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水利厅上线广东“民声热线”节目
厅党组书记、厅长许永锞回应公众关切
介绍了我省重点水利工作进展情况
▲ 日落下的韩江湿地公园
▲ 广州从化流溪河碧道
万里碧道建设:目前,全省万里碧道建设总体规划已基本编制完成,大湾区和10个地市组成的“1+10”共180公里省级碧道试点已全面铺开建设,广州蕉门河、深圳茅洲河、珠海天沐河碧道试点基本建成,基本形成宜居宜业宜游宜乐的幸福河,水碧岸美的生态效益和水岸联动发展的经济效益逐步显现。
全省村村通自来水工程规划已顺利通过,农村自来水行政村覆盖率和普及率将达到90%以上。许永锞介绍,原来省里面规划的村村通自来水,是从水源地把水引到行政村的村口;而从行政村到自然村,再从自然村到千家万户,则是由当地去解决。如今,省里进一步提升了规划,要求到2020年底前,所有省定贫困村中20户以上的自然村要村村通自来水,2025年确保全省全域自然村集中供水全覆盖。在实现全省全域自然村集中供水全覆盖过程当中,许永锞表示,不仅要尊重村民的自主权、加强管护,还要一事一议、急事急办。
▲ 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线路图
▲ 珠三角工程下穿狮子洋60米深地下连续墙完成浇筑
广东最大水利项目、粤港澳大湾区重大水资源保障工程——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自今年5月全线开工建设以来,各项工作正稳步推进。截至10月底,项目累计完成投资约20.19亿元。据工程建设单位介绍,目前首批4个施工标正有序推进,第二批8个施工标已全部进场,正进行场地平整等施工准备工作。
民生热线通过网络投票选取公众最关注的十个关于水利的问题,广东省水利厅来答复了,快来看看你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回答的。
01
问
取江河湖泊地下水怎办证?
答
利用取水工程或者设施直接从江河、湖泊、水库或者地下取用水资源的,应当向审批机关申请领取取水许可证。
家庭生活和零星散养、圈养畜禽饮用等月取水二百立方米以下,以及农业灌溉、水产养殖年取地表水十万立方米以下的,不需要申请领取取水许可证。
获得取水许可证一般需要经过以下四个程序:
一是自行或者委托第三方编制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论证表);
二是向具有审批权限的审批机关提交取水许可申请相关材料;
三是获得审批机关出具的取水许可批准文件;
四是取水工程或者设施建成并试运行满30日后,向原审批机关申请验收,经审批机关验收合格后核发取水许可证。
02
问
临海的广东为何要节水?
答
我省位于南方丰水地区,水资源总量较为丰沛,但也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一是人均水资源量少。我省多年平均人均水资源量低于全国人均水平,不到世界人均量的1/4。
二是时空分布不均。我省降雨主要集中在汛期,4-9月降水量约占全年的80%。2018年,珠江三角洲流域总用水量占全省总用水量的40.2%,但流域水资源总量占全省的17%。
三是用水方式粗放。全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是全国先进水平2倍以上;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在全国只处于中上水平,用水效率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
四是水环境污染压力大。2018年全省废污水排放量达114.42亿吨,全省58.3%的废污水排放量集中于珠江三角洲流域,水质性缺水尤为突出。
五是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存在缺口。根据预测,到2030年全省需水量将达到537亿立方米,远远超过国家下达我省2030年的用水总量指标450.18亿立方米。
因此,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势必要走节水之路。
03
问
生活节水有哪些小窍门?
答
生活节水是在不降低我们生活品质的前提下,采取综合措施,减少取用水过程中的损失、消耗和污染,提高水的利用效率,科学合理和高效利用水资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节水:
一是循环用水,淘米水用来洗菜,洗菜之后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洗脸水可以洗脚、冲厕所,养鱼的水浇花促进花木生长;
二是刷牙、洗脸用水,控制水龙头开关至中小水量,及时关水,提倡使用面盆洗脸、洗手,用口杯接水刷牙;
三是洗餐具用水,先用抹布把餐具上的油污擦去,再用热水洗一遍,最后才用温水或冷水冲洗干净;
四是厕所用水,维护好水箱,防止因进水口止水橡皮不严导致水满后白白从溢流孔溜走,垃圾要分类处理,不要从厕所清除、用水冲走;
五是洗衣用水,衣服太少不洗,等多了以后集中起来洗,根据衣服数量合理设定洗衣水位;
六是使用节水器具,家庭节水除了注意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以外,采用节水器具很重要,也最有效,常用的有节水型水龙头、节水马桶、节水淋浴器等。
04
问
水库的溢洪道可以装渔网或者铁栅栏吗?
