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守护孤残儿童的“院长妈妈”

南方杂志党建频道

她,19岁那年刚毕业,就怀揣一颗爱心来到福利院这个特殊的大家庭。

她,用爱守护每一名孤残儿童的健康成长,被福利院的孩子们亲切地称为“院长妈妈”。

她,坚守福利机构服务一线23年,用心守护社会福利大爱事业。

她就是茂名市社会福利院院长李兰。“我的根已经深深扎在了福利院,一天见不到孩子们,我的心里就不踏实。”。23年来,李兰以院为家,以爱筑巢,把每一名孤残儿童都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呵护,用真情和爱心营造了一个幸福温馨的“大家庭”。

用爱心撑起温暖的家

12月10日,《南方》杂志记者来到茂名市社会福利院,映入眼帘的是清爽、整洁的环境,功能齐全的分区。然而,20余年前的福利院却是一幅破烂不堪、杂草丛生的景象,孩子们居住在低矮阴暗的平房里,没有人愿意被分配到这里工作。

1996年,读医学专业的李兰回校拿毕业推荐书,偶遇当时福利院的院长,院长抱怨没有学生愿意到福利院工作。了解情况后,李兰便做了一个决定——“如果没有人去,我就去试一试吧。”

“第一次踏进福利院,看到那些被遗弃的孤残儿童,既可爱又可怜,忽然,一个小孩走过来,用手抱着我的腿,怯生生地叫了声‘妈妈’!我的泪水夺眶而出。”李兰没有多想,说服了父母,放弃了市级医疗机构的就业机会,毅然到福利院当一名普通医生。当时,李兰年仅19岁。

福利院的工作又苦又累又脏,面对的又是没有生活自理能力的孤残儿童,不仅要为他们喂奶、喂饭、洗澡,还要为其倒屎、倒尿、换尿布。每个工作人员要负责10多个孩子,一天下来,常常累得腰酸背疼。与李兰同时期分配过来的大学生,因为受不了这个苦先后离开,而李兰选择继续守护在孩子们的身边。这一干就是23年,福利院孩子们的命运也与李兰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2006年,李兰休完产假回来上班的第二周,院里新收一对早产体重极低的双胞胎女孩,由于早产,她们的头部像软壳的鸡蛋,生命危在旦夕。为了能够全身心去照顾好早产双胞胎女孩,李兰把儿子的奶戒了,主动申请值班。那时姐妹俩还没有吸奶的力气,李兰只能把自己的奶挤出来,用注射器通过胃管滴给她们,经过100多天日夜的奋战,姐妹俩终于活了下来。

后来,当她们被爱心家庭收养的时候,姐妹俩一人一边紧紧抱着李兰的腿,哭喊着叫“妈妈”久久不肯松手,让在场的人感动得热泪盈眶。

23年来,福利院已经成了李兰的第二个家,成了她生命中的一部分。多年来,每逢寒冷空气来袭,李兰总是顶着寒风第一个出现在孩子们面前;每逢有派出所送到福利院的特殊弃婴需要抢救,无论白天还是黑夜,她都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安排人员送医抢救。就这样,23年如一日,李兰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和基层工作者的职责,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为孩子们筑起快乐家园

23年前发生的一件事,一直让李兰耿耿于怀,经历那件事之后,福利院每一个对她有需求的孩子,她都尽全力去满足,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怠慢,生怕不经意间,就永远失去了满足的机会,留下终生遗憾。

1998年,当时福利院条件还很简陋,医疗保障能力也比较弱。中秋节那天中午,福利院里一个双下肢完全瘫痪、生活不能自理的女孩拉着李兰的手说:“姐姐,我想喝一瓶娃哈哈。”

因为那天晚上福利院有演出任务,要忙着排练,李兰就对她说:“你现在肺炎没有好,不能喝,等你好了,姐姐再给你买。”可是,当李兰晚上演出完回到福利院的时候,小女孩已经在1个小时前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直到现在,李兰也无法对这件事释怀。

