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展|50万人打卡!广州这个博物馆建了个“宇宙空间站”

南方+ 记者 黄堃媛 2019-10-18 10:12

你相信“虫洞”可以穿越时空吗?

你见过火星上的蓝色落日吗?

你知道宇航员在遥远的国际空间站如何排遣思乡的愁绪吗?

广州的“科幻迷们”,这些谜题你通通可以在这个展览中得到解答。

从10月起,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升级了“飞向太空”展区,不仅国内首创群体VR火星巴士,观众还能亲自“拜访”国际空间站。

△馆内的网红拍照点△馆内的网红拍照点

趁着周末将近,小南抢先“打卡”了馆内的各种高科技装备。

自2018年5月开馆至今,博物馆入馆人数已近50万人次。究竟有多好玩?跟着镜头瞧瞧吧!

化身“太空人”探访国际空间站

穿过五彩斑斓的“虫洞”,径直步入“飞向天空”展区,小南第一眼看到的是一个科技感满满的车厢。

车厢内四周和地面都装有荧幕,实时呈现火星表面的真实地貌和自然环境,有梦幻的蓝色落日、沙尘暴、环形山,还有真实的火星风声。

“这是我们以多银幕单一画面创造的群体VR火星巴士,可以容纳10余人同时参与体验。”馆方告诉记者,“飞向天空”展区由台湾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孙维新馆长担任科学顾问,巴士内听到的解说均由孙维新自己配音,荧幕上呈现的也都源于真实的影像资料。

此外,为了增强展览的互动性和体验感,展区内还设置了一个宇宙空间站VR体验区,观众只要戴上VR头盔,手持控制面板,就能化身宇航员从地球“起飞”去往空间站,感受宇航员的日常工作和生活。

跟一般的“观赏式”VR不同,小南发现,这个宇宙空间站的VR在细节上颇为用心,“漂浮”在空间站里面时,观众还可以用手去抓四周的巧克力豆,有时还会跟迎面而来的物件撞个正着,完全由观众来控制游戏进程。

最打动小南的是,空间站里还有一个专门的区域,供宇航员眺望遥远的地球,以缓解思乡之情。

△现场展出火星陨石△现场展出火星陨石

除了丰富的高科技玩法,馆方还把星空知识大挑战与射击游戏结合,非常适合亲子家庭一起参与,在玩乐的同时也能收获各种太空知识点。

展出近千件古生物化石 打造沉浸式科普课堂

小南看到,馆内展示了近千件珍稀古生物化石与矿物标本,包含剑射鱼、埃德蒙顿龙、猛犸象、大型沙漠玫瑰石等珍贵展品。

其中“镇馆之宝”是来自美国蒙大拿州的梅杜莎角龙化石标本,它是全球范围内发现的第三具,也是中国境内博物馆收藏的第一具的梅杜莎角龙化石原件。

据介绍,博物馆内设八大主题展区:进化大鲸奇、炽热的火球、生命的形成、宏进化、发掘与探寻、石中奥秘、创造侏罗纪、飞向太空,通过先进、创新和科学的表现手法讲述地球的诞生和生命的进化,将静态的展陈对象和动态的互动体验相融合,打造沉浸式参观动线。

沿着展览路线可以看到,馆内设置了多处科普教育活动的区域,包括自然探索中心、化石清修室、梅杜莎科普剧场、挖掘现场、庖丁解龙区等。

看看这个小教室,像不像《哈利波特》里面“神奇动物课”的场景?还有各种有趣的小道具供小朋友们使用。

据说,博物馆会定期推出“太阳家族的故事”科普小课堂、“宇宙巡游记”现场导赏、“太空5分钟”快闪小推车、“指尖上的恐龙”面塑潮玩新体验等等好玩的科普活动,带领观众演绎古生物的国潮范,挖掘自然科学的奥秘。

“我们整个博物馆建筑面积有8000平方米,筹建了近两年,投资约2亿元。”博物馆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建馆之初,筹建团队曾走遍世界各大顶尖博物馆“取经”,并与加拿大北方科学馆、加拿大国家自然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先后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此外,全球三大古生物修复团队之一的台湾石尚萧语富团队、著名的地质古生物学家和博物馆策展人关键博士及其团队都曾参与策展。

【看展TIPS】

地点: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广州市天河区正佳广场六层东庭)

时间:10:00-21:30

 

【记者】南方日报 黄堃媛 

【图片】部分由馆方提供


编辑 黄堃媛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