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城区建设“数字乡村” 助推乡村有效治理

广东新农村
+ 订阅

近年来,佛山市禅城区农村集体经济稳步发展,2018年资产总额近300亿元,集体收入超45亿元。与此同时,城市化程度高、土地价值高、利益错综复杂,给乡村治理带来了巨大挑战。为破解困境,禅城区以“数字乡村”为抓手,运用信息化技术,建设农村集体经济数字云图(简称“数字云图”)和村务共治一门通(简称“一门通”),借助科技支撑探索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助推乡村有效治理。

一、“数字云图”实现农村资产阳光管理

(一)农村资产信息可视化。“数字云图”把村的所有资产在2.5维地图上进行标注、定位,“一张图”管控所有资产信息,监管部门、村干部、村民均能直观掌握集体资产情况。2.5维地图可以展现出全村的人口组成、产业情况、村集体收入、人均分红及历年增长等信息,选中其中一个物业的定位图标,就能看到该物业的性质、归属权以及租金、租赁期限、租赁合同等。每个村的行政服务中心都安装了“数字云图”,村民可以随时了解本村资产情况,消除了信息不对称,使村干部的权力得到监管,集体资产交易公开透明。

(二)村组物业招商精准化。“数字云图”可智慧分析区域物业情况,在图上勾画任意区域,系统可以将区域内物业的占地面积、平均租金、物业权属等资料即时显示出来,同时具有行业类型统计、闲置资产模糊搜索等功能,为片区的“三旧”改造决策和招商引资服务提供即时、高效和精准的参考,避免了过去招商对接时人工查找资料耗时长、信息缺漏多的尴尬,提升了农村基层集体资产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

(三)资产管理预警智能化。一是对合同管理进行预警,对区域内租金过高、过低或租赁期限快满的物业发出警示,堵塞了以往个别基层干部低价出售待租物业、中饱私囊的漏洞。二是对闲置资产进行预警,提醒村集体及时进行招商发布,同时分析闲置资产的地缘因素,通过定位实地走访是否已出租或占用,有效避免了集体资产的流失。三是对承租人状态进行预警,整合同一承租人在区域内所有的承租情况,引导物业较多的承租人主动参与乡村治理,增强归属感。同时可向村预警,避免承租人过度掌控集体经济,并提醒村委会及时分析资产风险,做好应对措施。

二、“一门通”便利村民参与乡村治理

(一)拓展村务公开渠道。“一门通”按月统计各村(居)的村务公开情况,对未准时上传系统的村(居),区、镇(街道)管理中心可“点对点”发送提示信息提醒责任人员,提升村务公开的时效性;通过对接农村集体资产交易的信息公开模块,让村民了解集体资产交易情况,并进行监督;对集体资产合同到期智能提醒,把静态的工作转变成动态的监管,提高了工作效率,激发了村民广泛参与村务管理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丰富村民议事形式。村民通过“一门通”前端提交问题,如城市管理、民生、农村“三资”等问题,村委会通过后台管理端对问题按照事项管理权限进行筛选处理,若是村级不能处理的,将形成规范的“案件”描述,通过数据对接移交区级“云平台”,“云平台”按照相关流程指派给区直部门或镇街分中心,并在“案件”处理完毕后及时将处理信息反馈给“一门通”,形成管理闭环,使民意民情得到有效的互动交流,落实“有数据,有比照,有进展”的动态进度信息登记,让基层管理“看得见、管得住”,保证基层管理高效运行。村民通过“一门通”提交的汽车乱停放、安全隐患、环境卫生等问题都得到了及时有效的解决。

(三)实时处理舆情信息。“一门通”通过自主设定的敏感关键词,对村民发布的信息进行预警,一旦敏感词出现,对应村(居)委会的坐标点显示红色预警状态,同时将具体信息反映在“预警信息”栏目里,即时提醒管理人员查看、关注、了解、决策、处理敏感的信息,提高工作的灵敏度,避免信息进一步扩散,最大程度降低敏感信息对村(居)稳定和谐的影响。

三、“数字乡村”形成乡村治理科技支撑,助推乡村有效治理

(一)促进了农村资产监管全覆盖。去年,禅城区农村集体总资产接近300亿元,整个“家底”在“数字云图”系统的支撑下,全区53条村共12835个一级资产和38146个二级资产实现定位和录入,并同步导入全部35587份在管合同,使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更加透明和高效。目前,“数字云图”已接入到禅城区纪委的系统中,实现了部门间的数据交换,今年上半年共受理农村问题线索举报61件,同比下降35%;查办村干部违法违纪案件11宗,同比下降78%。其中涉及村集体资产交易方面的投诉仅有3宗,同比下降了80%。此外,禅城区农业农村局通过“数字云图”查处了两起违规交易行为,震慑了违规行为。随着廉洁村居工作的深入推进,禅城区还将加强“数字云图”预警版块的建设,不断强化对农村集体资产的监管。

(二)提升了数据为乡村服务的效用。“数字云图”充分运用了大数据和智慧分析的技术,大大节省了分析研判的时间,提高了决策的准确性,是“以始于管理、终于服务”理念的最好体现。在工业园区改造方面,该区龙津村、贺丰村和村尾村等工业园区改造就是利用“数字云图”进行决策,特别是龙津村的工业园区在改造后,其园区的租金收入增长三倍,村民充分感受到数字化服务带来的红利。在招商引资方面,有些投资者还主动联系要求帮助寻找企业载体,通过“数字云图”为他们提供所需物业。

(三)助推了基层乡村治理有效化。禅城区“一门通”村民注册量超5.1万人,今年以来,全区各村通过“一门通”发布信息累计3万多条、民意3600多件,处理率为96%,极大提升了村民对党组织和村委会的满意度。村民通过“一门通”参与宜居环境、卫生、治安、消防等方面的管理,增强了归属感、认同感和获得感,形成人人都是网格员,个个参与村集体治理,村委会与村民无缝对接的良好局面,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进一步拓宽,村委会运作机制线上线下相结合,畅通了农村相关信息在政府监管部门、村委会以及村民三方的流动,提升了农村基层治理能力,为乡村全面振兴夯实了基础。(稿件来源于《广东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简报》)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