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东坡诗词+古筝音乐,惠州又玩出文化“新名堂”

南方+ 记者

当古筝遇上东坡文化,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参加古筝弹奏比赛,还要会东坡诗词?让“映画东坡”第三届惠州古筝大赛话你知。

弘扬东坡文化,挖掘音乐人才,传承古筝国粹,11月17日,惠州市东坡文化协会与惠州市古筝协会联合举办“映画东坡”第三届惠州古筝大赛总决赛,从7月初赛中脱颖而出的40名古筝爱好者同台献艺,为观众带来一场高雅的艺术享受。

选手身着古装华服登台演奏

17日上午,参赛选手身着各式古装华服,逐一登台献礼,他们或独奏,或重奏,在舞台上神色专注地弹拨琴弦,用美妙动听的琴音营造出优美的意境,给观众以轻松愉悦的视听享受。经典曲目《春江花月夜》抑扬顿挫、柔柔似水、优雅动听;《战台风》气势磅礴,时而紧张激烈,时而优美抒情……一曲曲优美的旋律、悦耳的琴音让人如痴如醉,赢得观众的阵阵掌声。

据惠州市东坡文化协会刘巧朋介绍,本届古筝大赛设独奏和重奏,分为非专业儿童组、非专少年组、青年专业组和非专业成人组,其中古筝评分占比80%,东坡寓惠知识考点占比20%。

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李曼语夺得非专儿童组第一名,曾芷桐夺得非专少年组第一名,罗文涓夺得青年专业组第一名,非专业成人组第一名则由胡丽萍收入囊中。

借东坡+古筝打造惠州文化新名片

“自上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古筝就燃起了三把火。”大赛评委、著名古筝艺术家李炜说,“这三把火分别是古筝开始演奏流行音乐,逐渐广为人知;古筝入列乐器考级门类,考级证书与孩子升学挂钩;古筝开始产业化,从事古筝教学、古筝乐器生产等相关产业的人越来越多。”

李炜还提到,古筝的音色优美动听,老少皆宜,而且古筝价格不高,学习门槛低,初学者上手也比较容易,学古筝的人便越来越多。惠州有丰富的东坡寓惠文化,可以借力古筝这一国粹,将东坡诗词和古筝音乐深度融合,打造惠州文化新名片。

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中文系主任、惠州市东坡文化协会常务副会长申东城表示,苏东坡在惠州居住了2年7个月,成就了惠州的天下闻名。千百年来,东坡精神影响、激励着一代代惠州人奋斗前行。他希望参赛选手们将东坡精神运用到现实的演奏中去,传承国学精华,为惠州古筝演奏发展做更多更大贡献。

惠州古筝走出国门演奏交流

近年来,学古筝的人越来越多,呈现一个爆发式的增长,全国有2000多万人在学习,这主要是由成人学古筝热引起的。

“很多成人觉得学古筝可以速成,这让古筝学习的专业性大打折扣。”惠州市古筝协会会长邱翔玲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协会希望借专业性的比赛平台让古筝爱好者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练好古筝弹奏的基本功。此外,协会希望通过比赛让更多人了解古筝、认识古筝,进而喜欢古筝,推动古筝音乐的普及,传承和发扬中国国粹。”

据了解,惠州市古筝协会自2017年2月成立以来,共吸纳会员210多人,为惠州古筝老师、古筝演奏者和古筝爱好者搭建起一个学习与交流的平台。

除每年举办古筝大赛外,该协会还举办了新春民族音乐会、百人弹古筝、古筝名师大讲堂、古筝公益大讲堂和古筝进校园等活动,并组织会员前往珠海、潮州、广州、厦门和香港等城市,以及德国和日本等国家开展古筝演奏和艺术交流。

【记者】糜朝霞

【摄影】王昌辉

编辑 南小惠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