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至11月29日,深圳市光明区凤凰学校从管理和教学人员中抽出4名骨干教师,前往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三所学校(赫章县第四中学、水塘堡乡中心小学、水塘堡乡田坝小学)帮扶送教,积极加入到中国教育学会助力赫章决胜脱贫攻坚教育领域精准扶贫工作计划中。
11月27日,在中国教育学会时俊卿教授的引领下,凤凰学校与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三所学校结成友好帮扶学校。
在调研中,凤凰学校一行也了解到了结对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及教学教研所需,这也为其下一步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帮扶活动提供了依据。
聚焦课堂扎实落实教育帮扶
凤凰学校校长助理王珍首先为赫章县第四中学带来了一节九年级的化学课《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王珍的课堂教学张弛有度,在愉快的氛围中落实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给在场的每位学生和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
校长助理何运敏为赫章县第四中学八年级的孩子们上了一节语文课《永久的生命》。何运敏以生活事例导入,由浅入深,引领孩子们初读、细读、品读,环环相扣,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得以在深刻地追问中感受到了生命虽短暂,却永久不朽。
高叶萍老师分别给水塘堡乡中心小学、水塘堡乡田坝小学五年级的孩子们带来了苏教版的数学课《解决问题的策略》。高叶萍让感受列举策略的特点,还引导孩子们在对比中积累经验,形成用列举来解决问题的策略。
曾嵽棱老师分别给水塘堡乡中心小学、水塘堡乡田坝小学四年级的孩子们带来了语文课《延安,我把你追寻》。曾嵽棱引导孩子们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课堂教学张弛有度,扎实地落实了双线教学目标。
开展更广泛教育交流
课后,凤凰学校一行老师和结对学校的老师们共同开展了扎实有效的教学研讨。凤凰学校送课老师力求将自己的设计思路、理论基础、教学策略等一一分享。
中国教育学会时俊卿教授介绍了中国教育学会组织教育帮扶的初衷和现状,呼吁老师们要彻底改变教育理念。时俊卿还和老师们分享了四大教学规律:因材施教、教学直观、循序渐进、启发性,“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他提出未来的教学要立足于学,要掌握时机、因势利导,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
结对学校的老师们积极参与评课,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也提出了自己的困惑。身处偏远山区的教育工作者勇于改变现状、不惧困难、坚守边陲教育一线的可贵精神,也深深地震撼着凤凰学校的老师们。结对学校的校长们表示,学校要抓紧转变教学理念,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据了解,今后,凤凰学校将继续与贵州赫章结对学校开展更广泛的交流,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助力赫章决胜脱贫攻坚。
【记者】柳艳
【通讯员】曾嵽棱
【图片】曾嵽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