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开胸锯骨做手术,我宁愿死……”,62岁冠心病患者陈先生曾经对医生如此放狠话。谁知他在广东省人民医院珠海医院(以下简称“省医珠海医院”)做了心脏搭桥手术之后,第二天就可以下床活动了。
心脏外科手术是无影灯下最惊心动魄的操作之一,也最让患者闻之色变。
一提到心脏搭桥,人们最先想到的往往是胸膛被打开的画面,加上术中麻醉的风险、术后感染的风险和痛楚……让不少患者,尤其是长者非常抗拒。国际公认治疗冠心病最有效的心脏搭桥手术就非得开胸锯骨吗?
省医珠海医院近日成功完成了珠海首例不停跳微创冠脉搭桥手术,向珠海人民展示了心脏搭桥手术的另一种可能性。
不用开胸锯骨也可心脏“搭桥”
心脏搭桥手术在临床上被称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它是冠心病内科药物治疗、支架介入治疗之外的常用办法。在操作上,冠脉搭桥需要取病人本身的血管(如乳内动脉、下肢的大隐静脉等)或者血管替代品,将狭窄冠状动脉的远端和主动脉连接起来,让血液绕过狭窄的部分,到达缺血的部位,改善心肌血液供应,进而缓解心绞痛症状。因此,有人形象地将其称为在心脏上架起“桥梁”,俗称“心脏搭桥术”。
传统的心脏搭桥手术需要在体外循环辅助、打开胸腔、心脏停跳的条件下进行,术中风险较多、术后恢复时间长。为了克服其不足,不停跳搭桥技术逐渐兴起,并取得了与常规冠脉搭桥术相同的疗效。不停跳搭桥有两种方法,一是正中开胸的不停跳搭桥(OPCABG),另外一种是小切口冠脉直接吻合术(MIDCABG)。MIDCABG在狭义上才是真正的微创手术,不但不需要体外循环,直接在心脏跳动下进行手术,而且也不再需要切开胸骨,一般只需要在肋间切开一个很小的切口,几乎无胸骨并发症。但该手术难度较大,对外科技术要求很高。
62岁患者陈先生是受益于不停跳微创搭桥手术珠海第一人。今年11月14日,62岁患者陈先生从韶关来到珠海帮女儿照料外孙,因心前区疼痛来医院就诊,造影提示左主干+三支血管病变,在市区某医院被诊断为冠心病。当时医院建议马上行冠脉搭桥术,但陈先生因惧怕手术,要求观察,不断拖延。观察期间,陈先生反复出现胸痛,后来听说省医珠海医院可开展微创不停跳搭桥,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前来治疗。
缝线比头发丝还细一半
该院以省医心外科专家为首的心脏团队术前经过反复讨论后,决定对畏惧开胸的陈先生行高难度的腔镜下左侧乳内动脉左前降支搭桥,即小切口冠脉搭桥手术(MIDCABG)。手术由省医心外科专家谢斌主刀,麻醉科专家曾庆诗主麻。微创直视下的小切口冠脉搭桥术是一项高难度手术,目前国内仅极少数专家可开展。
专家团队应用娴熟的技术采取左前外侧经第5肋间的手术切口,通过这一切口获取左侧乳内动脉,并在直视下将左乳内动脉与前降支相吻合,避免了传统胸部正中开胸对胸腔骨架结构的破坏,最大程度地降低手术创伤,具有手术用时短、痛苦少、出血少、疗效好、恢复快、并发症少、费用低等优点。
该台手术历时仅仅2小时左右,术后1小时患者心肺功能就已恢复良好,可以撤除呼吸机并拔除气管,这是传统冠脉搭桥手术无法比拟的。谢斌说:“冠脉搭桥患者的靶血管条件一般比较差,为保证吻合后的血管桥通畅,必须用比头发丝还细的线,将直径约为1毫米的血管吻合。”头发的直径大约是60-90微米,而术中用来吻合血管的缝线直径40微米,大约是头发丝粗细的二分之一,术中需要带放大镜来完成手术,是高难度的精细作业。
【记者】董谦君
【通讯员】曹惠仪 韩向前 蔡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