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神、益智,全身是宝,荔枝果肉、果核、果壳与根均可入药

农财网荔枝龙眼通
+ 订阅

我国西汉古籍中称荔枝为“离枝”,意为离枝即食。《本草纲目》记载: 荔枝可" 止渴、益人颜色,通神、益智、健气( 补脑建身) 、治瘰疬、瘤赘。”

可见,我国传统医学很早就已发现并将荔枝应用于祖国医药之中。荔枝不仅果肉有药用价值,荔枝核、荔枝壳与根均有药用,笔者对荔枝的药用价值进行了如下具体阐述。

荔枝肉的药用价值

在我国,荔枝广泛分布于四川、云南、福建、广东、广西及台湾等省,传统医学认为荔枝味甘、微酸,性平,无毒。在中医治疗中可发挥其益肝,补脾,生津止渴,益血作用。

荔枝肉可生食,用以治疗口渴咽干、胃阴不足,早晚食10 枚荔枝肉对于改善脾虚少食、健忘、失眠有一定疗效; 将荔枝与山药、莲子、粳米煮粥可治疗呃逆少食、腹痛腹泻、脾胃虚弱等症; 将荔枝与人参浸酒有助于改善年老患者腰膝酸软、体弱乏力及阳痿; 用荔枝肉加少许油盐,隔水蒸服能治疗痔疮; 荔枝肉也可捣碎外敷,治疗瘰疬溃烂。

荔枝味道鲜美,口感好,营养丰富,但日常生活中食用荔枝应有度。因荔枝含有单宁、甲醇等,性热,气味纯阳,大量进食易生内火,严重者还会导致“荔枝病”。尤其是内火盛的老年人和儿童,多食会发生鼻出血、口痛、牙龈肿痛,患有胃肠病、糖尿病、肝肾疾病者及有便秘情况的老人尽量少食或不食用。

临床研究表明荔枝肉含丰富的钙、磷、果胶、果糖、胡萝卜素以及柠檬酸铁、粗纤维及维生素C/游离氨基酸等成分。其中的α - 次甲基丙环基甘氨酸物质,能显著改善患者血糖指标,荔枝肉提取物有助于提高机体及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率,皮下注射可使小鼠血糖和肝糖元含量明显降低,每日吃5 ~ 10 粒鲜荔枝,对糖尿病患者有益。荔枝肉中富含的维生素B1、苹果酸、葡萄糖、蛋白质对患者的哮喘、失眠、贫血、心悸有改善作用。

荔枝核的药用价值

荔枝全是皆有药用,除荔枝肉外,荔枝核也为常用中药。荔枝核又名荔仁或荔核,微苦、味甘,归肝、肾经,《玉揪药解》中称荔枝“最益脾肝精血、阳败血寒、最宜此味,血寒宜荔枝”。能行气散结、祛寒散滞、理气止痛,多用于治疗胃脘久痛、肝郁气滞、疝气疼痛、女性气滞血瘀腹痛、睾丸肿痛。

随着药理研究的深入,人们对于荔枝核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有了更深的认识,荔枝核化学成分包括皂苷、蒜质和十多种脂肪酸及挥发性成分。荔枝核提取物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降血糖、调血脂、抗肿瘤、抗乙肝病毒、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有研究表明荔枝核提取物对乳腺增生病( HMG) 大鼠乳腺组织雌二醇受体( ER) 和孕酮受体( PR) 表达及细胞凋亡作用,荔枝核提取物0. 5 g /ml 加10 μl 于200 μl 反应体系中,能显著改善人体外血小板聚集,荔枝核乙醇提取物( LSE) 和其阳离子树脂分离物( FCE)体外降血糖作用,荔枝核黄酮类提取物能明显抑制乙肝病毒HBsAg,HBeAg 以及HBV DNA,黄酮类化合物在Hep2 细胞中能有效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

荔枝壳与根的药用价值

《本草求真》载: “痘疮不起,用荔枝壳煎汤以服,盖取壳性温补内托之意。”荔枝壳具有生津、治烦渴、理气、止痛、益血、收涩的作用,虽然食荔枝肉过量会内火上升,但荔枝壳却能起到治疗上火的作用。荔枝根药性微苦、涩、温,归胃、脾、肾经,具有解毒消肿、理气止痛的功效。

荔枝花并根,水煮,去滓,含咽治喉痹肿痛; 荔枝树根与猪小肚炖食并饮汤可治疗关节酸痛肿胀、四肢无力、肌肉消瘦、遗精阳痿; 鲜荔枝根水煎可治胃脘胀痛,饭前调红糖服用可治疗疝气。荔枝根与野蒺藜、夏姑草、钩藤合用煎水能治疗高血压。

荔枝中药附方

( 1) 血崩: 《同寿录》: 荔枝壳烧灰存性,研末。好酒空心调服,每服二钱。

( 2) 脾虚泄泻: 荔枝肉三钱,扁豆6 钱,水煎,日一服。

( 3) 风火牙痛: 《孙天仁集效方》: 大荔枝一个,剔开,填盐满壳,煅研,搽于患处。

( 4) 老人五更泻: 荔枝干、大枣,每次各五枚,酌加山药、莲子合煮粥食,日一服,连服三次。

( 5) 肾肿大: 《世医得效方》: 荔枝核、青皮、舶上茴香等分,锉散,炒出火毒,为末,酒下二钱,日三服。

( 6) 癣疾: 《济生秘览》: 荔枝核三钱,晾干捣碎研末,米醋调和涂于患处,日一服。

( 7) 呃逆不止: 《医方摘要》: 荔枝七个,连皮核烧存性; 为末,白汤调下。

( 8) 腹胃脘久痛: 《景岳全书》: 荔枝核一钱,木香八分。为末。每服一钱,清汤调服。

( 9) 妇女血气刺疼: 荔枝核烧存性,取半两; 香附子炒一两,研成末,每服二二钱,盐或米汤调服。

来源:大家健康(学术版)

作者:贾照志 周晖

图片:有荔可图

编辑:轻红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