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曲》奏响,礼兵在朱小华烈士骨灰盒上叠盖国旗;奏国歌,向烈士敬献花环,三鞠躬;起灵,3名礼兵齐步依序将朱小华遗像、骨灰盒、遗物送至烈士家属代表手中,并陪同家属登车,启程前往朱小华的家乡江西赣州,全体人员向烈士敬礼目送……日前,朱小华烈士骨灰安放活动、相关悼念仪式在广东韶关、江西赣州举行。
12月18日上午,迎送烈士仪式及骨灰护送在韶关市殡仪馆举行,前来参加仪式的朱小华家属及各方代表怀着沉痛的心情,深刻悼念为国防通信事业献出年轻生命的英雄战士朱小华。12月18日、19日,相关祭奠活动在朱小华老家举行,并在赣州市南康烈士陵园举行军人葬礼仪式。
朱小华,男,汉族,2014年9月入伍,2017年9月入党,生前为解放军某部一营三连下士,先后3次被评为优秀士官(义务兵)。2019年6月2日晚10时许,朱小华在抢修国防通信线路时,为救战友英勇牺牲,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4岁,7月12日朱小华被批准为烈士。
遇险自救,是人类的本能。在生死关头,朱小华为何能舍己救人?这背后力量来自哪里?带着这样的追问,记者走进朱小华的家庭和生前所在连队,探寻英雄的成长之路。
“有车,危险!”
生死时刻他推开了战友,自己却光荣牺牲
“小华兄弟英勇牺牲在抢通战场,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为党奉献一切的忠贞誓言……”10月28日下午,该部礼堂氛围庄重而肃穆,朱小华烈士先进事迹报告会正在进行,雷鸣般的掌声、无声滑下的泪水,都是对朱小华的无尽追思。
事情发生在今年6月2日19时45分。由于韶关地区连降暴雨,朱小华所在连队维护的一条干线光缆被山体滑坡冲断。当时,某重大演习正在进行,这条光缆承载着几个重要指挥枢纽的通信任务。
机房告警!连队一边向上级汇报,一边由连长姚侗带着朱小华等5名战士迅速赶往阻断点,21时赶到了华子山106国道旁。由于当年国道扩建,光缆被迫沿着国道边2米宽、5米高的陡坡铺设,连日降雨导致边坡沉降,底部已经冲刷成一条水流湍急的河道。
任务紧急,抢修迅即展开。拉好警戒线,下士王马昌负责安全警戒,朱小华等人分成2组,从人井中往外拽光缆,准备抢代通。
天有不测风云,22时许,就在他们借着手电光作业时,一辆满载沙石的重型半挂牵引车高速行驶到人井前方,刹车突然失灵,把正在前方快速行驶的一辆货车撞翻后,发生侧翻,向正在国道边抢修的朱小华3人横扫过来。
“有车,危险!”王马昌大声呼喊。人井里的朱小华一抬头,看见大货车正迎面扫来,他来不及多想,伸出右手猛地一推,把正在井边打手电照明作业的上等兵冼锦峰推到了马路上。
冼锦峰被货车上倾泻下来的沙石冲出好几米,安全得救,人井后方的上等兵魏余辉惊跳到了马路下方河道里也得救了,而朱小华却因错过了下蹲自救的“黄金2秒”,被牵引车无情扫中头部,壮烈牺牲,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4岁。
事情发生后,工作组火速赶到事发地,联系当地交通、公安、司法等单位人员展开调查鉴定。经过科学模拟和3D还原,如果朱小华没有右臂推人动作,他就有充足的时间蹲下来,也就不会牺牲在抢通战场,然而他并没有这样做,而是选择先救战友,把自己置于危险当中。
立志参军报国
“只要党和人民需要,我就会奉献我的一切”
朱小华出生于江西赣州,这里曾是红军长征出发地。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在耳濡目染下,他从小就立下了参军报国的志向。2014年8月,正在上大二的朱小华报名参军入伍,来到连队。正值全军掀起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热潮,已在大学业余党校学习的朱小华,开始深入学习理论,思想日趋成熟。2017年10月16日,他在给连队党支部的思想汇报中写道,“当我越是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就越是被党的魅力与成就所吸引。”
2018年3月,连队广泛开展读书学习活动,朱小华把《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看了好几遍,在7月的一篇心得体会上写道:“无数人成功的事实表明,青年时代只有坚持自己的人生理想不懈怠,才能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人生。”
心中有魂,脚下有路。2016年8月,朱小华服役满2年,家里想叫他回去完成学业,他给二姐朱春燕打电话时袒露心声:“国家是由一个个小家组成,保卫国家就是保卫咱自己的家!”毅然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
今年3月30日,四川凉山州发生大火,有消防员英勇牺牲,家人担心朱小华的安危,想让他干满5年后趁大学生士兵就业的优惠政策还在,抓紧回去上班,家里还贷款在县城给他买了1套商品房。一切都已安排妥当,朱小华却再次放弃了回家的选择。4月5日晚上他给二姐发了一条微信:“都知道是保家卫国,既然选择了这条路,有时候就别无他路。”
