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火语者”丨他是烈焰救援中的“拼命三郎”,也是火灾废墟里的“福尔摩斯”。

清远消防
+ 订阅

在火灾事故的通报里,你最常看到的字眼是什么?是结尾那句--“目前火灾原因正在调查中”那么,是谁在调查?如何调查?今天为你揭晓答案。

我是火灾调查员

2016年,黄镜允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现改名为中国人民警察大学)火灾勘查专业毕业,回到老家清远。2019年,黄镜允任职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中队的副中队长。和其他人不一样的是,除了日常的抢险救援工作外,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火调员。据黄镜允介绍,在清远,只有不超过5个火调员,其中还包括他这样的“兼职者”。火灾事故常发,为什么火调员这么稀缺?这份职业具体到底做些什么?

PART  1

火灾事故不同于刑事案件、交通事故,证据灭失是很严重的。一场火灾后,现场往往只剩下熏得漆黑的墙壁、烧焦的残骸,加上救火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现场造成破坏,导致火调员只能从一片狼藉中探寻真相。

“根据火焰燃烧特性,燃烧后会形成‘V字’的痕迹,对此,在我们眼里,现场会有很多大小不一的‘V字’,我们可以据此找到起火点和原因。但这对外行人来说,可能是无法想象的。”

灰烬里掩埋着的真相

今年初,英德一宿舍楼里发生火灾,造成的损失超过100万元,需要定责进行赔偿。黄镜允到达现场发现起火点是两栋旧宿舍楼之间的一个车棚,里面杂物众多:废品、金属、玻璃瓶、木材......到处都是烧过的痕迹,那么多可燃物,到底哪一个才是最开始起火的?

黄镜允沿着物体燃烧后留下的“V字”,根据铁皮损害程度、玻璃软化方向等将最低着火点锁定在了车棚内一个小隔间,“火是从低处往高处燃烧的,所以,最低着火点就是起火地点了。”

由于现场是一个停车场,加上前期的走访调查了解到很多人从家里接驳电线给电动车充电,黄镜允很快就将起火原因锁定在起火点上方被烧焦的多条电线上。沿着电线找到住户家,发现了因短路而被熏黑的插座,并初步判断了是由于该插座短路而引起了火情。

为了证实自己的判断,他又回到停车场,找到许多因电气短路点燃电线而产生的熔珠,“如果是直接短路造成的,是一次熔珠,不是短路造成的,是二次熔珠,形态不一样。”熔珠送鉴定所鉴定后,确定了是一次短路造成的,跟那住户插座短路痕迹吻合,最后黄镜允给出了事故认定书。

突破监控盲区的调查

2019年8月,清远一家农药企业仓库着火。事发后,黄镜允查看仓库外面的多个监控设备,却发现燃烧点属于视频盲区。但奇怪的是,其中两个视频监控里拍到仓库的塑料薄膜上有白光闪烁的画面。黄镜允判断这个白光是薄膜折射的爆炸光点。

从两个白光闪烁处拉直线,找到相交点,也就是黄镜允判断的起火地点。他发现起火点都是农药品制成品,制成品送检结果加上黄镜允的调查结果,最终确定起火原因是当晚下雨,农药遇水放热着火,引发火情。

PART 2

通过上面的案例,我们发现从事火调员工作是有一定专业门槛的。

诚如黄镜允介绍的:火灾调查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的内容非常杂。一个合格的火灾调查员需要有过硬的专业素养,要对建筑学、化学、材料学以及力学、电学、法学、心理学等,有相当程度的了解,才能在火场中辨伪存真。

火调员稀缺一方面是因为门槛高,目前国内开设相关专业的院校不多,人才供应不足。目前消防部门经常开展培训,希望能多一些火调员人才,这时就涉及到另一个原因——这份职业存在一定的危险性,火灾后的现场赃、建筑物摇摇欲坠、有毒气体的存在都是一种考验。黄镜允表示,做这行非常需要兴趣和热情。

旁观者看火调员工作,从灰烬、废墟里抽丝剥茧出真相,神秘且带有智商通关游戏的爽感。因此有人评价他们是“火场神探”“火场里的福尔摩斯”,对这些赞美,黄镜允却说:“受之有愧。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新材料的诞生,火灾原因会更加复杂,我们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需要不停学习新的知识,精进自我”。

火灾调查员虽不是“神探”,但他们一直努力去守护大家平凡生活的样子,谁又能说不像“守护神”?

秋冬季干燥又将近年关火灾隐患很大大家快来和消防小哥哥一起学防火小知识吧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