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全球智能工业大咖⑥——深圳研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庞观士:让中小企业在平台上实现智能化,是中国工业在国际领域实现“弯道超车”的机会

南方+ 记者

11月23日,为期三天的“第三届全球智能工业大会暨博览会暨全球创新技术成果转移大会”在广州南丰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现场邀请了1000多位国内外嘉宾见证本次大会盛况。

作为来自深圳的本土企业,深圳研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庞观士在接受南方+记者采访时坦言,自己此次最为关注的是人工智能以及计算机应用领域。在他看来,国内的工业互联网产业目前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作为大湾区前沿阵地,广州、深圳本身具备完整的产业链,如何让这些优质资源联网升级,让工业智能化的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广东还有很多发展空间。

点击收看下面精彩视频▽

南方+:您好!这是您第几次参加全球智能工业大会,本次大会您又最关注哪些领域?

庞观士:这是我首次参会,此次最关注的是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情况。这届大会给我的感觉就是比较国际化,来参会的有很多来自于全球各个领域的院士专家,也有一些国内智能领域著名的院士和专家,我相信能听到很多有用且有益的声音。

南方+:深圳研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集特种计算机研究、开发、制造、销售和系统整合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目前我们都有哪些产品?哪些技术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庞观士:研祥是1993年成立的,是在深圳土生土长的企业,在深圳非常有代表性。广东是民营经济比较活跃的一个地方,能够诞生研祥这样一个企业,也恰恰说明广东,尤其是深圳特区,具备有利于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土壤,使得研祥这种企业能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目前在国内已经是特种计算机行业最大的一个企业。

研祥最开始从工业领域的信息化、智能化设备起步,从公共计算机研发然后到做计算机系统,再到后面给行业提供解决方案,我们的产品与国家信息化建设、信息化进程是密切相关的。这些产品都是给各行各业提供所在行业里面智能化、信息化的一些基础构件,包括软件、硬件、系统,所以我们应用行业非常广泛。目前来讲,像智能制造、轨道交通等和国计民生相关行业都有运用到我们的产品,所以公司产品的应用范围非常广。

南方+:那么对于用户来说,其实单机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了。比如说像您刚才提到要嵌入软件、要解决方案,包括服务,形成不同行业的智慧产业平台,您如何看待现在的用户需求的转变?以及我们的企业应该如何应对这些转变?

庞观士:传统上来讲,原来工业控制系统是比较封闭的,往往工厂里面,他们买的一些设备,或者说它的系统,都是自家的装备,自己建立的协议。这些工厂的系统不对外开放。而现在,我们提出工业互联网的理念,就是表示未来工业的发展是一个必须开放的过程。这也就产生一系列问题,一个就是你怎么把设备连起来,连起来以后怎么解决设备网络安全的问题,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

比如说,我觉得我们公司刚创立的时候,一台工控机可以卖十几万元,现在几千元就可以搞定了。这是因为它采用了原来商用机向PC的一些技术,变成标准化、模块化的产品,所以它的成本降低了,这就是工业互联网的赋能作用。

现在中小企业渴望通过工业互联网赋能,因为我们知道中小型企业不像大型企业,没有雄厚的财力与人力,所以这些企业是希望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然后像我们研祥这类企业就会在这个平台上面构建相关的微服务,在上层开发很多工业APP应用,使中小企业也能实现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这其实是给我们国家整个工业领域实现产业升级、转型升级,然后“弯道超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

南方+:目前来讲,工业APP在中国市场是一个什么样的现状?

庞观士:工业的发展不仅仅是用IT技术就能解决的,而是要跟整个行业经验结合起来。其实我们有很多工业软件,都是靠很多年的工业领域经验去制作生成的。不管是设计的,还是工艺生产的,还是生产流程的,这些经验得长时间积累,这样才能构成一个能够有效的、高效的、高质量的一个工业软件。

所以就目前态势而言,我们开发一个工业APP,要有一个开放的平台。目前,工业互联网平台很多,但是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化平台,如果想让众多企业围绕你这个平台来开发,那就需要一个行业内通用的标准化平台。现在工业APP的研发就是缺乏这样一个标准,所以我认为工业APP发展的环境还没有形成。

现在国内工业互联网可以说还处于起步阶段,是我们国家战略的一部分,这个也是未来我们要做的事情。因此,我们必须把工业互联网生态构建起来,这样工业APP才有空间去成长。作为平台方,必须把平台的标准构建好。

因此,在我看来,工业APP的发展模式和盈利模式现在还不成熟。

南方+: 您如何看待广东地区、珠三角地带的工业市场发展情况?您又是如何看待整个中国的工业市场情况?

庞观士:广东尤其是深圳,信息产业非常有优势,产业链非常完整。基本上从元器件配套到软硬件研发再到装备生产,整个产业链非常完整。所以造就了我们在信息领域,尤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优势。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高地价和高运营成本,导致一些中低端产业撤离深圳,这其中既有外资,也有内资,这让深圳的经济发展速度稍微放缓。但是,深圳这座城市的创新基因和创新人才,以及区位优势还是在广东省内领先的。深圳现在唯一缺乏的就是驱动创新的原动力,缺乏像广州所拥有的高校、研究所资源。而从整个珠三角来讲,缺少大型的科学装置,缺乏做原创性的、研发的地方和人才,是地区不足的地方。

对于广东来讲,在信息产业中,像机器人、智能制造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还是有优势的。但是在一些大型装备的制造以及互联网应用方面,广东可能比不上其他地方。目前,广州陆陆续续落地了一些工业互联网企业,但与江苏、杭州相比,还有很多要努力加强的地方。

【记者】韩安东

【视频】陈锴进


编辑 范磊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