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改造升级后的拱北口岸地下通道正式全面开放通车。拱北口岸是连接珠海与澳门的主要通道,其配套的地下通道下穿拱北口岸广场,东接情侣路,西接昌盛路,车流量极大。
“以前经过这里总感觉比较昏暗,现在地下通道看上去明亮了不少,不再有压抑的感觉。”开车经过地下通道的市民吴先生说。经过4个多月的全面改造升级,拱北口岸地下通道的环境焕然一新,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
环境提升!升级通风及排水系统
与改造前相比,现在的地下通道显得明亮开阔。通道内部采用铝板天花搭配高亮度节能LED灯带,设计简洁流畅。铺贴白色搪瓷板的两侧外墙与黑色沥青路面形成强烈对比,东西入口处顶部设置全彩LED显示屏,交通指示信息一目了然。
据代建单位珠海正方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宇介绍,改造工程还对通风系统、路面排水系统等功能设施进行了升级。拱北口岸地下通道原有的通风管路破损严重,新的通风系统采用全新不锈钢材质通风管,以抵御海风和尾气的腐蚀。风机更改为大功率风机,在实际应用中,通风系统可根据车流量及空气质量情况对开机数量进行调控,达到节能目的。
此外,珠海雨水较多,原有的排水管道布置较为凌乱,且部分排水管线已达使用年限,地面排水沟内淤积较厚。改造升级工程对排水系统进行了重新设计,彻底清洗疏通排水排污管道,更换管径更大的管材,降低管线密度,全面提升通道的排水能力。
快捷高效!采用新交通组织方案
在拱北口岸综管办的统筹推进下,相关交通管理单位及营运单位针对过去存在的交通症结点,提出了解决方法和优化意见,最终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拱北口岸地下通道交通组织方案。
据介绍,新方案对出租车、社会车辆、大巴车、公交车划分了不同的行驶区域,解决了过去不同车辆之间相互抢道造成交通拥堵的问题。通过车辆分类、主辅分离、四大分区的方式,新的交通组织方案将有效提高拱北口岸地下通道的交通服务水平,展现口岸交通枢纽便捷高效的良好形象。
地下通道主道为双向六车道的车辆快速通行道,两侧保留原有公交站点,并设有港湾公交专用道。辅道划分出租车上客区、出租车下客区、社会车辆上下客区和歧关大巴上客区四大功能区。
其中,北侧辅道作为出租车上下客专用道,严禁社会车辆、大巴进入;南侧辅道供社会车辆、大巴上下客使用,严禁出租车进入。
为更好地引导旅客乘坐出租车,拱北口岸综管办在口岸购物广场负一层多处设置了醒目的指示标识,指引旅客前往负二层出租车候车区。出租车接送乘客,需从东侧情侣路进入地下通道北侧辅道,从而减少了迎宾路华润万家路段的出租车流量,减轻该区域的交通拥堵。
【记者/摄影】蒋欣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