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南山北部片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2018年7月3日,深圳市南山区文理实验学校(集团)作为南山区第六个公办基础教育集团正式挂牌成立。
彼时,任南山区文理实验学校(集团)总校长的吴希福畅想:文理实验学校(集团)要成为一个筑梦、圆梦的地方,一个创造智慧的地方,一个善待生命的地方,一个向往和平的地方。
短短一年过去,以文理学校为龙头,科创学校、文理一小、文理二小三所集团校齐头并进的南山文理实验(学校)集团呈现出一派生机与活力。
在2019年深圳中考中,集团核心校文理学校成绩再攀高峰,公办学校录取率高达84.61%;科创学校在原基础上实现了新突破,中考体育满分率提高近20个百分点;文理一小师生发展蒸蒸日上,11月落幕的南山区第三届百花奖特等奖中一小教师榜上有名;文理二小美丽校园建设火热进行时,教室文化形成班班有特色班班都精彩……
经过一年的融合,南山区文理实验学校(集团)四所学校课程体系、规章制度、人员管理已实现全部统一,集团先后被评为“深圳市好课程单位”“深圳市田径特色学校”“广东省红旗大队”等,目前全集团担任国家和省市区课题近30个。
如今的南山文理实验学校(集团)已经成为南山区集团化办学名副其实的“代言人”,集团成员校也纷纷被老百姓冠以名校之称。这所集团究竟有何“法宝”?笔者带你一探究竟。
1. 建校三年成集团核心校
文理学校以“内涵”实现领跑
文理学校(原文理实验学校)建校仅有3年,为何这所年轻的学校能够担任集团核心学校的重任?集团成立之初,这是校长吴希福被问及最多的问题,每当这时,吴希福便会说:“来文理学校走一走转一转,或许你就能找到答案。”
走进文理学校,你会发现,这里的地面没有一片垃圾,这里每个楼层的洗手间都没有异味,在校园内遇见任何一位学生,见面都会有一声问候。虽然只是小小的举动,但其背后蕴含着的却是整个学校对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思考,是人文化办学的一种具体表现。精细人文化管理在这里成效显著,校园文化有思想、有理解、有认同,师生共同设计,倍感亲切温暖、惬意舒畅。
吴希福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每任职于一所学校,教师队伍就会成为他主抓重点,因此,在他的带领下,文理学校自创立之初便拥有一个强大的班子队伍,“学校中层队伍是我从内地到深圳30多年执教生涯中,见到的最优秀的团队之一”。这是吴希福常挂在嘴边的话,2015年创立的南山文理实验学校获得一项“优惠”,可以从南山南部片区抽调优秀教师和管理人才,吴希福“毫不手软”,不仅从南部重点学校抽调多名骨干教师,时任南山区教育局基教科成中高考“三考”办公室副主任也被吴希福看中,加上全国各地招聘的优秀教师,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逐渐成型。
领头班子确认后,紧接着就是学校的顶层设计,吴希福介绍,“跨界与融合”是文理学校的办学理念,这其中它强调的是人与环境之间的跨界融合,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跨界融合,能力、习惯、性格之间的跨界融合以及信息技术与教学科研和学校管理的跨界融合。基于“跨界与融合”的办学理念,学校着力打造以“国际化、信息化、人文化、生态化”为办学特色。“文理学校的吉祥物是两只企鹅,为什么是企鹅?因为企鹅在南极生存下来靠的是智慧、靠的是合作、靠的是毅力与忠诚,我们的顶层设计理念覆盖到学校的各个方面,浸润师生。”吴希福说。“将来的你一定会感激现在拼搏的自己”这句校训,激励着每一个文理人,极大调动了全体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内在动机。
