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眼!韶关这份美丽乡村建设成绩单飘红

南方+ 记者

12月26日,记者从韶关市召开的美丽乡村建设暨乡镇(镇街)整治提升“139”行动计划新闻发布会获悉,近年来,该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部署,扎实落实省委“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美丽乡村建设为着力点,创新实施乡镇(镇街)整治提升“139”行动计划,推动生态宜居城乡建设不断呈现新面貌,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蓄势储能,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美丽乡村建设

从“动起来”“干起来”到“热起来”

韶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强化顶层设计,建立竞争机制,加大资金投入,从2017年起,市本级财政每年投入不少于2亿元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中2019年市级财政安排2.5亿元投入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推动各地美丽乡村建设从“动起来”“干起来”到总体“热了起来”。

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初见成效。全市纳入规划的自然村11377个,已有79.82%完成了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其中,全面开展农村破旧泥砖房拆除工作,共拆除破旧泥砖房约65.6万间、1612.9万平方米;创建了干净整洁村646个、美丽宜居村107个、特色精品村27个。

重点廊道沿线村庄整治取得重大进展。“沿交通线”“沿省际边界”方面,选定乐昌市京港澳高速沿线12个村打造了省际廊道美丽乡村示范带;“沿景区”方面,优先打造丹霞山、南华寺旅游景区周边及西京古道、梅关古道等南粤古驿道美丽乡村精品线路;“沿城市郊区”方面,优先启动市辖三区郊区村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首届“广东十大美丽乡村、广东美丽乡村精品线路”评比活动中,该市有8个村成功入选。

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有序开展。该市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工程主要涉及33个行政村、330个自然村。目前,全市7个县(市)已全面启动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工程建设项目。

省定贫困村创建工作稳步推进。今年共投入9.8亿元推进创建工作,全市278个省定贫困村、2757个20户以上的自然村中,完成村委通自然村道路硬底化的自然村占比98.07%,实现集中供水的自然村占比96.37%,通光纤网络的自然村占比98.8%,通快递物流的行政村占比83.45%,农村公路列养率91.1%。

“139”乡镇(镇街)整治提升

首批20个试点镇实现“镇区焕新颜”

为强化乡镇承载能力,改善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2018年,韶关市率先在全省启动了“139”乡镇整治提升行动,制定了乡镇(镇街)提升五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计划用五年时间,以“1个规划”“3项整治”“9项基础工程”,提升镇街宜居水平和群众幸福指数。此项工作得到省有关部门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省住建厅全文转发该市工作方案至各地市学习借鉴。

自2018年9月启动以来,全市上下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先后组织召开了全市乡镇(镇街)提升工作电视电话会议1次、现场会8次,推动“139”乡镇(镇街)整治提升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取得初步成效。主要呈现四个特点:

一是注重规划先行。首批20个试点镇先后编制镇街整治提升专项规划20个,确保规划“有特色、留乡愁、能落地”,有效指导乡镇整治提升工作。

二是注重突出特色。以“3项整治”规范镇街居民日常生产生活行为,全面整治镇街“脏、乱、差、臭”现象,以“9项基础工程”强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提升镇街特色风貌和形象品味。

三是注重惠及民生。各地通过各类媒介广泛发动群众,让群众全程参与乡镇提升工作,对镇街道路、建筑风貌、门户形象节点、景观提升、文体活动中心、中心文化公园、农贸市场和农产品集散中心、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文化书屋等进行全面提升,惠及全体试点乡镇居民。

四是注重整体提升,从启动“139”乡镇整治提升行动到目前,仅15个月时间,首批20个试点镇的180个“9项基础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大部分试点镇的整治行动成效明显,基本实现了“镇区焕新颜”。通过整治提升,乡镇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短板得到有效补足,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根据“139”乡镇(镇街)整治提升行动方案,目前,第二批乡镇提升正有序展开,30个试点乡镇已全部完成规划并启动“3项整治”。

下一步,该市将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和乡镇(镇街)整治提升“139”行动计划,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记者/潘俊宇

通讯员/沈明礼 蔡仁银

编辑 南南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