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Xbotpark荣获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
+ 订阅

热烈祝贺

东莞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

获评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近日,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了2019年度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名单,东莞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名列其中。

继4月,基地被评为东莞首家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后,基地再添“国家号”。本次入选,充分肯定了基地在推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产业发展所做的不懈努力。

科技部火炬中心公示

下面

一起来了解下基地吧

>>>> 

东莞松山湖机器人产业基地

东莞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是在东莞市政府、松山湖国家高新区支持下,由李泽湘教授(香港科技大学自动化中心主任、大疆创始人)、高秉强教授(香港科技大学工学院原院长)、甘洁教授(长江商学院副院长)等联合发起成立,按照“政府资助、企业化运作”模式建设的孵化载体。

机器人基地专注于 “一个系统”、“二大产业”和“三个链条”的构建:“一个系统”即健康的可持续的学院派创业支持生态系统;“二大产业”指机器人和智能装备产业;“三个链条”即世界一流潜质青年创业家培养链、机器人和智能核心技术和核心零部件研发研制链、世界一流企业孵化和产业培育链。机器人基地通过联结香港、内地及全球的高校、研究所、上下游供应链等资源,搭建完整机器人生态体系,为团队提供全方位资源支持,建设一个面向内地、香港乃至全球的机器人和智能硬件创业平台,打造一流的机器人产业集群。

平台建设/产业项目+平台荣誉

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项目于2018年正式开建。这意味着机器人基地/研究院将形成集技术研发、创业孵化、人才培养、生产制造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世界级的机器人小镇。建成后的园区可容纳100多个团队。

机器人基地获东莞首个国家级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省市两级新型研发机构、市级澳港台创新创业联合培优基地等称号,同时搭建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机器人产业生态体系,落地松山湖学院派创业体系,建设创新型创业孵化服务平台

>>>>

创业导师/强大导师阵形+技术支持团

机器人基地在人才培养和创业孵化方面有强大的导师阵营和技术支持团。基地导师团队是以李泽湘教授(机器人技术方面的世界级学者)、高秉强教授(芯片领域方面的世界级学者)、甘洁教授(投融资领域著名专家)为首的导师团队。

基地创始人李泽湘教授不仅有成功的产业化经验,而且作为世界级的知名学者,有能力整合全球范围内的机器人创新技术、高端人才和产业资源。在1999年初就创办了深圳固高自动化,其主导产品--控制器国内市场份额高达60%以上。随后其作为联合创始人与汪滔一起创办了大疆创新,经过十年的发展已成功成长为国际知名企业,飞控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75%以上。2018年,李泽湘教授及其学生汪滔获2019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大奖(IEEE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Award),这是全球工程技术领域最重要的奖项之一。

>>>>

供应链/覆盖整个制造和生产周期

机器人基地为在孵实体提供独特的全球供应链资源库,整合优化了600多家机器人及装备领域上下游供应链合作伙伴,几乎覆盖整个制造和生产周期。

除本地资源整合外,基地还与世界顶级半导体、核心零部件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比如ADI、TI等。他们每年会派工程师到基地与在孵创业者进行交流,为创业者们提供最前沿的信息和平台。

2014年,东莞市机器人产业协会在基地成立,更是为基地供应链注入强大活力,协会会员企业贯穿了整条机器人及高端装备的产业链,上至核心零部件、下至物流/批发/销售。让基地在孵企业拥有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

资金支持/自建资金+外界资本

机器人基地为金融支撑工作的科学性和系统性,配套”探索-孵化-加速” 等三个阶段的基金扶持政策。由创业导师及相关人员出资成立并运行的清水湾天使创业基金,联合硅谷著名风投——红杉资本、国内顶尖风投——高瓴资本为机器人基地创业者提供从探索期、天使期到种子期的全方位资金支持。

目前,清水湾基金支持25家在孵初创企业,累计投资金额9000余万元引入境外著名风投资本,帮助37家在孵企业获风险投资超5.6亿元人民币。此外,拟新建资金体量为20亿元的创业发展基金,投资机器人和高端装备领域

>>>>

创业孵化/团队引进+高企申报

机器人基地专注机器人及相关行业的创业孵化,截至目前,孵化实体80家,累计总产值预计超过25亿

在孵项目成果累累。其中,亿动科技、松山智能、远铸智能、大仓科技、恩茁智能等11家在孵企业成功申报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涵括工业智能、农业自动化、教育机器人等科技领域。不久前,在孵项目睿魔智能、胡桃科技产品上榜了《TIME时代周刊》“2019年全球100最佳发明”榜单,此次榜单仅3个中国公司入选。

>>>>

人才培养/机器人学院+创业大赛

为探索新工科教育模式,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机器人基地联合东莞理工学院、广东工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研究所四方合作共建“粤港机器人学院”,采用基于项目和课题学习的办学模式,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此外与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培养无人机、机器人和高端装备高级技工,培养高级技工人才。自2015年起已招收4届近400名学生

此外,机器人基地每年主办全国机器人大赛、大学生机器人夏令营、百万大奖创业营等各类机器人竞赛活动。从大学本科生再到创业团队的纵深培养系统,为每个创业团队及初创型企业源源不断地补充发展所需要的核心人力资源。

>>>>

高校交流/深度交流+实习活动

优秀人才永远是创业公司的第一资源。机器人基地与普林斯顿大学、伦敦皇家艺术学院、清华大学-伯克利研究院等海内外超20所高校开展深度交流,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展小学期实习活动,共计吸引来自工程学、工业设计、机械、自动化、机器视觉等专业的3000余位优质人才。

>>>>

品牌传播/创业研讨会+媒体传播

机器人基地致力于打造一个良好的创业者交流平台。每年举办如农业研讨会、新工科教育研讨会、长江商学院智造创业营、香港青年创客会等各类研讨会座谈会近百场,参与培训多达5000人次。此外,基地创新的体制机制及良好的孵化成效得到了国内外媒体(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经济观察报》等媒体)的大幅报道,有效地传播了东莞和松山湖世界创造之都的魅力,吸引海内外人才来莞创业就业。

机器人让生活更加美好

让我们为共同的事业

并肩作战、继续努力

打造一个面向内地、香港乃至全球的

机器人和智能硬件创业平台

建设一流的机器人产业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