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世界观|一份来自家乡的特别手信

城市方法论
+ 订阅

此行,我们给在非洲的南顺乡亲带去了一份特别的礼物——2019年11月20日的《南方日报·佛山观察》,一共45份。没想到,这份礼物每到一个地方,都成为当地南顺乡亲们的“心头好”,有的乡亲甚至把报纸紧紧拿在手中,连旁人想借阅一下都舍不得答应。

我们为什么要带这份报纸去非洲?因为这份报纸说明了我们的来意。2019年11月20日,《南方日报·佛山观察》刊出资深媒体人、知名时事评论员龙建刚的评论《我们为什么要寻访全球南海会馆》。这篇评论开宗明义,直接点出了我们此次调研的核心:“遍布世界的南海会馆、筚路蓝缕的南海乡亲就是我们这次寻访的对象和主题。”

我们为什么要带这份报纸去非洲?因为我们想用报纸表达我们对南顺乡亲们的诚意。文字比言语更有力量,我们送出的每一张报纸,都是为了告诉在非洲的南顺乡亲:寻访全球南海会馆,这是我们期待已久的约定。世界很大,我们不怕路远。

带着45份南方日报,我们踏上了非洲大地。而45份报纸给南顺乡亲们所带来的惊喜与感动,却是我们远远没有想到的。

在毛里求斯,人称“球叔”的霍广球拿到报纸之后就坐在会馆办公室的一角静静地细读起来。田人心摄

“这个礼物我好中意!”毛里求斯南顺会馆,是我们送报纸的第一站。看到来自家乡的报纸,南海乡亲们的眼睛都直了。

陆笑开、陆笑闲两姐妹拿到了报纸,爱不释手。陆笑闲对报纸上刊登的樵山文化中心效果图心生憧憬,那将是全球南海会馆的总部。“西樵大饼是我心心念念的家乡特产,现在,樵山文化中心也是我的挂念了!”陆笑闲说。

在马达加斯加的南顺会馆,我们同样因为送报纸而收获良多。

“我们为什么要寻访全球南海会馆……”南海老华侨梁国辉举起报纸,用手指滑过标题,逐个字逐个字地读,“讲得好,讲得真好,真的讲到我的心里去了。”

在马达加斯加的南顺会馆,南海老侨梁国辉举起报纸,用手指滑过标题,逐个字逐个字地读给记者听。田人心摄

还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份报纸还成为增进中非友谊的信物。

在马达加斯加,我们把报纸送给了让·路易·罗班松,曾任马达加斯加青年、体育和文化部长及卫生、计划生育与社会保障部长的他非常重视这一来自家乡的礼物,对我们表示了诚挚的谢意;在毛里求斯,我们把报纸送给了中国驻毛里求斯大使夫人、参赞王菊,她非常开心地收下了。而当时正在非洲工作的广东省侨办外联处副处长侯瑜,也拿着我们的报纸即兴拍照。

除了会馆,我们还把报纸送给了非洲当地的中文报馆和武馆,有的乡亲收到报纸之后,就紧紧拿在手中,连旁人想借阅一下都舍不得答应。

报纸薄,情意重。45份南方日报之所以能在非洲成为“抢手货”,是因为它是来自家乡的报纸,传达的不仅是来自家乡的问候和祝福,还有让无数身在海外的南海游子所心心念念的家乡动态。这样的“南海乡音”,是其他任何物件都无法替代的。

【撰文】罗琼 卢浩能 田人心

【统筹】叶能军 赵进

【策划】何又华 林焕辉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 陈禧彤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