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篇地林则徐销烟、鸦片战争这些历史很多人都有所了解然而虎门的历史底蕴远远不止这些!这不,好消息传来虎门再添两处“国宝”单位!
(左:蒋光鼐故居,王佳/摄)
(右:东莞村头遗址)
昨天,国务院发布通知,核定并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共计762处,另有50处与此前已核定公布的“国保”单位合并。其中,广东共入选33处,东莞有村头遗址和蒋光鼐故居2处入选,而这两处都来自虎门!
能够升级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当然有它意义非凡的故事下面一起来看看
东莞村头遗址——先秦时期贝丘类聚落遗址
新入选的村头遗址是先秦时期贝丘类聚落遗址。村头遗址位于虎门镇村头村大山园岗丘,分布面积约16,766.5平方米。遗址于1987年11月发现,1989年、1993年两次共发掘3188平方米。发现房屋基址、灶、灰坑、壕沟、墓葬等夏商时期聚落遗迹, 遗物主要有石器、陶器、骨角蚌器、人体骨骼、脊椎动物遗骸等。
新入选的村头遗址是先秦时期贝丘类聚落遗址。村头遗址位于虎门镇村头村大山园岗丘,分布面积约16,766.5平方米。遗址于1987年11月发现,1989年、1993年两次共发掘3188平方米。发现房屋基址、灶、灰坑、壕沟、墓葬等夏商时期聚落遗迹, 遗物主要有石器、陶器、骨角蚌器、人体骨骼、脊椎动物遗骸等。
蒋光鼐故居——抗日爱国的重要历史见证
新入选的蒋光鼐故居,则是蒋光鼐抗日爱国的重要历史见证。蒋光鼐故居位于虎门镇南栅社区三蒋村。清道咸年间,由蒋光鼐祖父蒋理祥创建“荔荫园”,园中广植荔枝。1930年,蒋光鼐在祖父手植的荔林中建西洋式建筑“红荔山房”。庭园占地面积1258平方米。红荔山房占地面积223平方米,前廊后室布局。1932年淞沪抗战后,蒋光鼐回到虎门,在此居住。山房内存1932年蔡廷锴、陈铭枢等国民党军政官员捐造石碑一对。
(黎源/摄)
蒋光鼐(1888-1967),字憬然,东莞虎门南栅人,著名抗日爱国将领,曾任十九路军总指挥,1932年指挥著名的“一·二八”淞沪抗战,沉重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气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建国后,历任纺织工业部部长、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常委、全国人大代表等职。
据小编了解,截止目前,全镇共有已定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其中国家级3处、省级4处、市级4处),登记入册的可移动文物676件,市级以上非遗项目5个(其中省级2个)。其中:
国家级文保单位3处:林则徐销烟池与虎门炮台旧址、蒋光鼐故居、东莞村头遗址;省级文保单位4处:郑氏大宗祠、朱执信纪念碑、虎门医院旧址、陈益家族墓;市级文保单位4处:礼屏公祠、郑瑜墓、逆水流龟村堡、郭真人古庙;省级非遗项目2个:白沙油鸭制作技艺、节马传说;市级非遗项目3个:林旁粽制作技艺、方氏正骨、鸦片战争民间故事。
虎门有着众多别具一格的自然和历史人文景观单是各具特色、古风古味的文物保护单位就有11处就已足够让你大饱眼福有空不妨可以去参观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