不充分。因此,在粤港澳大湾区和沿海经济带“湾+带”联动背景下,惠州的城市、产业、旅游必须进一步向海发展。

“惠州有巨大的发展潜能,但没有发挥出来。”陈鸿宇说,一方面是向海发展的潜能没有发挥出来,没有利用好海的优势,最大的瓶颈就是南北走向的交通轴线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虽然现有一些出海通道,但比较杂乱,而且不够便捷。”

他表示,从惠东县到大亚湾区,一路的海岸线,有很好的资源条件,但还没有充分发展起来。惠州沿海区域与深圳沿海片区相比差距很大,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快速交通没有完全打通。

“由于缺少南北走向的主干道,惠州还有很大的土地空间没有利用起来,如博罗、龙门和惠东的北部地区。”陈鸿宇认为,在“丰”字交通格局下,惠州应当交通先行、产业为基,推动高质量发展。

在陈鸿宇看来,“丰”字交通拉开城市格局后,将使惠州的发展劣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原来很远的地方通过便捷的交通可以实现半小时或一小时内通达,惠州各个组团将可以串起来,成为一个整体。

他认为,惠州新一轮的发展,必须交通先行。让产、城、人、海融合发展,需要靠“丰”字型骨架支撑起来。惠州的发展同时要依靠开放,借助“丰”字交通,西南部向深圳、香港开放,西部向东莞开放,西北部向广州开放,并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优质产业和项目落户。

【记者】周欢

编辑 谢志清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