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种秋收
酷暑已远去,严寒还未来,
秋天,舒适的温度,
正是出游的好时机,
不妨到广州黄埔,来一次清爽的古村之旅!
今天要推荐的是南湾水乡。
青山绿水的美景,
白墙青瓦的屋舍,
洗尽铅华的舒适慢生活,
都藏匿在黄埔这个水乡古村里。
今天,粤游君就带大家看看
南湾水乡里的美好风光~
南湾水乡
南湾水乡位于南湾社区,是黄埔难得一见的水乡古村。这里自明朝洪武二十九年(1396)建村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古村在2008年亚运会整修后,昔日的风貌得以重现世人眼前,独特的水乡风貌吸引了许多人前来打卡。村中拥有着数量众多的古迹遗址,还有充满岭南古韵的建筑,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一同构成一幅岭南水乡特色的风情画卷,南湾水乡也因此获得广州“周庄”的美誉。
秋/
在南湾水乡,怎么玩最过瘾?
游走水乡,感受古建筑之美
作为拥有600多年历史的古村,南湾水乡在2014年被列为广州市传统村落,这不仅仅是因为其悠长的历史,也是因为在古村中至今还保留着数量众多的古民居和古迹。即使随着时代的发展,古村难免会随着城市建设而发生变化,但是走在村中,依然能感受到历史和时间在这里留下的痕迹和独属于这里的岭南古韵。
据村里人讲,南湾水乡中有“九古”,古民居、古街巷、古塔(阁)、古庙、古旧圩、古海涯、古堤、古祠、古井,很难想象在一座小小的村中竟然有这么多古迹。走进南湾水乡,隔着墨绿色的池塘,远远地就能隔着水塘看到一座颇具特色的拱桥——蟠龙桥,它与村中的另一座古桥彩龙桥一起,成为南湾村最具水乡特色的景点,想必这也是人们忍不住将这里称为广州“周庄”的一大原因吧。
从蟠龙桥走过,才是真正进入古村的核心。沿着长长的“秋风古堤”漫步,只见南湾涌边护龙古庙香火袅绕,文昌古塔静静地耸立在旁边,三层结构的文塔建筑上是十分精致的雕花和泥塑,这是南湾人最崇敬的圣塔,传言历代学子入学时必先拜此塔。
让人开心的是文塔是对外开放的,迫不及待地攀登到最高一层,从高处鸟瞰整个南湾水乡的美景。只见石桥静卧,水面波光粼粼,古居古树随意散落,好一幅岭南水乡画卷。
解锁影视剧取景地,寻找影像中的记忆
南湾美景
南湾村完好的古建筑,每年都吸引着众多国内古建筑专家前来考察。电影制片商们也纷纷前来拍片,我们熟知的《三家巷》、《危情姊妹》、《大话黄飞鸿》以及正在上演的《外来媳妇本地郎》等等片子都来这里取过景。这些电影仿佛是南湾水乡的宣传片,将古村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好多人会为了一本书、一首歌或者是一部电影,从而产生了对一个地方的憧憬和向往。来到南湾水乡,你们可以像电影中一样,乘坐游船悠闲穿梭在水道中,直到夕阳的余晖洒在水面上;或者奔跑在古村中的石板路上,逛着老式的建筑,亲身感受剧中人物生活的地方……
打卡古老宗祠,聆听迷人故事
南湾水乡的旺族正是麦姓,这里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麦氏族人。相传南湾麦氏始祖,乃是隋朝朝廷屯卫大将军麦铁杖,后麦氏廿世麦观妙于明洪武廿九年(1396)迁番禺鹿步司南湾开基立祖,南湾600多年的历史从此开始。
有宗族的地方就一定有宗祠,南湾村的故事,不止隐藏在秀丽的风景里,也沉淀在这一座座象征宗族的祠堂里,历久而弥新。其中最出名的有三大祠堂:麦氏宗祠、初泰麦公祠、敬祖麦公祠。
麦氏宗祠
麦氏宗祠是三大祠堂里面最大也是最古老的一个,名“序睦堂”,始建于清朝雍正年代,在道光辛卯年间重修,是三进石脚青砖马头墙建筑。走进祠堂,只见内部雕梁画栋,图案丰富多彩的古壁画让人目不暇接,大大的灯笼挂在屋顶,“序睦堂”三字端端正正地印在灯笼上。
△▴
麦氏宗祠中的装饰
墙上还挂着村中过往举行活动的照片,让人可以一窥村中的盛景。这里还有一处特别的地方——"晒书台",专供祠内历史功名人物所保管的方书、文物燥晒阳光之用,为古代番禺鹿步司祠堂的特色产物。
初泰麦公祠
再往村里走,便能到达初泰麦公祠,这座祠堂始建于清朝光绪乙亥年,是镬耳式青砖石脚两进建筑,至今仍保留着当年的模样。祠堂的牌匾是李鸿章亲题的门匾,“初泰麦公祠”五个大字遒劲有力,匾的右边镌刻“光绪己亥仲春”(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左边下首刻“李鸿章书”。
