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预防、预警、扑救”三大体系筑牢森林防灭火防线

肇庆应急管理
+ 订阅

一、背景情况

肇庆市位于广东省中西部,是广东省重点林区市,国家重点森林火险区,是粤港澳大湾区最重要的生态屏障,辖区内森林资源丰富,有林地面积1580多万亩,生态区位十分重要,有我国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第一批联合国人与生物圈定点观察站——鼎湖山,各种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遍布境内,生物多样、物种丰富,肇庆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目前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优美的自然森林生态环境已成为肇庆亮丽的名片。

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是一项世界性的难题,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的频繁出现,全球森林火灾呈爆发性态势,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加拿大等先后多次发生破历史记录的森林大火,烧毁数十万公顷的森林,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森林火灾已成威胁森林生态安全的头号杀手,即使是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面对山火的肆虐时也显得束手无策。

我国是森林生态极度脆弱的国家,保护森林生态安全已成为国家战略,如何保护宝贵的森林资源,严防森林火灾发生已成为了当前工作的重要任务。我市作为广东省的林业大市,森林防灭火形势十分严峻,党的十八大以来,肇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森林防灭火工作,把保护森林生态安全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始终把绿色作为肇庆的底色,坚持生态优先发展战略,牢固树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在总结多年来森林防灭火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在全省创造性地作出建设森林防灭火“预防阻隔、预警监测、指挥扑救”的三大体系重大性决策,以此来攻克森林火灾扑救这一世界性的难题,其建设构想主要是:第一是立足于“防”,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坚持“防范胜于救灾”这一基本理论,通过人防、物防、技防多措并举,筑起第一道防线;第二是立足于“早”,森林火灾发现要早、报告要早,为接下来的森林火灾扑救争取足够多的时间;第三是立足于“快”,通过快速出动、快速处置,把山火消灭在初发状态。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现在我市森林防灭火“三大体系”已初步构建完成,并在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几年来,我市森林火灾发生率和受害率均控制在较低水平,受害森林面积及造成的经济损失逐年下降,实现了“有火不成大灾,不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和人员安全事故”的防火工作目标,森林防灭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二、主要内容

面对困难,我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敢于担当,不断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全力打造“预防、预警、扑救”三大体系,切实筑牢森林防灭火防线。

(一)预防阻隔综合防护体系

一是利用已建成的生物防火林带约1.23万公里,并与林区,道路、扑火通道、河流等各类隔离带相互打通,相连形成闭合的林火阻隔系统,其中,大面积纯松林、重点火险区、火灾多发区,达到每500-1000亩就开设闭合阻隔系统的基本要求。一旦发生山火,扑火队员以林火阻隔带为依托,有效阻隔火势向着纵深发展,将火势控制在闭环系统内部,防止火势失控蔓延造成更大损失。二是通过林分改造,对辖区内的疏残林,以松、杉为主的残次林,实施林分改造,营造抗火能力较强的阔叶树种为主的混交林,提高森林自身的抗火能力,三是全市聘请了专职护林员3164人,全部落实山头地块、林班小班的管护责任,实行网格化管理,并通过固定宣传牌,各种宣传工具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防火意识,重点时段、重要节假日,在主要进山路口设卡设哨,严防火种进山。

(二)立体式预警监测体系

我市林地面积辽阔,人口众多,在现有的条件下,要完全杜绝森林火灾发生几乎是不可能的,一旦发生森林火灾,怎么样才能快速扑救,实现“打早、打小、打了”,我们认为关键是发现要早,并及时报告。因此,我市构建了立体式预警监测体系,通过空、天、地立体式监测林区,在林区织就起一张严密的监控网,一旦有烟,立刻发现,立即通知最近的专业队伍前往处置,将火灾消灭在初发和萌芽状态。一是人工火情监测网,通过护林员巡查监测,瞭望台(塔)固定监测,森林防火督查员流动监测等,严查进山人员和车辆,及时发现了制止违规用火,发现火情第一时间上报。二是卫星林火热点监测,利用国家林火卫星监测和气象卫星进行监测,实现快速准确定点、快速查实反馈。三是航空监测,利用民航和省航空护林站飞机监测,发现火情,及时通报。四是林火远程视频监控,在全市重要火险区安装智能识别视频监测设备实时监控,目前全市共有林火视频监控前端170多个,通过安排专人负责监测,发现火情或违规用火第一时间派人处置。五是报警联动,森林火警12119、消防119、公安110等报警电话实现联动,110、119报警台接到森林火灾报警电话,第一时间接入通知森林防火总值班室,及时报告,快速处置。六是加强预警发布,市气象台与市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及时发布森林火险预警信号,按森林火险等级,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防范。

