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一校三址”重重困难,90岁的红桂小学尽显大爱

南方+

对于深圳市红桂小学而言,昨天是非同寻常的一天。

在新建成的红桂小学新校区,该校师生、家长代表、退休教师、历届校友、社区共建单位近1500人齐聚一园,共同庆祝红桂小学建校90周年。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长王水发、罗湖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刘迎晖、罗湖区教育局副局长郭天明以及罗湖兄弟学校的校长应邀出席。

教育的魅力,缘于大爱。秉承“以大爱教育,铸就卓越人生”的办学理念,红桂小学将育人目标确定为培养有温度、敢担当、勇创新的新时代少年。在红桂小学,大爱体现在师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和家校之间。

持续排练了数日,今年80岁的退休教师林碧霞昨日着一袭蓝裙在红桂小学建校90周年庆典的舞台优雅亮相,退休前她是红桂小学的副校长,同台献唱的还有该校21位退休教师。除了自发组织排练,演出服、化妆、交通等费用,退休教师们坚持自掏腰包,没有让学校出一分钱。

两个小时的庆典,登台展演的除了学生、教师、退休教师,还有家长代表。红桂小学历任校长廖林凤、俞美珍、薜端斌以及在红桂小学工作20年的教师也被邀请到舞台,接受现任校长叶育枢和学生送上的鲜花与祝福,感恩他们为学校的辛勤付出。一场校庆,尽显红桂小学的“大爱教育”理念。

红桂小学的前身是燕贻小学,1929年由蔡屋围旅美华侨蔡泰华发起捐建。“九十年来,燕贻小学虽数易校名,但校训勤诚敬敏从未更改,燕贻人奋斗的精神从未改变。九十年风雨岁月,积淀了红桂小学厚重的文化,我们举行这个庆典,就是要提炼文化,薪火相传,聚合力量,再创辉煌。”叶育枢在致欢迎辞时表示,值此90周年校庆之时,作为最新一代的红桂人,不仅要铭记往昔的光荣历史,珍惜当下,更有责任上下求索,追寻未来的发展之梦。据其介绍,红桂小学新校区即将交付使用,学校办学条件大为改善。

红桂小学的“成绩单”甚为亮眼。作为深圳课改先行试探者,早在1999年全国课程改革还没有开始时,红桂小学就是深圳市第一批课程改革实验校,在综合实践方面走在全市乃至全国前列。红桂小学还先后被授予“深圳市小学素质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学校”、“中国特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实验基地”、“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组基地学校”、“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远程协作远程协作项目学校 ”、“广东省英特尔未来教育示范学校”、“深圳市书香校园”、“深圳市阳光体育先进学校” 、中国/世界卫生组织颁发的“健康促进学校银奖”、罗湖区信息技术实验学校、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中心“网络学习研究实验学校”、“内地首家学习平台建设与网络学习的实验学校”等荣誉称号。

近两年来,红桂小学因整体拆除重建,借校办学,一校三址(一二年级在红岭小学、三四年级在百草园小学、五六年级在红桂中学)。借校办学的这两年,红桂小学实属不易,行政力量分散,师生分散,但学校却做到了行散神不散。两年来,学校非常平稳,而且各项工作取得很大突破,无论是区里每年的质量检测、一师一优课、教学设计、青年教师技能大赛,还是大阅读、大体育、大艺术、大创客等行动,都取得优异成绩,可以说是全面飘红,这离不开学校领导班子的担当和作为,也体现了全体教职工的良好素质和敬业乐业精神,更离不开家长的积极配合。

“红桂小学建校90周年,这不仅是红桂小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也是罗湖教育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喜事。”罗湖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刘迎晖代表罗湖区教育局为红桂小学90岁生日送上祝福,一方面,他肯定红桂小学建校90年来取得的丰硕教育成果,并赢得社会和家长的广泛赞誉;另一方面,他希望红桂小学全体师生以校庆为新的起点,以罗湖“教改”为契机,继续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抓住机遇、大胆创新,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努力把学校创办成高质量、有特色的优质精品学校,为罗湖教育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撰文】叶淑萍

编辑 李定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