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有位“老中医”,72岁高龄仍坚持坐诊

五邑医聊
+ 订阅

72岁高龄的程爱民,至今仍坚持坐诊,为患者解忧。“因为太爱中医了,仍想继续将中医发扬光大。”这是程爱民退休之后继续看诊的原因之一。她说,能为中医事业发展出力,是她的荣幸。

程爱民,资深中医妇科专家,曾在江门五邑中医院从事中医妇科临床工作几十年,在不孕不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仍退而不休,每周二上午和周六全天在天辅安中医馆坐诊。

不离不弃,与中医相伴近四十载

中医,是程爱民的“心头好”,她爱了近四十载,不离不弃。程爱民于1966年高中毕业,恰逢高考停考没能继续读大学。1977年恢复高考后,当时已身为人母的她,毅然考进了江西中医学院。分配工作后又被医院送去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进修妇科,跟随名老中医临床实践半年。就是这短短的半年时间,让她彻底爱上了中医,爱上了妇科。从此,她与中医妇科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进修期间,程爱民研读了很多与中医相关的书籍。在临床实践中,她也一直坚持不断学习,研读名医古藉,如陈修园的《女科要旨》《傅青主女科》,以及孙浩铭、张令浩等名医妇科临床经验的书藉等,最让她感动的是罗大伦的《中医祖传的那点儿东西》。“这本书让我更了解中医的博大精深,被古代和现代名医悬壶救世的精神深深感动,为他们的大医精诚所折服。”程爱民说。

精益求精,为不孕妇女圆了生育梦

在程爱民心里,一个好的医生不仅要“精”,还要“诚”。“精”就是医术上的精益求精,“诚”就是以真诚之心对待患者,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行医过程中,程爱民从不落下对医术的钻研,经常研读中医书籍。面对难治的病例,程爱民晚上躺在床上都在思考:“为什么见效慢?”“她的病与别人不同在哪?”通过反思,总结原因,然后调整治疗方案。

由于医术了得,从医近四十载的程爱民,为众多不孕妇女圆了生育梦。

42岁的廖女士(化名),年龄大,卵泡质量不行,在生殖中心要求做试管婴儿,但医生告诉她成功概率只有一成。程爱民给她治疗了一年后,顺利生下一小孩。

一对夫妻结婚12年未孕,跑遍湖南、上海、广州等地未果,后经程爱民治疗一年多,成功生下一小孩。

……

像这样的病例,数不胜数,每一次的成功,程爱民都和患者一起沉浸在喜悦之中。在她的诊室里,“医术精湛、送子观音”这面锦旗是钟女士送给她的,而这也是无数患者对她的评价。每次坐诊,来找程爱民的患者纷至沓来,经常从早上看诊到下午一点,但她却从不抱怨,她说:“我很同情不孕症患者,希望能尽我最大的努力,帮她们圆生育梦。”

薪火相传,力求将中医发扬光大

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为将中医传播出去,程爱民通过“师带徒”的方式,将自己的知识传给年轻人,让他们继续将中医发扬光大,去帮助更多的人。她说:“谁想跟我学,我都很乐意,我希望他们能热爱中医、信仰中医,用中医的知识为民惠民。”

而在徒弟张伟眼里,程爱民是好医生,也是好老师,张伟说:“跟师过程中,我发现程医生在辨证、看病时的思路都很独特、清晰,令我敬佩。同时她也是一位平易近人的老师,教了我们很多,更是对我们爱护有加。”

发扬中医,不仅在程爱民行医看诊中,更贯穿了她的生活。程爱民的女儿是某舞蹈教育集团的创始人,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程爱民萌生了将中医融入舞蹈的想法,并告知女儿,两人一拍即合。于是,程爱民和江门名医余伯亮一起提供中医养生理论,如中医的经络、穴位等,舞蹈教师便将其编入舞蹈中,最终创建了两套养生舞:“五脏养生舞”和“消脂塑身舞”,深受大众欢迎。“教舞的过程中,我们会告诉舞蹈教师,拍的是哪个经络,有何好处,从而达到将中医养生理念传播出去。”程爱民说。

【见习记者】蔡昭璐

【来源】江门日报

编辑 黄绍侦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