在教育教学中,家长最看重的还是学校课程的设置。为此,文理学校把“四化”办学特色融入到课程,着眼于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相比于传统的分科教学,这里的课程很具创新性。在这里,课程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而是打破学科对知识的无形规限,探索“国家课程—校本课程—特需课程”课程体系,通过英语课程、理化课程、艺术课程等多维度整合,打造“私人订制式”课程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课程体系与国际接轨,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的未来人才,校园模拟联合国课程已连续4年把学生送上了联合国金色大厅的演讲台,代表中国学生向全世界发出声音,如此亮相频率在深圳市都是罕见。
建校三年,文理学校展现出的超凡发展速度与优质的办学质量迅速得到周边老百姓以及南山区的认可。办学第二年,在深圳市“八大素养”阳光测评中,文理实验学校校长课程领导力100分,全市第一,科学测试成绩达到A级成绩的占82%,全市第一,在首批初一学生平均成绩不到60分的背景下,2018年首届中考公办普高录取率达到83.4%。学校先后荣获世界和平教育示范基地、国际象棋全国特色学校、广东省教育国际化实验学校、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深圳市智慧校园示范学校、深圳市创客实践基地、深圳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深圳市平安校园示范学校、深圳市智慧校园、深圳市创客实践基地等,2015年创校以来,学校获奖37项,教师获奖318项,学生获奖401项,共计756项。
问家长为什么要把孩子送到文理?家长会说:“因为文理是一个有爱的团队,拼搏的团队,这里有好的顶层设计,更有一系列的优质课程体系。”
正是基于以上的方方面面,文理学校扛起了南山区文理实验学校(集团)核心学校的大旗,文理学校的经验也因此辐射到整个集团,如今,4所成员学校的课程体系、规章制度、人员管理实现全部统一。
2. 夯实新教育集团地基
“融合”成办学首要任务
2018年是南山区文理实验学校(集团)创办的起始年,吴希福戏称新的集团是从零开始的一个“草根”集团,在北部片区学校教育教学相对薄弱的背景下,摆在吴希福面前的首要问题是快速拿出一个符合当前发展的一个集团化办学文理方案。
南山区政协副主席、教育局局长刘根平说:“集团化办学,全体行政首先要进行‘三个转变’:转变思维体系、转变话语体系、转变行为体系,以及具备‘四个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为此,吴希福草拟了南山区文理实验学校(集团)三年行动方案,其中第一年便为“融合年”,以成立文理实验学校(集团)初衷为立足点,让优质均衡,从集团内部开始。
关键词:相知
去年7月13日,揭牌刚一周的文理实验学校(集团)召开了中层以上干部第一次培训,“会议上,我们全方位解读了文理学校的办学理念、课程建设、文化构造,2018年暑假,集团利用三天时间进行全员培训,除了文理学校全面解读学校办学思想体系外,另外三个集团成员校也依次介绍他们的文化与历史。”在吴希福看来,聚集集团成员校,在分享交流中从相识到相知是集团发展十分必要的一环,因为集团的成立不仅将原来的老校纳入为成员校,学校名字也要进行更改,若没有这样的一个过程很难让人信服。
为进一步熟悉成员校情况,文理实验学校(集团)四处收集“情报”,据介绍,在科创学校,集团组织该校50岁以上资深教师开展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到场的每一位老师都有机会说出自己心中所想,座谈会结束后,集团收到了来自资深教师们的近60条意见,经过梳理归纳成六大类,这样的“结果”让集团更快速直观的了解到成员校,了解到成员校对集团最真实的看法,成为集团下一步工作的方向和路径。
关键词:克难
对于文理实验学校(集团)来说,第一年是最难熬的一年,内部治理推进需要时间,外界急需看到集团化后的成效形成一股无形的压力重重地压在了集团的领导班子身上。
光说不练假把式,真正解决了问题才算排出了困难。科创学校校区老旧怎么办?改!在政府的支持下,食堂、教室、活动场所甚至是厕所也纳入整改范围。学校周边工地施工中,科创学校校园内原有的绿植玉兰树受到了影响,或“缺水”或“洪涝”,学校教师反馈应保护每一个生命,怎么办?救!集团专门请来深圳市知名园林专家来校治疗,形成的玉兰树治疗报告也都一一发至教师群中。面对科创学校旁困扰学校十几年的小卖铺问题,集团更是找来时任西丽街道办事处书记,经过专题会议,用两个星期将其整改完成。
