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凡:做艺术,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风浪

南方+ 记者

12月1日,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文华优秀表演奖获得者、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粤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广东省戏剧家协会主席、广东粤剧院原院长丁凡做客粤剧艺术博物馆,在由广东省艺术研究所主办的《名家大讲堂 粤剧新传承》系列活动上,以“戏如人生的故事——丁凡粤剧艺术分享会”为主题,向现场观众分享了他40多年的演艺经历和人生感悟。

耐得住寂寞 经得起风浪

上世纪70年代,与粤剧八竿子打不着的丁凡,在高中毕业下乡做知青后,意外被德庆粤剧团看中,入了粤剧的行当。

丁凡在活动现场回忆道,到剧团的第一天演日本兵,“不开心也没关系,先演着。”丁凡抱着这样的心态坚持了下来,这一坚持,就默默无闻地坚持了四年。功夫不负有心人,丁凡等来了机会,因出演《园丁之歌》的男主角生病,丁凡临时顶替登台演出,不料首场表演一鸣惊人!文化局领导对他刮目相看,说他有条件,值得培养。

等到1980年8月份,丁凡被罗品超在内的几个叔父认为是可造之材,被调到了广东粤剧院,从此丁凡才开始认识粤剧,边学边做。在外人看来,对于非科班出身的丁凡来说,是很幸运了。然而,这份“幸运”的背后,是耐得住寂寞的坚持。

随后,丁凡回忆起年轻时为了学艺,把舞台当床睡了两三年的苦日子,他却认为这是最开心的时刻,笑言:“这么大张“床”给你睡,觉得挺开心。”还向现场观众解释顶替出演《园丁之歌》成功的背后,靠的是自己平时的积累,如果平时不积累,怎么敢上去。他直言在那段时间里,只要不上台演戏,便默默地在台下观察别人演戏,什么戏团的戏都看。

丁凡的从艺经历让台下戏迷们听得津津有味,他对粤剧精益求精、钻研努力的精神也感染了大家。观众的热情也感染了丁凡,丁凡面对观众感慨地说,做这一行一定要经得起风浪。

粤剧传承 有心有力

经历40多年粤剧的兴衰沉浮,丁凡不忘根本,退而不休,仍希望能在粤剧上再续辉煌。对粤剧事业依然忘我的他,成了粤剧省级传承人,一直致力于粤剧推广、传承、创新等工作,也提携新人、带徒授艺,培养了众多粤剧人才,为振兴和推动粤剧事业的发展尽心尽力。

当天,活动现场通过播放丁凡担任主演拍得一部大胆改革创新的大型神话粤剧电影《柳毅奇缘》精彩片段的方式,让戏迷们近距离感受到粤剧传统文化的创新魅力。

丁凡还为观众讲述了早些年主演并获得第一届中国戏曲电影最优秀电影奖,金鸡奖提名奖的另一部粤剧电影《伦文叙传奇》,并透露自己将在1月7日举办个人艺术传承晚会,丁凡表示自己会带着徒弟一起参加,把一生所学传给年轻一代。

席间,丁凡还热情为戏迷们答疑解惑,耐心讲授戏曲知识,并与年轻观众就“现代戏与古装戏”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为戏迷们上了一堂生动传神的粤剧知识课堂。

这次讲座,不仅让戏迷从丁凡身上感受到一种非凡的艺术魅力,更让到场的年轻观众领略到粤剧文化的自信和魅力。

【记者】徐子茗

【通讯员】北夏

【摄影】张梓望

编辑 徐子茗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