谁也没想到,仅仅58天后,朱小华就英勇牺牲在抢通战场。正如他在递交的入党申请书中写的那样:“只要党和人民需要,我就会奉献我的一切。”
战友:
“小华是铁打的,我们打心眼里敬佩他”
树高千尺赖根深,水流万仞在源涌。朱小华牺牲后,连队整理了朱小华写下的12本学习体会和军事笔记,找到他的手机,经过他家人同意,把他这几年发的182条微信朋友圈一并整理了出来。透过这些点点滴滴,朱小华的成长足迹逐渐清晰。
记者发现,朱小华的成长“朋友圈”,主要是晒工作和晒梦想。
2014年11月20日,朱小华在日记中写道:“离开家乡爹和娘,背上行李闯远方。莫负爹娘养育恩,要干就要干出个样。”他说到做到:当新兵他走队列站排头,当营部通信员450天接转600余份文电无一错漏,当连队司机960余天安全行车4万多公里,兼任线路巡护员光缆接续比第二名还快7分钟,成为连队“一号抢通作业手”。
“24小时,只剩3小时睡了。”2017年12月9日凌晨2点53分,朱小华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那段时间,连队线路因为暴雨几次发生阻断,朱小华回回冲在前面。有一次,连队负责维护的一段线路发生阻断,当时粤北山区温度降到零点,地面冻得像铁板一样,开挖、拖拽、接续……朱小华和大家连续干了18个小时,身上仅剩的一件秋衣也被汗水浸透了。
2018年2月14日,腊月二十九,连队线路发生阻断,朱小华和大家一起奋战一个晚上终于把线路抢通。大年三十驾车返回时看到高速公路上空无一人,他有感而发,在朋友圈中写道:“空无一人的高速,一点都不孤单,因为我深知,只有共和国最优秀的人,才会在这时候出现在这条高速,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2018年11月11日,连队一条光缆发生阻断,故障点在一个满是积水的人井里,朱小华带着王马昌二话没说,跳进齐脖子深的水井中找断点,抢修完才发现,身上被人井边上的蚂蚁咬得到处是红包。
“班长不仅仅是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认为我有信心当好这个班长!”这是2018年5月20日小华在当选班长时说过的一句话。言为心声。当班长1年,朱小华先后参加23次紧急抢修,16次在半夜,6次通宵达旦。2018年8月14日至19日,他连续6天参加抢修抢通,平均每天只睡了不到4个小时。
战友们都说,“小华是铁打的,我们打心眼里敬佩他。”
他是大家心中的“暖男”
父亲:“小华,你是我们全家的骄傲!”
大勇大美之人,必有大善大爱之心。
朱小华舍己救人英勇牺牲的感人事迹发生后,立即在素称善美之城的韶关地区传播开来。一条13秒钟的微视频在抖音平台上发布后,48小时就有7900多万网友传看,478万网友祈福,网友“时光不再”的一句“不赞网红不赞星,只赞人民子弟兵”留言,得到了7万多人点赞。
朱小华走了,但时至今日,全连官兵还记得这个大个子的温暖。2019年1月30日,一次巡线途中,战友王马昌被有毒的火蚁咬伤,全身发痒、四肢红肿,接到求救电话的小华,从50多公里的地方立马赶了过去,把意识快模糊的王马昌火速送到医院,一晚上都守在身边,直到脱离危险。
2010年上高中时,朱小华班里转来了一位叫曹健的同学,身患强直性脊柱炎,双腿肌肉萎缩,行动不便,朱小华找到班主任,主动揽下了照顾曹健的事,每天搀扶他往返寝室和教室之间,帮着打饭打水,2年来风雨无阻,直到曹健完成高中学业。2019年6月6日,老师同学得知朱小华牺牲的噩耗,纷纷从天南海北赶到韶关,见他最后一面。
“朱小华是个大孝子”,亲戚朋友如是说。转改士官后,他立即办了一张银行卡寄给父母,每月4300多元的工资,除了必要的生活开支,其余全部打回了家,而他自己一双皮鞋穿了好几年,破了也舍不得丢,自己动手补好继续穿。
2019年2月,入伍后第一次回家过年,父母还在深圳打工没有回家,他婉谢同学拽他出去玩的邀请,一个人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父母回家的那天,他早早跑到村口接过行李,还精心准备了一桌丰盛饭菜,整个春节都陪在父母和奶奶身边嘘寒问暖、精心照顾,返程时依依不舍,搂着奶奶的肩膀反复叮嘱,“奶奶,您要好好保重身体,这么多孙子长大了,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朱小华的父亲痛失独子后,只向连队提出了唯一的一个要求,希望在儿子火化前,到他牺牲的线路上巡一次线。2019年6月4日上午,连队全体官兵和朱小华的父亲,一起来到英雄牺牲的地方,300米的线路老父亲一步一步走完了,亲手把儿子的照片贴进了“英雄井”标石的上方,返回的时候一步一回头,抹着眼泪低声说:“小华,你为国家‘光荣’了,你是我们全家的骄傲!”
倒下的是身躯,矗立起的是丰碑。朱小华虽然头枕着华子山,长眠在华子坡下,但他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记者】潘俊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