不仅如此,这一年,集团动员违规占用学校用房的老师搬离学校、为长期因失去工作能力的老师办理提前退休手续、协调四所分校的基建工作,共同抗击“台风山竹”来袭、解决科创学校校门外的安全通道、协调文理学校大沙河整治期间的安全通行等问题一一被解决。
在这个过程中,文理实验学校(集团)将“服务”意识落到实处的做法令师生家长全员满意。值得一提的是,在集团第一次教师大会上,颁布了实施集团“两个服务”措施:凡是师生员工反映的问题原则上一个工作日内解决或答复,凡是家长和社会人士反映的问题原则上两个工作日内解决或答复。
3. 做好顶层设计
集团实现同章程同管理
“今年是集团成立第二年,我们将其定为集团的发展年。”吴希福介绍,今年集团最大的创新便是办学思想、教风学风、课程体系、规章制度、人员管理等完成了四校统一。
学校有学校的规章制度,集团自然也要有集团的行为标准。为此,文理实验学校(集团)通过调研、干部会议、培训会议等,先后制定了《文理实验学校(集团)章程》和《文理实验学校(集团)三年发展规划》(战略地图),翻开上述两大文件,你会看见密密麻麻的文字中逻辑严谨、归纳清晰,内容架构丝毫不逊色一个知名企业的章程规划,未来哪些地方要建立成什么样,什么时候需要完成哪些目标,都一一呈现。章程运用于集团内每个学校,校校均要遵守,不流于形式,不搞特殊。
事实上,在文理实验学校(集团),不仅规章制度明界线,其余大小事务也均不模糊。以教师职称评定为例,小学有多少名额中学有多少名额均固定分配、规划清晰,绝不会发生越界,与此同时,还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年度考核、人事制度、请假制度、教育教学等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了集团完整的办学思想体系。当然,对于集团来说,领导层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一信条,对于集团成员校急需资金支持加速建设上,也会予以一定倾斜。一个严肃且有温度的文理实验学校(集团)在这里更加凸显。
目前,文理实验学校(集团)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办学思想体系,成立了“党政服务中心、学生发展中心、教学科研中心和后勤保障中心”等四个中心,据介绍,根据校级领导特点与优势,分校每位校级领导都分管整个集团的某项工作,每一件事都有人做,每一位干部都人尽其用,全面体现了文理实验学校(集团)“跨界·融合”办学理念。
在集团发展中,不得不提的便是文理实验学校(集团)通过党建引领,全方位保障学校工作运行的工作方式。成立集团党委,以党建保障集团优质内涵发展。开通“文理党建”公众微信号,定期推出集团党委党建工作情况和“文理先锋”人物,发挥先锋模范辐射带动作用;扎实推进“一校一品”书记项目,创建“融合线上线下,提升师德师风”“党建育先锋,团队塑名师”“基于问题的党支部建设”“党徽铸师魂,师能促质效”“党员导师领衔,助力心理成长”等党建品牌项目。吴希福说,一个学校中层领导80%以上是党员,学校教师40%左右是党员,只要抓好这两个群体的内涵发展,就一定能做好带头作用。
4. 以文化引领发展
在融合创新中完成新突破
即将到来的2020年是文理实验学校(集团)建立的第三年,也是集团发展的突破之年。吴希福指出,因集团建立周期短,未来,在文理实验学校(集团)发展过程中,文化认同将成为首要任务。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顾明远曾如是赠言文理实验学校(集团),如今,学习顾明远教育思想,“做教育家型教师”,已经成为全体文理实验学校(集团)教师的共识。
与此同时,集团各分校硬件建设也加快发展,据了解,近5年内,文理集团将投入近15亿元,用于校园改扩建和内涵发展,届时,文理实验学校(集团)将成为南山区集团化学校中一张更加靓丽的名片。
南山教育从不缺乏奇迹,但文理实验学校(集团)用2年创造了南山教育奇迹中的奇迹。这所坐落在西丽、毗邻大沙河、依山傍水的集团,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南山北”教育发展奇迹,铸就“文理基因”的集团化品牌办学新示范。
【撰文】徐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