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底,我由江门供电局派到开平市长沙街道西溪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在农村、在基层,如何让党员过好组织生活是我们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走访了解村民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意见
一、完善阵地设施建设,营造“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氛围。西溪大队站电房位于西溪村村口,过去电房外墙满是牛皮癣和破旧的电力宣传画,5月初我组织供电局的党员义工把电房外墙美化了一番,美化后的电房外墙是“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宣传板。完善西溪村党群活动室党建上墙资料和投影等硬件设施,提升阵地学习条件,为往后农村党员教育培训提供“充电站”。利用三清三拆后的闲置土地建设了一个户外的党建公园,向广大村民乡亲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乡村振兴战略,同时为党员在室外开展组织生活提供了场所。
闲置土地变身党建公园
二、丰富组织生活形式,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在“七一”前的组织生活会上,我向党员赠送了政治生日贺卡。在党组织生活上收到政治生日贺卡,对村里党员来说还是头一次,大家都觉得这样的方式很新鲜。“七一”当天,我们好几个党员都把政治生日贺卡发到朋友圏来表达自己身为党员的自豪感。国庆前的主题党日,我们通过线下“全民K歌 歌唱祖国”和线上“学习强国 祝福祖国”两种形式开展。党员通过手机软件录下自己唱的爱国歌曲并上传到党支部微信工作群,外出务工的党员特别点赞这种组织生活的形式。“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9月29日上午,西溪村的上空飘荡着优美的旋律和整齐的歌声。党员和村民都齐聚党建公园合唱爱国歌曲和表达对祖国的祝福。老党员吴荣绍说:“70年风雨兼程,新中国的繁荣富强来之不易,祖国万岁!”党员吴荣炽则告诉我,这样的组织生活让他感到很“威水”(自豪)。
我认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农村党组织组织力,有利于推动农村工作的全面开展。通过完善党员活动阵地设施和开展丰富多彩的组织生活,让党员过好组织生活,加强了党组织对党员队伍的建设,同时增强了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为创建党建引领下的基层治理新模式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