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李斌:二十六年从警路,不忘初心写忠诚!

惠阳发布
+ 订阅

今年国庆假期,区公安分局民警李斌在沙田设卡执勤时因为帮助了一位迷路的失明的老人回家而爆红网络,获众多网友点赞。而网红李斌实则是一位一直默默坚守入警初心,有着26年警龄的“老警”。

因为父辈是军人的原因,李斌从小就对军人和警察有着不一样的感情,立志要穿上一身制服,做一名有正义感的人。一次偶然的机会,李斌报考了警队,让他与警服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警后,作为一名刚入警营的基层民警,李斌深深的体会到了一名公安民警的辛苦,也更清晰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

李斌:进入公安队伍之前也有一些比较舒适的工作(可以选择),但是当时选择这个行业的时候,包括我的一些同学、朋友不理解。既然自己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工作,那么就会坚守这份信念。其实,作为警察在淡水生活、工作,能够为惠阳这片热土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是非常开心的事。

李斌的第一个岗位是一名治安民警,在治安岗位一干就是20年,在长期的治安工作中,他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李斌:刚开始是做治安案件,治安案件是一定要结案,一定要化解矛盾。所以在处理治安案件过程中学会了很多。我们这一代人从学校出来时,根本没有见过电脑,从做案件开始到第一份电子笔录自己打,自己学。那时就认识到电脑在将来的生活中会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所以九几年时,就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装了一台电脑,一直在学。那时国内简单的一些论坛和网站都是比较简单,而且是用电话线上网,所以见证了国内网络舆情的发展。

从不会打字,到能熟练的运用互联网开展工作,能熟练掌握摄影技术,对舆情具有较好的调控能力,李斌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正是这种“时刻准备着”的奉献精神,让他从治安岗位转向了宣传岗位。

李斌:到了宣传岗位,很多东西都是新的。怎么去面对媒体,怎么去写新闻稿,怎么去面对舆情,面对新的环境。当时压力挺大的,包括后期转到作为立功受奖,还有警营文化建设的一份子,也是一个新的课题,一个新的学习的过程。但是对我整个职业生涯来说,都是一步步走来一步步学。因为公安工作是面对社会最基层的工作,所以只要把自己所肩负的工作和责任做好,履行好,做好本职工作,就是最好的坚守。无论在什么岗位,无论做什么工作,把工作做好,这就是从警的初心。

对工作永远怀有满腔的热忱,让李斌在担任的任何一个岗位上都能尽职尽责,全心全意做好每一件事。今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他的同事沈忠民作为全国76名参加观礼的民警之一去北京观礼,而这份沉甸甸的荣誉同样让李斌激动不已。从组织事迹材料,到确认观礼名单后的一系列宣传、欢送和迎接仪式,李斌连续工作了近20天,他默默的做着光环背后的工作。从2014年以来,惠阳公安不断地挖掘和宣传“老沈”的工作事迹,既鼓舞了士气,也成功宣传了来自惠阳的全国英模。老沈是惠阳公安的骄傲,是惠阳民警的榜样,同样也是惠阳宣传团队的自豪。

李斌:我是从2014年开始写先进材料,就一直和同事们在挖掘沈忠民的事迹材料。对于沈忠民这种基层民警奉献的精神都非常认可,我们肯定要把他的这些事迹和材料要写好,要整理好,因为我们搜罗的这些材料,要经得起考验,用事实说话,不能浮夸,不能有虚,所以从2014年开始一直到今天,他能走向观礼台,也是我们最欣慰的。

面对集体荣誉,让我们深刻的感受到惠阳民警们的艰辛与不易。而对于自己帮助失明老人回家而走红网络,李斌说这只是一名民警应做的最基本的小事,是人民群众和社会对公安民警的信任和认同。在网友纷纷点赞说“暖心”时,群众的回应同样也感动了每一位惠阳民警。

李斌:无论是什么职业,无论是谁,深夜遇到一个双目失明的老人在探路,我相信任何一个人都会去帮忙,何况是一个公安民警。其实也是可以看出几个方面,一个就是群众对公安机关,对民警、对辅警的信任。老人家走失后,家里人非常着急,不知道上哪里找,所以他家人很激动。所以,其实可能很多事对于民警是小事,但是对于家人,社会是一件大事。往往简单的一瞬间,可能就是一个亮光点。因为群众看到了公安机关在真真切切的办一些实事,办一些小事,从小事做起。群众的信任,对我们也是一个极大的鼓舞。这是群众对这个社会的信任,对公安队伍的信任,对生活对和谐社会的这种信任。

李斌说,群众的鼓励让自己深感这身警服的使命,虽然已经做了20多年的公安工作,在不同的岗位工作过,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始终不变,做好一名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人民警察是他为之不懈追求的奋斗目标。他将继续坚定信念,守住初心,永远保持对公安工作的热忱,用自己的言行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

记者 邓朗天 黄 坤

编辑 嘉嘉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