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日,6位中医名家在大岭山义诊现场约定你,还能体验中医传统护理疗法

健康东莞
+ 订阅

失眠,是很多现代人面临的问题,并呈日趋严重的趋势。失眠是什么成因,又该如何治疗?12月15日,为了向广大市民宣传中医药文化,进一步推动中医经典健康文化传播,由东莞市卫生健康局联合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举办的“悬壶莞邑”中医药健康大讲堂和义诊活动将走进大岭山,在人气旺盛的沃尔玛广场举办义诊和中医理疗活动。

当天,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常委沈强教授将为市民讲解《失眠与精神调试》,现场有来自东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多位中医专家进行义诊。此外,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还带来了多达8项的中医传统护理技能疗法体验,免费为市民朋友们进行任督脉、穴位贴敷、中药封包、刮痧、小儿推拿、火龙罐、耳穴疗法、平衡罐等中医法疗。

活动时间:2019年12月15日下午15:00-17:30

地点:大岭山沃尔玛

活动亮点一:专家讲授失眠的中医药防治方法

睡眠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生理过程,人的一生约1/3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睡眠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是维持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它的生理重要性仅次于呼吸和心跳。

但在中国,约有46%的成人经历过或正在经受失眠,女性更为多见,是男性的2倍。近年来,失眠更是日益严重,成为社会群体广泛面对的问题。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常委沈强教授将讲解失眠发生的原因、类型以及治疗方法,告诉大家睡眠卫生的重要性,以心理、行为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式击退这一常见、高发的病症。

活动亮点二:六位专家现场义诊

在现场义诊区,六位中医专家免费提供义诊服务,为你的健康保驾护航。

专家介绍:

1、沈强

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常委。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委员会,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传染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广州市防治SARS及登革热中医药专家组成员,广州市防治H1N1流感中医专家组成员,国家卫生部执业医师考试命题委员会委员,香港执业医师考试境外总考官等职务。

擅长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包括失眠、头晕、中风等),精神性疾病(包括焦虑状态、抑郁状态以及双向情感障碍),肝病(包括脂肪肝、酒精肝、急慢性肝炎、肝硬化等),中医养生保健及体质调养疗效显著。

主要中医药防治病毒性疾病、脑病以及精神心理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主持省部级科研课题多项,获得各级奖励多项。

2、邓寿华 

东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副主任,副主任中医师

1992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骨伤科专业,从事骨科临床工作20多年,曾在广州军区陆军总医院、北京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进修。

擅长创伤骨科、脊柱外科、小儿骨科及关节外科疾病的诊治,对运动损伤的康复治疗、骨科杂病及痛症治疗具有丰富临床经验。

3、罗颖兴

东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科组组长,副主任中医师

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曾在武汉同济医院康复科进修。现任广东省针灸协会针灸适宜技术推广委员会常委,广东省针灸协会社区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医师承教育研究中心指导老师,东莞市中医学会中医外治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东莞市中医学会中西医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委,东莞市中医学会针灸推拿专业委员会常委,东莞市中医学会基层中医指导委员会委员。

擅长运用中药结合董氏奇穴针灸针、耳针、火针、埋线疗法等特色针灸疗法,治疗头晕头痛、颈肩腰腿痛、胃痛、呃逆、胁痛、咳嗽、面瘫、中风偏瘫、痛经、月经不调、四肢麻木以及体质虚弱调理等。

4、高舜天

东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中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兼职副教授,广东省中医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在东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从事内科工作近20年,曾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进修,主持并完成市级科研课题两项。

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调治消渴(糖尿病)、瘿病(甲状腺疾病)、眩晕、不寐、便秘等内科疾病。为医院抢救组成员,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甲亢危象、心衰、呼衰、中暑等疾病的抢救方面有较丰富的经验。

5、施建明

中医内科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内科教学和临床工作35年,主持和参与省级科研课题4项,在国内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心脑血管、呼吸、肝肾疾病和老年病;对内科疑难杂症、中风后调理独具心得;准确运用中医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理论,治疗妇科疾病和皮肤病具有特色疗效。

6、张壮涛

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主治医师,副教授,中医养生专家

经常带队在香港、台湾等地讲学,针药并治疗效卓著;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赢得患者好评,被广州妈妈网誉为“隐藏在广州市区的老中医”。推崇“最好的医生是自己”的治未病养生理念。

擅长运用小针刀治疗各种慢性软组织损伤引起的疼痛病证,如头痛、颈痛、肩痛、网球肘、腱鞘炎、背痛、腰腿痛、膝关节痛、跟骨痛等。另外,对周围性面瘫、鼻炎、感冒后咳嗽也有较好疗效。

