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女性患者唐某今年27岁,近1年来频繁出现活动后胸闷、气短,伴有胸痛,休息后可缓解,没有引起重视。此前她曾在外院治疗,行心脏超声检查提示“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管型),轻-中度肺动脉高压”,因该院不具备手术条件,她未能手术。
随后,为了得到进一步诊治,她辗转到中大五院心血管外科就诊,检查结果显示如不积极治疗,患者肺动脉高压会进一步加重,很快便会进入心功能失代偿期,如果再出现持续的右向左分流,她将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心衰的风险极高。
为挽救这个年轻的生命,日前,中大五院胸心外科副主任、心血管外科主任李刚教授带领科室手术团队为唐某实施了非X线下经食道超声引导动脉导管封堵术。手术经正中胸骨下段约5cm的小切口进胸,在心脏正常跳动状态下,借助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监测,应用特制的输送装置,将封堵器直接安放于动脉导管处,关键手术步骤不到3分钟就完成了。患者术后恢复良好,不日即可出院。
李刚教授表示:“该术式不需要复杂的体外循环过程,没有年龄、体重和外周血管条件的限制,最重要的是没有X线放射性辐射带来的危害,适应症更加宽泛,患者术后恢复很快,无需入住ICU病房,既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也相对节省了医疗资源。”
据介绍,动脉导管未闭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因胎儿期连接肺动脉主干与降主动脉的动脉导管于出生后未闭塞所致,主动脉血液经未闭的动脉导管流入肺动脉,肺血流量增加。
正常情况下,左侧心脏只泵血到主动脉,而右侧心脏只泵血到肺动脉。动脉导管未闭时,部分血液由主动脉流入肺动脉。分流量较小者无症状,分流量较大时,在婴儿期可发生心力衰竭,部分患者在1岁以后,因肺动脉压升高,分流量减少,心力衰竭症状会减轻或消失,存活至成人期的患者多伴有肺动脉高压和发绀,而成年后,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非常高。
【记者】黄鹤林
【通讯员】姜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