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多项优待政策惠及全市老人,这些补贴你不可不知道!

惠州发布
+ 订阅

每年10月是我国的敬老月。为积极营造敬老爱老社会氛围,引导全社会传承敬老爱老传统美德,引导老年人在新时代发挥正能量,增强老年人的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今年10月,惠州市长者服务局(筹)为市民们送上一大波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记者近日采访多名年满65周岁以上的老人,有的是土生土长的本地老人,有的是从外地迁移到惠州的外埠老人。“一住下来就不想走了。”“惠州就是我的养老地。”……老人们对我市现已出台的多项老年人优待政策赞不绝口。

有了老年人优待证又推出长者服务卡

“我满了65周岁后的第一个月就去办理了《惠州市老年人优待证》,坐公交车免费、很方便。”今年68岁的曾映兰是湖南湘潭人,2009年来到惠州,至今已有10个年头。曾映兰告诉记者,作为长期定居惠州的外地人,她从内心感受到惠州党委政府对老年工作的重视。她如今结识了一帮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伙伴,晚年生活过得安逸舒适。

曾映兰告诉记者,她3年前加入了市老年大学声乐班,两年前加入了舞蹈班,现在已经毕业了。“在老年大学学习的日子里,我认识了很多和我有共同兴趣爱好的朋友,每天都过得很开心。”曾映兰说,从老年大学毕业后,她闲时会拿着《惠州市老年人优待证》免费坐公交车到我市各个景点玩耍。“红花湖、西湖、高榜山、植物园等,约上几个同龄朋友,一起免费坐公交车,聊着聊着就到景区了,十分便利。”曾映兰笑着说。

记者了解到,我市早在1998年就推出了年满65周岁以上本地户口老年人免费乘坐惠城区内公交车及游览市内各公园景点的优待办法。随后,大多数县(区)也逐步落实了老年人免费乘车的优待政策。2013年6月28日,我市出台了《惠州市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车服务及补贴管理暂行办法》,65周岁以上惠州户籍老年人凭《惠州市老年人优待证》可全程免费乘坐本市行政区域内公交车。2014年7月1日实施了外埠老年人免费乘坐本市公交车优待制度,在惠居住的外地户籍老年人,年满65周岁即可办理《惠州市老年人优待证》,免费乘坐本市行政区域内公交车。截至2018年底,全市共办理《惠州市老年人优待证》17.68万张,其中外埠老年人办理约4.1万张。今后,惠州符合条件的老年人还可通过“粤省事”微信小程序,“刷脸”办理长者服务卡和申请高龄老人津贴,享受更多便民服务。

10月9日,惠州举行“孝老爱亲、向上向善”——2019年惠州市“敬老月”活动启动仪式,推出多项助老惠老举措,同步启动惠州市长者服务卡“粤省事”线上办理和惠州市长者人才服务平台。记者从惠州市长者服务局(筹)了解到,长者服务是惠州首批通过“粤省事”实现“即办即批”功能的政务服务事项。年满65周岁的老年人可通过“粤省事”办理长者服务卡,免去了过去要先去照相馆照相、再带上身份证专门去申请以及等几个星期后才能领证等环节。只要拿起手机,就可以在家里“刷脸”办理。老人如果不会用手机、没有微信,也可以让亲属、社区工作人员协助办理,领证还可以选择邮寄服务、快递到家,真正实现足不出户。领取到长者服务卡后,老年人可以享受免费乘坐公交车等多项优待。

政府为70周岁以上惠州户籍老人购买意外险

家住惠城区汝湖镇仍中村的70岁老人林光前告诉记者,他不久前刚刚办理了意外伤害综合保险,是由惠州市政府统一出资为他办理的。“每年给我投保20元,主要是防止我们这些老年人受到意外伤害,我觉得很温暖。”林光前告诉记者,他还有一位年满102岁的母亲,如今四代同堂,母慈子孝。

记者从惠州市长者服务局(筹)了解到,凡年满70周岁以上惠州户籍老年人享受意外伤害综合保险统保保障。“我市自2014年10月起实施‘银龄安康行动’,由政府统一出资为惠州户籍70周岁以上老年人投保20元/人·年的老年人意外伤害综合保险。”据该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其中仲恺高新区、大亚湾区和博罗县先后于2015年、2017年由当地政府出资,在全市率先实现了60周岁以上老年人政府统保全覆盖。截至2018年,全市共有30.1万名老人享受到政府统保老年人意外伤害综合保险保障,市、县(区)两级财政全年共支付保费602万元,政府统保覆盖率为63%。

