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所也能变网红打卡点?开平这个村做到了

南方探针
+ 订阅

要把一座厕所做成一个网红景点,得花多少钱?开平塘口镇祖宅村的实践告诉你,只要给些废弃的旧砖瓦就行了!

祖宅村3A旅游厕所。

这个已经名声大噪的3A级旅游厕所墙上赫然写着几个大字“这不只是个厕所”!

它这么拽是有理由的——每天都有不少游客专程跑到这里来拍照,成天都有美术学校的学生在它的周围写生,它俨然成了网红打卡胜地。

每天都有人来此写生。

记者日前来到塘口镇强亚村委会的祖宅村,在碉庄后面的小池塘边,看到一座由旧砖瓦砌成的网状环形建筑,当地村民说那就是祖宅旅游厕所。从石板路走过去,在建筑正面的砖墙上写着诸如“乡村振兴”“三清三拆”“厕所革命”之类的字样,正中就是那句“这不只是个厕所”!

记者注意到,砌墙的建筑材料都是旧的砖瓦,还有木块、石板等,甚至是茶壶,一株芒果树也被完整地圈进了墙内。走进去可以看到,厕所的正门外墙和入口处设置了一个小型展览区。悬挂的图片和文字讲述了建筑背后的设计理念和历史故事,让人感觉特别雅致。因为通透,竟没有一点臭味。另一面墙上已经长满了藤蔓,绕到后边是一个斜长的台阶,走上去就是一个宽敞的平台。而在厕所周围,除了拍照的,就是写生的。当地村民骄傲地说,上个月,央视还专门报道了这个厕所,国庆期间这里周围全是人!

塘口镇委副书记黄巧娜告诉记者,该旅游厕所是由广州永庆坊的设计机构竖梁社结合祖宅村引入的产业,按照本地旅游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需求进行设计。祖宅旅游厕所的前身,也是一处厕所,原属旁边的文园,那也是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老住宅。选择在旧址上重建,一方面是延续场所文脉,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村民更能接受。它之所以能成为整个强亚新农村示范片的亮点,是因为它能充分利用旧材料,循环再造,将厕所做成了公共艺术装置,是创新活力的设计灵感与温柔的地域记忆的结合。

网红厕所紧邻著名的碉庄。

记者在现场确实可以感受到设计者对于这个建筑的用心。例如,它在规划布局上,遵循原村落的布局、肌理和朝向,在保留了历史记忆的同时又与建筑和谐共处;设计理念弱化了厕所功能,通过砖墙的巧妙运用,扭转人们对于一般公厕的印象,将公厕与可供当地居民休息娱乐的大台阶公共设施结合起来,将公厕隐藏于大台阶地面之下,削弱其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它的建筑取材于“三清三拆”之后的废弃砖瓦,这种通过废弃建材打造出的具有当地历史建筑特殊肌理的特色墙面,减少新材料的使用,既环保又降低造价。

旧礼堂改成了咖啡图书馆。

黄巧娜介绍,作为享誉海内外的华侨园林“立园”和广东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自力村碉楼群与村落”所在地,塘口镇类似网红厕所这样的创意有不少,都是在环境保护、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的平衡中探索出来的。例如利用旧粮仓打造的历史民俗教育基地,以原生态村落开发出的“荣桂坊”,以旧礼堂改成的咖啡图书馆……她透露,因为活化社区的做法得到上级高度认可,旧墟所在片区的碉楼侨乡旅游线路被评为广东美丽乡村精品线路。

旧仓库改成的“天下粮仓”也成了网红。

【记者】项仙君

【视频拍摄、剪辑】项仙君  实习生 苗家毓 

编辑 李珩丹
校对 蓝淑茹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