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2月22日12:19:18,迎来冬至时节。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民间一个传统节日。
东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原大岭山医院)内分泌科主治中医师邹月媚介绍,冬至为一年之中阴气最为旺盛的一天,而后一阳初生,阳气产生并逐渐旺盛。冬至节气是养生保健的大好时机和关键时期。冬至前后养生应遵循“护阳气,敛阴气”的基本原则,具体如下:
早卧晚起
《黄帝内经》云:“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在作息上宜早卧晚起,睡眠安则阴气敛、阴精盛,阴气敛、阴精盛而阳气才能生和升,也就是说顺应自然的睡眠可以为初生的“阳”提供孵育的温床。
防寒保暖
冬至后天气更加寒冷,故冬至期间要特别注意防寒保暖。如:
搓双手防风寒:要经常双手互搓,激发手部的诸多经络、穴位,调动相关脏腑的机能,增强人体抗寒能力,预防风寒伤人引起的感冒、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
暖双足防体寒:在穿着保暖性能好的鞋袜等基础上,尚可以热水泡脚、按摩足底的涌泉穴,以温肾助阳,散阴凝寒湿之邪。
邹月媚还介绍,冬至后进入三九天,进行天灸更能治未病,起到更好的防病养生效果。天灸是根据中医天人相应及经络学说的理论,将扶阳祛寒的药物贴敷于体表特定的穴位以防治疾病的一种外治疗法,有助于增强体质、扶正祛邪、防病治病,可冬病夏治。
2019年三九灸时间安排
引九:2019年12月13日 农历十一月十八 周五
一九:2019年12月22日 农历十一月廿七 周日
二九:2019年12月31日 农历十二月初六 周二
三九:2020年01月09日 农历十二月十五 周四
加强:2020年01月18日 农历十二月廿四 周六
冬至饮食
冬至时节,阳气于人体内蓬勃生发,最易吸收食物中的营养并发挥其滋补功效。在冬至前后最宜进补,与此同时,少食或远离寒凉食物,会更利于平衡人体阴阳、增强抵抗力。
在没有上火的情况下,可以适量进食牛肉、羊肉等温性食物来滋养脏腑,也可多吃核桃、芋头、枸杞、海参等补益肝肾。但冬至饮食不宜吃得太油腻或过咸、过于辛辣的食物。
冬至运动
冬至时节,应注重运动养生,所谓“动则生阳,静则生阴”。运动量不宜过大,要在动中求静,以达到安身静体、气定神闲的境界,运动时全身微微汗出即可。八段锦、太极拳、慢跑等平和的运动都是此时养生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