(三)快速高效指挥扑救体系

在森林火灾扑救中,时间是最为关键的一个因素,除了接到火情报告要早以外,快速出动,到达现场,高效处置也十分关键,越快到达现场、越快进行扑救,就能阻止火势的蔓延,火场面积的扩大,从而尽可能的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为了解决扑救森林火灾“最后一公里”难题,我市总结出专业化的队伍、精良的装备、科学有效的指挥是高效快速处置森林火灾的三大要素,并以此为理论基础,加大投入,全力构建森林火灾快速高效指挥扑救体系。一是加强森林消防队伍建设。市及各县(市、区)建立专业森林消防队伍,现有森林消防专业队10支,队员570多人;林地面积5万亩以上的重点林业镇建立半专业队,人数5500人;省、市属林场建立扑火应急分队,人数330人;还有分布在广大林区各地的专职护林员和经过培训的义务扑火队员,构成专业队——半专业队——义务扑火队——当地群众(民工)四级扑救力量组成的扑火队伍。通过加强业务培训和技战术演练,确保全市的森林消防队伍均具备跨区大范围调动,全天候作战,多兵种配合,多机具混合使用的能力,具有较高的技战术水平和较强的战斗力,成为快速高效处置森林火灾的有力保障。二是加强装备建设。全市建有国家级物资储备库1个、省级3个、市级1个,配备了一批较先进的现代化装备,包括指挥车、运兵车、水罐车、远程高压水泵、风力灭火机、油锯、割灌机等,建立了肇庆(封开)航空护林基地,两架M-26直升机可同时起降。三是加强互联互防。通过制定区域性的联防机制,实现森林防火资源共享。成立肇庆市中心区森林防火联防区,一旦中心区某地发生山火,即迅速调集周边的扑火力量投入扑救,特别强调早期用重兵的原则,在山火初发时,迅速调动200-300人的专业队伍,集中优势兵力,实现“打早、打小、打了”,这成为近年来肇庆市森林防火最成功的经验之一。四是实行高效指挥。市及各县(市、区)由政府一把手担任指挥长,并实行现场指挥官制度,根据《肇庆市森林火灾应急预案》而制订相应的指挥扑救系统流程,一旦启动预案,财政、应急、卫生、公安交警、交通、民政等相关部门以及有关人员立即进入战备状态,按流程实施,高效有序。市、县两级成立森林防火专家组,培养一批经验丰富,熟识当地林情社情和周边环境的火线指挥员,一旦发生山火,做到由现场指挥官统一指挥,防火专家到场协助,火线指挥员火场指挥,森林消防专业队冲锋在前,当地群众(民工)押后清理火场。

三、启示经验

“三大体系”紧密联系、环环相扣、遥相呼应、缺一不可,为了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市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市应急管理局、市林业局紧密配合,主动作为,使“三大体系”按既定的计划按时推进,通过这几年边建设、边运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主要经验和做法是:

(一)转变观念,压实责任

森林火灾多发频发的一个原因就是基层党政干部对森林防火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注重灾后扑救而忽视了灾前预防,注重了经济发展忽视了生态文明建设。2016年,肇庆市在四会石狗镇召开了落实森林防火工作责任制现场会,在全市推广铺开镇级森林防火工作责任制,各乡镇(街道)都树立了森林防火责任公示牌,进一步明确了党政一把手作为森林防火工作第一责任人,在全市建立起“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责追责”的森林防火责任体系,确保了森林防灭火责任落实到山头地块和基层责任人,也为“三大体系”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责任基础。

(二)因地制宜,抓好规划

森林防灭火“三大体系”的构建并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是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在总结以往森林火灾发生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对全市的森林防火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基本摸清了全市生物防火林带、林区道路、主要河流,能起阻隔作用的常年流水的山坑等自然概况,以及森林消防装备、机具和队伍建设等情况,为了节约开支,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和自然阻隔条件,根据优化补强、先急后缓的原则进行规划,并把“三大体系”建设作为重要内容纳入《肇庆市“十三五”林业发展规划》和《肇庆市森林防火规划(2018-2025年)》同步组织实施。

(三)加大投入,分步实施

为了确保森林防灭火“三大体系”如期完成,在市财政的大力支持下,通过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开展肇庆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二期工程建设项目和肇庆市东(西)北片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三期工程建设项目,并通过地方配套资金、育林基金、植被恢复费等多种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据不完全统计,从2013年至2019年,全市共投入建设资金约1.6亿元,一张蓝图干到底,并分步分年度实施,循序渐进,久久为功,将“三大体系”的基础打造完成。

(四)精准施策,同步推进

“三大体系”在实施的过程中,十分注重整体效果,采用“全市一盘棋”的总体布局,把各个项目、各个建设内容分解到市直及各县(市、区),根据各县(市、区)实际需要,按先急后缓精准施策,三大体系同步推进的策略,落实责任制,明确建设任务,特别预防阻隔系统必须要相互贯通,无缝对接,才能发挥作用,因此我市依托原有的已建成的1.23公里的生物防火林带与林区道路、河流和长流水的山坑,将其打通,形成闭合的阻隔体系,各级森林消防专业队的急需装备、机具也同步购置,“三大体系”实现整体推进。

(五)加强管理,确保质量

在“三大体系”建设过程中,我市切实加强项目的监督管理,特别是肇庆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二期工程建设项目和肇庆市东(西)北片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三期工程建设项目作为中央投资项目,市直及各县(市、区)均成立了领导小组和项目建设专责小组,依法、依规、依程序实行政府采购,严格执行项目招投标制、监理制、合同制,聘请专业监理机构进行质量监督管理,确保建设的质量。

目前,肇庆的森林防灭火工作以“预防、预警、扑救”三大体系为基础,向着正确的方向逐步前行,我市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艰苦奋斗、奋发有为,进一步完善森林防灭火“三大体系”建设,不断取得森林防灭火工作新成绩,为保护肇庆绿水青山的优美环境,为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不断贡献肇庆智慧、肇庆担当和肇庆力量。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