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眼间,工作已经两个月了,回顾着匆忙而又慌乱的日子,既有初为人师的兴奋与激动,也有站在讲台上的紧张与不安。作为刚刚踏入教师职业生涯的我们,已经站在了学习为人师表,学习自我成长的讲台中央。
恰好在这秋高气爽的十月,文翰小学数学科组的新教师们准备着自己的展示课。对于任何一位新教师来说,这不仅是自己必须要面对的挑战,更是一次学习教学的机会。陈志浩老师首先带来三年级上册课例《三位数的加法》,紧接着是周奕璇老师、丘晓慧老师、莫妙玲老师、陈晓晴老师的同课异构课例《解决问题》、罗娜娜老师的二年级课例《角的初步认识》、最后是王倩老师的二年级课例《认识几时几分》。
陈志浩老师三年级上册《三位数的加法》
一年级上册课例《解决问题》
王倩老师二年级上册《认识几时几分》
罗娜娜老师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
在以上的新授课上,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与气质,每节课有着属于新教师自己的思考,每位老师都是经过反复的磨课,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案与课件之后才形成的最终成果。有句话说:没有完美的课堂,只有更好的课堂。在听完新教师公开课之后,数学科组集体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大家共同探讨每一位教师的优点与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听课与评课是集思广益的过程,也是经验交锋的过程,新教师们需要在这样的过程中参与讨论与交流,才能够将自己的所思积累成经验。
数学科组听课活动
作为数学新教师,课堂常规与教学语言是基本要求,教学设计的结构性与课堂的完整性是必然要求,课堂上学会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实现有效课堂的内在的核心。数学科组长熊人龙老师谈到:课堂教学,熟悉教材是第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最重要的一步,新教师自己做到内心有数,表现在对教材编排的内容有数,对学生的学习状态有数,对课堂秩序有数,对重难点的把握有数。这些无疑都是我们新教师亟待学习的部分。
数学科组评课活动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说过,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新教师们在面临着种种问题,都需要保持一颗积极学习的心,学习的本质不外乎就是一个输入与输出的过程,只有不断地积累与记忆,不断地检测与输出,不断地总结与反思,只要做到这点,相信初为人师的我们,都将会成长。
撰稿:王倩
审稿:熊人龙
摄影:数学科组
品质教育.学在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