80周岁以上惠州户籍老人享高龄津贴

1935年出生于河南省邓州市的周香莲,2014年丈夫去世后,儿子张道军将她的户口迁到自己户口下。张道军来惠州20多年,周香莲也就成为了一名新惠州人。张道军告诉记者,母亲来惠州时正好年满80岁,于是他去居委会为母亲办理了高龄津贴,如今母亲每月能领到100元津贴。“我母亲很感动。”张道军说。

据悉,我市建立了高龄老年人政府津贴制度,2007年、2011年和2012年先后3次提标和扩面,现行政府津贴标准是80~89周岁老人每人每月发放100元,90~99周岁老人每人每月发放200元、100周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发放500元。

此外,博罗县、大亚湾区和仲恺高新区近年由当地财政出资提高了津贴标准(博罗县95周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发放500元;大亚湾区80~89周岁老人每人每月提高150元,90~99周岁老人每人每月提高250元,100周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提高600元;仲恺高新区80~89周岁老人每人每月提高100元,90~99周岁老人每人每月提高200元,100周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提高500元)。

相关新闻>>>

两位高龄老人谈长寿秘诀:饮食清淡修身 性格温和养性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政府为老年人出台的优待政策变多,我市老年人平均寿命也相对延长。近日,记者采访了我市两位9旬以上高龄老人,近距离和老人面对面,听他们讲述长寿秘诀。

高龄中医袁业煊:

生活有规律,注意休息

今年91岁的袁业煊退休前是一名中医。“我父亲去年还在给人看病呢。”袁业煊的女儿袁惠玲告诉记者,父亲于1957年来到惠州,自此家人就定居惠州了。说到父亲的养生习惯,袁惠玲告诉记者,父亲平时只喝茶不喝水,自从退休后,睡眠质量一直很好。“我父亲每天晚上9点就上床睡觉,一觉睡到第二天早上7点钟才醒,吃了早餐,坐会儿又接着睡觉,在我印象里,他的睡眠时间每天不低于15个小时。”袁惠玲如是说。

说到高龄秘诀,袁业煊打开了话匣子。他告诉记者,他总结出来的高龄秘诀主要有5点:第一,三餐饮食要有规律,不到饭点不吃饭;第二,清淡饮食,八分饱,不要大鱼大肉太肥腻;第三,注意休息,困了就睡觉,睡到自然醒;第四,喝绿茶,绿茶可以清热解毒;第五,心态要好,管好自己的事情,不要过多干预孩子的生活。

袁惠玲告诉记者,或许是父亲退休前是做医生的,他深知身体健康需要哪些因素,所幸的是,父亲也有很好的自控力。除此之外,袁惠玲向记者透露,她父亲直到90岁还在诊所坐诊。“他喜欢给人看病,也治好了很多人的病。几年前,还有一些从东莞、深圳、广州慕名而来找父亲看病的人。”袁惠玲说,或许是父亲多年行善积德,才有了高寿的福报。

期颐老人谢三:

性格温和,热爱劳动

今年102岁的老人谢三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岁月风雨,如今面对生活,她脸上露出更多的是淡定从容。面对来儿子经营的早餐店的食客,她满脸笑容迎接相送,给当地很多村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很多食客得知老人已经102岁时,纷纷为她竖起大拇指。

尽管已过期颐之年,谢三依旧保持着年轻时候的勤劳,早上洗漱完毕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儿子早餐店里搭把手,像个年轻人一样在店里穿梭,忙个不停。“我母亲很喜欢做事,热爱劳动,手脚都没停过。”谢三的儿子林光前说,现在母亲虽然年事已高,但除了耳背啥都好。

“早几年家里有个菜园,母亲每天去菜园里挑水种菜,种红薯、花生等农作物。这几年我担心她的身体,就不让她去菜地里折腾,甚至将家里的菜地荒废了,不然她不肯停下来休息。”林光前说。

谢三拥有如今的幸福晚年生活,还得益于她温和的性格,以及孝顺的儿子儿媳。林光前告诉记者,从他记事起,就记得母亲性格温和,从未见母亲与他人红过脸,吵过架。为了提高母亲免疫力,林光前在母亲85岁时就开始坚持每年购买血清蛋白,分别在上下半年为母亲各注射一瓶。

惠州日报记者张荟婷 通讯员王炜 郭竹松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