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公安交警系统违纪违法问题剖析

廉洁茂名
+ 订阅

  交警队伍庞大,其执法执勤、行政审批等工作业务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支队伍的纪律作风如何,事关全省公安机关乃至党和政府的形象、威信。为深入了解广东省公安交警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情况,近期驻省公安厅纪检监察组通过实地走访、调阅材料和梳理归纳典型案例等方式,对全省公安交警系统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调研。

  违纪违法问题呈现出哪些特点?

  据统计,2016年至2018年,我省共有3084名民警因违纪违法被查处,其中交警484人,占15.69%,其违纪违法数量在所有警种里仅次于派出所民警。经调研组梳理归纳,我省交警系统违纪违法行为主要呈现出6大特点:

  一是利用行政审批权,从中谋取私利。一些地方的交警在办理车辆入户、汽车上牌等业务过程中,吃拿卡要,雁过拔毛。二是选择性执法,为不法分子提供便利甚至保护。一些基层单位交警在交通秩序监管中搞选择性执法,收受好处后保护和关照个别运输车队特别是“泥头车”,大肆放行超载超限货车上路,甚至放任其形成市场垄断。三是内外勾连,“买分卖分”。一些中介机构或人员盯上交警机动车驾驶证管理权力,利用信息不对称和群众急着办事的心理,与交警特别是辅警利益勾兑,形成“产业链”。四是违规办理酒驾、醉驾等交通案件,降格处理甚至抹平案件,社会影响恶劣。五是驾考问题突出,监考交警甘于被“围猎”。有的甚至抱团腐败,在收受好处后对相关学员大开绿灯,无视其作弊行为和违规操作。六是对机动车检测站“一转了之”,疏于监管。机动车检测站社会化后,交警部门的监管没有及时跟进,导致有的地方机动车检测乱象丛生。

  问题根源在哪里?

  上述违纪违法行为虽然发生在极少数交警身上,但暴露出来的宗旨、法治意识淡薄等诸多问题却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同时也暴露出队伍的监督管理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如下6个方面:一是廉洁自律意识不强,受利益驱动被“围猎”风险高。交警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日常与社会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容易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冲击,被“围猎”的风险高。一些基层交警特别是领导干部价值观、权力观出现严重偏差,把手中权力当作自由交换的商品,与私人老板或中介人员形成利益共同体,大搞权钱交易,严重损害群众利益。 二是履行主体责任不力,队伍管理宽松软。重业务、轻党建现象在基层交警部门普遍存在,特别是一些主要负责人“书记意识”淡薄,缺乏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治警主体责任的责任心和紧迫感。有的严重缺乏斗争精神,对队伍存在的问题不想管、不愿抓、不敢较真碰硬,习惯搞“内部消化”,能捂则捂。个别领导干部自身不正,导致上行下效,发生系统性、塌方式腐败案件。 三是内控机制不健全,制度执行不严格。调研发现,交警部门特别是一些基层单位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不力,缺乏制度刚性约束,交通违法行政处罚和刑事取保候审等环节存在较大的自由裁量空间。同时,一些制度执行不到位,甚至形同虚设,没有真正发挥管人管事的作用,不能从根本上实现对交警执法办案全过程的监督制约。 四是交警执勤点多面广线长,监督难以到位。交警工作人员众多、涉及面广线长,执法活动高度分散、动态,要实现监督全覆盖、全程监督难度较大。实践中,由于缺乏有效的事前事中监督,一些交警脱管失控、随意执法,导致违规违纪违法问题时有发生。五是系统监督指导乏力,业务管理存在漏洞。省、市两级公安交警部门对下监督指导弱化、缺位,对整治系统内部不正之风等突出问题缺乏有效抓手和过硬措施。比如调研发现,政策放宽导致机动车检测站快速增长,但监管没有同步跟上,权责边界不明晰,导致问题频发。六是宣传教育不到位,滋生腐败仍有土壤。调研发现,在交警办证大厅便民举措宣传很多,但廉政文化宣传鲜见;对交警特别是基层交警的廉政警示教育和法治教育往往流于形式,成效不明显。潮州市交警陈泽波在忏悔录里说,由于处于熟人社会,亲戚朋友陆续求情请托,他办事收钱乐此不疲,最后滑向腐败的深渊。

  如何治理?

  一是突出政治建设,扎实推进政治建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引导广大交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牢固树立民本思想,切实增强为民服务意识。充分发挥各级交警部门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把“支部建在连队上”,着力强化基层队伍思想政治和纪律作风建设,提升交警队伍凝聚力战斗力。二是强化日常监督管理,层层压实“两个责任”。积极协助省公安厅党委履行主体责任,推动各级交警部门层层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治警主体责任。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公安工作改革的决策部署,配齐配强各级交警部门的政工干部,专职抓好队伍管理。探索在各级交警部门配备纪检专干,协助党组织主抓队伍纪律作风建设,形成监督合力。发挥好上级公安交警部门的带头示范作用,加强对下的工作指导和监督检查力度。加强派驻纪检监察机构与公安机关内部监督部门的协作,准确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用好“七看”,强化日常监督和对重点领域、重要岗位和关键环节的监督制约。三是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治理队伍突出问题。履行好“监督的再监督”,督促省公安厅交管局分类梳理一线执勤执法、违法处理、事故处理等方面突出问题,推动各地对照检查、落实整改。特别要加强对交警服务窗口的监督检查,深入治理群众身边的“微腐败”问题。四是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规制自由裁量空间。建立健全执法监督机制,实行全程留痕管理,构建全面覆盖、有机衔接、闭环管理的执法记录模式。全面排查全省交警系统执法存在的问题,从制度层面阻断遏止,堵塞漏洞。五是推行制度加科技模式,降低廉政风险。深化公安交警“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行网上办事模式,增强服务群众的透明度和便捷性。建立健全车驾监控中心,加强对机动车检测站的全程监管。加大交警特别是领导干部内部轮岗交流力度,防止利益固化。六是加大宣教力度,筑牢拒腐防变根基。深化推进警务公开,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从根本上遏止腐败问题的发生。深化推进标本兼治,深刻剖析、通报曝光交警系统严重违纪违法典型案件,以案明纪、以案促改,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浓厚氛围。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工作培训,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和执法能力,锻造“四个铁一般”的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交警队伍。来源:《党风》杂志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