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坪山一小学一班级家长微信群混进了混进一名“假老师”和一名“假家长”想实施诈骗,当他们遇上受过反诈培训的机智妈妈们,会上演怎样的一幕?
10月23日12时许,坪山区一小学一家长微信群里先后来了两位不速之客。一位骗子将昵称和头像都改为和班主任一模一样,并在群里@全体成员发了3条同样的信息:“各位家长下午好,经过我们老师讨论,推荐学生购买一套学习资料,费用是268元,交到我这里统一购买”,同时发了微信收款码,并要求各位家长收到回复立即转账。另一个备注康姓同学家长的同伙马上应声附和。
然而,一位经过反诈培训的刘同学家长发现了端倪,立即打班主任的电话核实但无人接听,随后联系上其他老师确定没有购买学习资料这回事,就在群里说“骗子进来了”。骗子很生气地质问她“哪个是骗子?”同伙立即回应“我已经打电话核实了是班主任,你们不要乱说”,骗子甚至还加了刘同学家长微信批评她“你先弄清楚好吗?这样很影响我工作。”
然而这时,真的康姓家长及时站出来说“这是骗子无疑了,哪里来的仿号!”一番话,将骗子的技俩暴露无遗,联系到真班主任后,立刻将两个骗子踢出群。原来,这是个小学一年级的新微信群,班主任也是新来的,建立家长微信群便于沟通交流,但因缺乏群管理经验,没有设置进群验证,给骗子钻了空子。
经与学校了解,学校一些正规的收费都是通过家委会由几个学生家长收取再交到学校的,老师不会直接经手这些费用。一切让学生家长交钱到老师个人账户的都是骗子。
在坪山分局努力构建内部宣传组织架构、完善校园“四个一”工作机制中,携手各派出所巩固校园宣传阵地,与社会各单位共同筑起一道“防火墙”,人民群众防骗意识显著提高,能够果断识破骗局,第一时间反馈坪山反诈团队,及时避免了大家的财产损失,营造了良好的“全民识骗、全民懂骗、全民防骗”的反诈氛围。
【撰文】徐剑
【通讯员】曾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