义诊温馨提示:

14:30-16:00:派号

16:00-17:30:义诊

由于每位医生现场派发10个号,先到先得,有兴趣的市民可以提前到现场拿号,保持就诊秩序。

活动亮点三:现场体验中医传统护理技能疗法

1、任督脉灸

任脉是奇经八脉之一,具有调节全身诸阴经经气的作用,任脉上进行艾灸不仅可以扶补阳气,还能补脾益肾。

适应症:调理女性月经不调、宫寒、痛经、崩漏带下、产后腹部疼痛、盆腔积液、妇科炎症、月子病等;改善男性前列腺、生殖系统、泌尿系统疾病;强壮脾胃功能,改善虚寒证型的脾虚、胃寒、胃胀、消化不良、腹泻以及中气不足造成的气短乏力、纳差倦怠、头晕目眩、胃下垂、久泻脱肛等;改善虚寒体质、失眠、头昏耳鸣、记忆力减退等症状,提高人体抗病能力,强健身体,延年益寿。

2、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疗法,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把药物研成细末,用水或醋或蜂蜜等调成糊状,再直接贴敷穴位,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无创痛穴位疗法。

适应症: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小儿肠炎、胃炎、胃肠功能紊乱、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

3、中药封包

将加热好的中药药包置于身体的患病部位或身体的某一特定位置如穴位上,通过封包的热蒸气,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利用温热达到温经通络、化痰止咳为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适应症:小儿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肺炎支原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小儿肠炎、胃炎、胃肠功能紊乱等。

4、刮痧

刮痧动阳气治病扶正祛邪,以调气为首,调动人体的气血运动,所刮之处造气、调气、催气、候气、得气、 守气、辨气,引邪出表,使疾患由里走表,通过自身溶痧,调动自愈力。

适应症:比较广,可用于治疗内、外、妇、儿、伤科等各种疾病。治疗感冒、头痛、头晕脑胀、胸闷欲吐、咳嗽、中暑、中风、面瘫等内科疾病;乳腺增生症、腰痛、坐骨神经痛、颈椎病、落枕等外科疾病;治疗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不孕、绝经前后诸证等妇科儿科疾病;痤疮、湿疹等皮肤科疾病;对消除亚健康人群的常见症状如头痛、失眠、健忘、疲劳等也有一定的作用。

5、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是建立在祖国医学整体观念的基础上,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学说为理论指导,运用各种手法刺激穴位,使经络通畅、气血流通,以达到调整脏腑功能、治病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

适应症: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小儿肠炎、胃炎、胃肠功能紊乱、便秘等;日常保健。

6、火龙罐

火龙罐是集推拿、刮痧、艾灸为一体的一种中医崭新自然疗法。推拿——改善皮肤呼吸,增快血液循环;艾灸——炎症吸收、活血化瘀;刮痧——扩张毛细血管,改善微循环。因此,其治疗性和舒适性并存,且无副作用。

适应症:风、寒、湿所致的失眠、手脚冰凉、疲劳等不适;月经不调、痛经、产后腹部疼痛、子宫肌瘤、更年期提前等一系列亚健康状态;局部肌肉拉伤、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强直性脊柱炎等;如便秘、腹胀、慢性结肠炎及胃肠功能紊乱等。

7、耳穴疗法

用胶布将药豆准确地粘贴于耳穴处,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疫、麻、胀、痛等刺激感应,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又称耳廓穴区压迫疗法。

适应症:耳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嗽、哮喘、鼻炎、呕吐、便秘、厌食、胃肠功能紊乱、夜啼、遗尿、肥胖等疾病。

8、平衡罐(拔火罐)

平衡罐,就是在传统的罐法中,增加了闪、摇、振提、滑等多种手法,对患者实施熨刮、牵拉、挤压、弹拔等物理刺激,以激发经气、温通经络、行气导滞,祛寒除湿、调节阴阳,达到修复机体的平衡功能的作用。

适应症:适合大部分的亚健康人群,如感冒患者,失眠患者,肥胖患者,肩周炎患者,湿热体质的健康人,颈项、腰背酸痛患者,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急性胃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

通过健康大讲堂,希望大家能更了解中医药文化,加深对中医药的认知和认同,也让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让我们的东莞呈现出“信任融洽,医患和谐“的姿态,市民得到健康与活力的光彩。

【记者】欧雅琴

编辑 李玲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