“当你身处福利院,你就会体会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脆弱,你就会知道生离死别是那么的平常,而自己拥有一个健康的孩子是一件多么幸福和自豪的事情。”李兰总是心怀感恩,珍惜当下,细心照顾好每个孩子,竭尽全力实现每个孩子的小小愿望。

建游乐场、医院和让每个孩子有张自己的小床,这是李兰对孩子们作出的三个承诺。这三件对普通家庭和正常孩子来说微不足道的事情,李兰却用了20多年时间来完成。

李兰告诉《南方》杂志记者,来到福利院后,她有时会带孩子们从床上下来出来走一走。有一天,她跟孩子们约好要玩游戏,结果那天突然下大雨了。李兰就对孩子们说,要在福利院建一个非常漂亮的、不用日晒雨淋的游乐场。虽然建造一个游乐场虽然不用很多钱,但福利院始终没有足够的地方,这使得游乐场迟迟没有建起来。然而,现实中遇到的困难并不能阻挡李兰为孩子们实现承诺的决心,在她的不懈努力下,2016年,福利院的孩子们终于能够在他们自己的游乐场里快乐玩耍。

理想通往现实的道路往往是曲折的,由于进入福利院的孩子的情况在不断变化,李兰对孩子们许下的承诺也历经重重波折。有条件建医院时,收进来的孩子大多是医学上无法治愈,甚至无法解释的重病重残儿;有条件给他们每人一张小床时,却不能盖上有他们熟悉味道的被子,更不能在床上摆放玩具了,因为其中一些孩子由于智力障碍,不懂大小便,大便之后,会用手来抓,然后涂抹在床上、墙上、被子上,每天需要不断更换、清洗,才可以保持房间没有异味。

二十余年坚守,只为陪伴孩子们快乐成长的每一步。在为福利院孩子们“筑巢垒窝”的路上,李兰遇到了许多坎坷,曾经对孩子们许下的承诺也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发展,但她始终没有放弃给他们更好的成长环境。

为儿童福利事业贡献茂名智慧

茂名地处粤西,经济相对落后,一直以来,李兰都在思考经济落后地区如何改进儿童福利工作的做法,她希望能够探索出一些模式和经验,惠及更多的孤残儿童。

1999年,茂名市社会福利院在全国率先开展婴幼儿科学养育试点工作,李兰作为该项目负责人,大胆尝试、不断实践,她将整一年的时间精力都投入到试点工作中,使弃婴的存活率大大提升,从而成为全国名列前茅的送养大户,并在2001年全国送养会议现场会上作了经验介绍,创造了“茂名养育模式”。

2011年,茂名市社会福利院被民政部列为“全国‘明天计划’脑瘫康复训练示范基地”,负责粤西地区17间儿童福利机构脑瘫儿童康复训练及培训指导工作。作为分管领导,李兰带领康复团队到各个福利院筛查、评估指导,研究康复治疗方案,使进入康复基地的脑瘫儿童康复效果明显。300多名脑瘫儿童进入基地康复,经康复后可以行走的孩子达到112名,康复有效率达100%。

2014年,李兰在广东省率先提出“全人照顾安老服务理念”和“医、康、教、护”四位一体全人康复理念,收到良好效果,并被同行多家福利机构引用推广。2016年,李兰通过公推公选,以100%的支持率,从副院长当选为茂名市社会福利院院长。

由于业绩突出,李兰先后当选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妇女十二大代表,她以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担当,认真履职。今年3月份“两会”回来后,为了推进公办社会福利机构综合改革,李兰更忙了,每天工作加班,白加黑地连轴转。

从一名普通的医生到如今福利院的负责人,岗位虽然变了,但李兰对孤残儿童的初心始终没有改变。有人问她:“是什么支撑你有这么大的能量来应付超负荷的工作?”李兰的回答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定的信仰。“我的岗位在福利院,我的初心是什么,我的使命是什么,为了初心使命,为了孩子们,我不能放弃,我必须坚持!”

【文章来源】南方杂志党建频道

【记者】卢益飞

【责任编辑】卢志科 林琳

【文字校对】华成民

【频道主编】戎明迈


编辑 卢志科
+1
您已点过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