答
溢洪设施主要用于宣泄水库规划库容所不能容纳的洪水,是保护水库大坝安全的重要设施,不能人为堵塞。
在水库溢洪设施私自设置沙包、栅栏、渔网、木桩等障碍物的行为,严重影响水库正常泄洪,对大坝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属违法行为。
针对我省部分小型水库溢洪设施被人为堵塞的情况,我厅于2019年上半年,在全省组织开展了水库溢洪设施设置障碍物问题整顿专项工作。全省共排查发现溢洪设施设障问题413处,目前已全部整改完成。同时,各地均建立了维护水库安全运行的长效机制,全面加强水库的日常巡查和管理,杜绝在水库溢洪设施设障等危及水库安全运行问题反复出现。
05
问
公众能参与河湖管理吗?
答
没有公众参与,河长制很难顺利实施下去,广泛发动公众关心和参与河湖的治理和保护,可以使河长制更加管用。
公众可以从多种渠道参与河湖管理:
一是公众可以通过微信服务号、小程序关注“广东智慧河长”或“粤省事”对河湖问题进行监督投诉。同时全省所有河湖都设立了河长公示牌,上面有河湖信息、河长信息以及投诉方式。我们还正在推动设立全省统一投诉热线,将来与公众的互动就更加直接了。
二是我们联合了7个省直部门共同发起了“争当护河志愿者,助力广东河更美”大行动,鼓励各地大力培育护河志愿者队伍,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河湖治理保护工作中来。
三是省里在河长制湖长制年度考核中把“公众参与”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并赋予了一定的分值,倒逼各地把公众参与这项工作真正落实到位。
06
问
生产建设项目是否都需要开展水土保持监测?
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规定对可能造成严重水土流失的大中型生产建设项目,生产建设单位应当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广东省水土保持条例》已将“大中型生产建设项目”界定为“挖填土石方总量五十万立方米以上,或者征占地面积五十公顷以上的生产建设项目”。
除此之外的生产建设项目法规不强制要求开展水土保持监测,但仍鼓励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07
问
农田无水灌溉问题如何解决?
答
目前农村环境确实已经非整治不可,在这方面省委、省政府已经有了全面的部署。
我厅在推动灌区建设过程中,已经有目的地强化农村水生态保护和治理工作,全面整治灌区垃圾和污水排放。
对群众反映的情况,我们会责成地方水利部门马上整改。对施工占用或毁坏渠道、建筑物的,将责成和监督施工单位恢复供水和修复渠道、建筑物。
长期来看,我们的灌区和农田水利设施管理,要贯彻执行国家已出台的《农田水利条例》,各地政府和水利部门,要利用每年冬春修水利时机,积极发动群众投工投劳,疏通圳道,确保水流畅通和农业用水需要。
08
问
自来水未接入自然村和农户问题如何解决?
答
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规划由水源地至行政村和行政村至入户两部分工程组成。其中水源地至行政村由省级及市、县财政筹集建设资金解决,行政村至入户由镇村发动群众筹集建设资金解决。由于部分地区自筹资金未足额到位,造成部分地区自来水未能入户。
解决自来水入户问题可考虑如下办法:
一是争取在人居环境整治涉农统筹资金中解决集中供水问题。
二是村镇继续发动群众筹集资金,接自来水入户。
09
问
群众使用的饮用水水质不达标、水量水压不足等问题如何解决?
答
由于早期建设的农村饮水工作投入不足,建设标准不高,或者农村饮水工程规范建设后,由于运行管理单位管理不到位、维修养护不及时,导致个别工程会存在水质不达标、水量水压不足等问题。
2019年以来,我省按照水利部的部署要求,全面落实农村饮水安全“三个责任”(地方人民政府主体责任、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行业监管责任、供水单位运行管理责任)和“三项制度”(县级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机构、运行管理办法和运行管理经费)。
上半年,我省农村饮水安全“三个责任”已全部落实,下半年主要推进“三项制度”的落实工作。截至10月底,“三项制度”落实进度已达75%。接下来将按照水利部的目标要求,于2019年底全部落实。确保我省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工作责任落实到位,实现工程建得成、管得好、长受益。
10
问
我省为水库移民增收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当前水库移民工作的重点,也是全面对接乡村振兴战略,将水库移民纳入当地乡村振兴规划和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范围。
近几年,我省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2018年全省共下达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19.96亿元,2019年共下达25.12亿元,用于改善移民村基础设施、发展产业、提高劳动技能等。
接下来,我们将支持水库移民发展产业增加收入作为重点工作,大力支持水库移民发展现代种植、养殖、民宿、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采取“入股分红”模式增加集体收入,采取“产业+基地+农户”模式增加移民户收入,鼓励移民土地、山林、房屋等资源流转,支持移民户扩大经营规模,支持移民集体经济组织以出租、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空闲农房、宅基地及其他集体资产,增加集体和水库移民收入。
你对这些答复满意吗?欢迎留言点赞或吐槽。
编辑:欧文恒
审校:胡海
来源:广东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