关于这块牌匾还有段佳话,话说当年李鸿章微服出巡,到了广州附近病倒了,几经延治无果之下,南湾官医麦信坚被请来,结果药到病除。后来,麦信坚又到京城治好了慈禧太后的怪病。慈禧想赏麦信坚金银珠宝,但是麦信坚没有接纳,只要求慈禧给正在修建中的祠堂题字。于是慈禧就命人送上牌匾,并叫李鸿章在牌匾上题上"初泰麦公祠"。牌匾书写之后,李鸿章为了赶在祠堂工期结束之前送到,还专门派北洋舰队的一支军舰将牌匾从北京护送到广州黄埔。
敬祖麦公祠
敬祖麦公祠又名“贻燕堂”,始建于民国二年,是三进青砖石脚马头墙建筑。敬祖大厅为一石舞台式建筑,可供演戏之用,由麦信坚题匾。
如今的敬祖麦公祠已经成为了村中老人们的活动中心,每天总有几个老人家仍然默默坐在古老祠堂的围墙内,守望着祖先留下来的建筑,看家族辉煌的历史和离奇的掌故在光阴间游移。
趣味寻觅,这个古村有点意思
南湾水乡除了丰富的古建筑以外,粤游君在闲逛古村的时候,还发现了几处有意思的地方。
“皆佳街”和“履理里”
在南湾水乡,有两条小巷的名字非常特别,它们的街名都是同音字,分别为“履理里”和“皆佳街”。两条街巷的名字用普通话读起来有些绕口,用粤语读起来三个音则是一样的,非常具有岭南特色。
名字奇趣,其背后也有深意。“皆佳街”是指希望住在这条街的人家品学优秀,“履理里”则是指无论有多远,也要讲道理。“因为南湾村历来重视孩子读书、品德的培养,所以街巷的名字也传递着这些理念。”村民介绍说。两条街巷与南湾社区麦姓始祖祠麦氏宗祠同一时期出现,距今已有600多年,走在古道上,可以看到两条街还很好地保留了当年的模样。
南湾会堂
在古色古香的建筑中,一处颇具六七十年代特色的建筑就显得非常引人注目,这座建筑便是南湾会堂,建于1958年的南湾会堂采用全盖顶金钟架戏院式,非常有时代特征。
走进会堂中,只见宽敞的建筑里一个大舞台占据着最主要的位置,一排排座位面朝舞台整齐摆放,还有红色的幕布,这一切总让我想起电影《芳华》中文工团表演的场景。听村里的老人说,现在南湾会堂不时也会有表演团队来这里演出,每当那时候整个会堂座无虚席,两旁过道也站满了观众,非常的热闹。
伯季合祠
在走街串巷中,伯季合祠便闯入了粤游君的眼中。所谓合祠,就是不同姓氏或宗族组合成的祠堂,而伯季则是指兄弟排行里的老大和老幺。顾名思义,伯季合祠的意思也就能够理解了。
合祠并不稀奇,让人惊讶的是这个祠堂竟然是巴洛克的建筑风格,祠堂入口为西式门楼,底层柱式、拱券装饰,顶层巴洛克风格装饰。远远望去,伯季合祠真像一位清高的美人儿,遗世而独立。如果想要拍到伯季合祠的正面,不妨转个弯到秋枫古堤那边,就能从斑驳的枝叶中窥探到她的美丽。
游玩古村,当然也少不了美食填饱肚子!
粤游君这就来为你们介绍南湾水乡附近
几处寻觅美食的好去处~
美食推荐
阿四靓汤
就在村子里面的美食店,东西很便宜,最有名的是这里的椰子鸡汤,用自养的农家土鸡炖,鸡肉嚼在口中有韧而不老的鲜活,这里的煲仔饭也很香,肉都腌制得很入味,好吃到甚至有人特地开车过来吃。
人均:32元
地址:黄埔区南湾大街15号
源源鱼包饭店
△▴
鱼煲
想吃更丰盛的美食,可以到附近庙头BRT的这家店吃鱼煲。弹牙有料的鱼包、超爽口的鲜鱼旦、炸鱼腐、炸鱼皮......搭配姜油蘸着吃,吃不出一点腥味,最后来个鱼丝面打底,满满胶原蛋白吃下肚,完美~
人均:69元
地址:黄埔区庙头清河大街43号
丰乐美食街
在南湾水乡附近的美食街,南北风味一网打尽,点上一盘腊味、一盘手撕鸡和五指毛桃汤,午餐就很满足了。
亭台楼阁,龙舟码头,
秋枫古堤,一湾绿水,
构成了极具岭南水乡特色的风情画卷。
秋日短暂,更要不负当下美景,
赶紧收拾好行囊出发吧~
南湾水乡攻略
门票:免费
公交:乘坐BRT到夏园站下。出站过天桥前行到“南湾水乡”—— 黄埔区南湾公园附近。
地铁:十三号线“夏园站”D出口,过斑马线后往西走约750米,即可见到“南湾水乡”雕塑。
自驾:导航搜索“南湾村”自驾前往。
温馨提示:
1.南湾水乡附近就是南海神庙,可以顺道去看看;
2.要做个文明的游客,不要在水乡大声喧哗和乱扔垃圾。
END
文字、摄影 | 陈馥敏
排版 | 陈馥敏
Enjoy Yourse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