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珠海市长者饭堂建设暨慈善助餐项目启动工作推进会在金湾区三灶镇海澄村举行。当天,长者饭堂慈善助餐基金成立,并有6家企业认捐16处长者饭堂。珠海市政府副市长刘嘉文出席工作推进会。
长者饭堂首次引入慈善基金
仪式现场,珠海市民政局和市慈善总会共同启动了慈善助餐项目,并签署了《珠海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长者饭堂)慈善助餐项目合作协议书》。根据合作协议,珠海市民政局和市慈善总会共同成立长者饭堂慈善助餐基金,基金来源为爱心企业和个人志愿参与项目认捐。
合作协议对基金使用的监督职责和用款流程、提供捐赠收据事项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爱心捐赠主要用于满足居家长者特别是高龄、空巢和生活不能自理等老年群体的配餐服务需求。由市民政局统筹并监督基金的使用情况。
据介绍,长者饭堂按每个运营点接受认捐,每个运营点按4万元/年认捐,认捐费用将为认捐点提供3元/人/餐标准补助长者餐费。
启动仪式上,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纷纷踊跃认捐,企业大额捐赠与认捐点签署“认捐书”,珠海市相关部门为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发放认证证书、奖杯。
“成立慈善助餐基金是珠海市积极探索建立慈善资金支持配餐服务长效机制,链接社会慈善资源,拓宽志愿服务和补贴资金渠道的重要尝试。”珠海市民政局负责人表示,通过慈善助餐项目开展慈善认捐,充分发挥慈善捐赠在社区居家养老配餐服务中的积极作用,动员吸引更多的社会爱心力量加入到社区居家养老配餐服务中。
探索社区居家养老配餐新模式
今年3月和5月,珠海市民政局联合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分别印发和出台了《2019年市十件民生实事社区居家养老配餐服务试点项目工作方案》、《珠海市开展社区居家养老配餐服务指引》,分别就试点范围、任务、工作进度、市级资金保障以及助餐机构的准入条件、助餐方式和助餐流程进行了明确,进一步推动配餐服务规范化。同时,珠海市积极探索建立慈善资金支持配餐服务长效机制,链接社会慈善资源,拓宽志愿服务和补贴资金渠道。
珠海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更好地保障配餐服务持续健康发展,珠海市制定了市区两级的配餐和运营补贴措施。珠海市福彩公益金自2011年起陆续对社区饭堂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予以资助,由珠海市财政局对各区支出的就餐补贴给予50%补助,对各区支出的试点建设经费(包括场地租赁、场地改扩建、设备采购)给予不高于10万元补助。截止目前,珠海市累计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支持社区居家养老配餐服务发展,逐步缓解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难题。
今后,珠海市将力争逐步实现长者饭堂的全面覆盖,惠及更多社区居家老年人,采取“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慈善捐一点、个人掏一点”的社区居家养老配餐模式,探索建立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社区共同推进“大配餐”的合作机制,形成多层次、多支撑、多主体的社区居家养老配餐服务。
年前完成75处长者饭堂配建工作
作为2019度珠海市十件民生实事之一,珠海市民政局已提前完成18个长者饭堂的年度目标,截至目前,已共建成39个长者饭堂。年底前珠海市将完成总计75个村(社区)长者饭堂的配建工作,其余41个长者饭堂已落实选点,正在加速推进。
据介绍,目前平均每处配餐点日均服务60名长者,珠海市已运营长者饭堂日均可服务2000多名长者。配餐标准为两荤一素一汤一饭,餐标为15元/人/餐。珠海市各区结合自身实际出台了多层次、多样化的配餐补贴标准,根据就餐长者的经济状况、身体状况及困难程度等分类实施餐费补贴,为老年人提供无偿或低偿的配餐服务。
据了解,在长者饭堂的食品安全等方面,珠海市建立覆盖食品生产、配送等各个环节的安全监管机制,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安全监管制度,做到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责任可追究。所有配餐服务点均上墙公示食品经营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投诉电话等,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确保老年配餐食品安全。
【文/图】冉小平
【通讯员】冼佳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