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创新创业创意之都,创新、爱心、向上……新深圳人由你定义

深圳大件事
2019-10-17 08:19
+ 订阅

开栏语:聆听“新深”,读懂新深圳人

日前,中共深圳市委六届十二次全会召开。全天的会议聚焦一个议题,即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把中央的“顶层设计”变为深圳的“施工图”。

根据“三个阶段发展目标”,从2019年到2025年,深圳建成现代化创新型城市,至2035年深圳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到本世纪中叶,深圳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

从深圳经济特区到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在新时代承担着新责任,而深圳人的精神特质在新时代也有了新内涵与新演绎。“特区人”到“大湾区人”再到“示范区人”,深圳人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也有属于自己的新特质。聆听“新深”,说说你心目中的新深圳人到底是怎么样的?

“敢为人先开新路”,创新是深圳骨子里的基因

提起深圳,创新会是第一个跳进脑海里的词汇,这成了深圳与生俱来的品质。在中共中央、国务院早前发布的《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中,深圳将建设成为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这是深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的目标和方向。

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从“杀出一条血路”到“走出一条新路”,深圳再次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深圳将全面开启“先行示范区”建设进程。而这距离深圳这个经济特区的诞生,不过39年。

1980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深圳经济特区正式成立。39年前,深圳科技资源几乎为零,没有大学,没有科研院所;39年后的今天,深圳在5G及4G技术、超材料、石墨烯太赫兹芯片、柔性显示、基因测序、新能源汽车、无人机等科技创新领域处于世界前列,诞生了腾讯、华为、大疆等世界级的科技明星企业。

在“示范区”外,深圳也是粤港澳大湾区里的核心引擎之一。在发挥作为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引领作用,深圳将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努力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科技及创新是大湾区建设中的高频词,也是深圳的强项。

时代机遇赋予深圳人新的精神特质

深圳在时代里扮演的角色不断更新,但创新是不变的底色。而对于深圳人而言,从特区“拓荒牛”到“湾区人”再到“示范区人”,一代又一代的深圳人在为创新代言。城市新建伊始,深圳人把市场化的路子走通了,深圳的市场盘活、商业经济崛起;如今,深圳人的创新不仅在硬核科技、也可以在文创或者在民生幸福等微小实事中。不变的是基调,改变的是演绎方式与延伸内涵。

“来了,就是深圳人。”短短七个字曾温暖了无数颗拼搏与闯荡的心灵。深圳高速发展,离不开背后默默奉献的“深圳人”。而时代也赋予了深圳人新的精神特质,他们来自五湖四海,跟随城市成长的步伐实现着人生目标,他们共同谱写着深圳人独特的气质。他们,就是“新深圳人”。

这片热土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善学精技、尊老爱幼、热心公益的深圳人。他们都是“中国梦”最踏实、执着的追梦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成为了他们的共同梦想和追求。同时在“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感召下,每年有数十万人新入籍深圳,还有大批各类人才来深圳创业。他们可能是第一次踏入深圳、来深创业,亦或是身居企业要职、怀揣技术,更有可能是赤手空拳,但他们都心怀共同的梦想,希望在深圳这片热土上大显身手、用汗水和努力来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他们不忘初心,有着敢闯敢试的胆识,务实勤勉的态度,诚实笃信的品质,创新求变的个性,他们立业深圳,成家深圳,他们是你,是我,是新深圳人!从今天开始,南都联合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推出系列栏目与策划《新深圳人》,让我们聆听“新深”!新深圳人,由你定义!

筑 梦 故 事

什么样的人是新深圳人?或许没有人比筑梦深圳的人们更能回答这个问题。从来深20余年的“老创业人”,到在深圳出生长大的“深二代”,再到来深圳成家立业的“白领妈妈”,以及自带深圳“科技感”光环的95后程序员,从他们的故事里去感受新深圳人的别样特质吧。

多次创业、管理连锁名店的老张:

“爱折腾,新深圳人不服老、不服输。”

来深圳整整21年,老张精瘦的身板、斯文的金丝镜透露着做人做事的干练。多次下海创业,从北方的体制内员工一路南下至深圳,做过外贸生意、做过电商,最后跟着消费升级的东风,做起了餐饮新零售。而这一次他把餐饮快消做成了全国连锁的网红品牌,“来深圳这些年,爱折腾是这里的人最大的特点,新深圳人不服老、不服输”。

“深二代”曾海鹏:

“新深圳人素质高,看上车系不系安全带就知道是不是深圳来的。”

文明高素质,成为“新深圳人”的特点。上了车,“新深圳人”都会自觉系上安全带。在深圳出生长大,“深二代”曾海鹏很少和同事讲粤语,说得最多的是普通话。某次上海出差打的士,曾海鹏刚落座系上安全带,司机师傅便扭头问道,“你是深圳来的吧”。这一刻,他觉得特别开心。

白领妈妈王芳:

“新深圳人很友好,周末我最爱带孩子做义工。”

在深圳人们不用会讲粤语,因为深圳最流行的是带着各地口音的普通话。从五湖四海来,不用担心无法适应和融入深圳。友好助人,这是王芳对于“新深圳人”的印象。

来深8年,在南山从事行政人力工作的王芳在此成家立业。周末,王芳会带着5岁的孩子做义工,去海边捡垃圾顺便认识下多元的动植物,成为王芳等众新深圳人的周末体验。据深圳义工官方网站,目前深圳有逾175万的义工,总服务时长达67753060个小时,在国内城市名列前茅。

“深圳特产”程序员王安迪:

“新深圳人爱时尚爱生活,更爱自己的工作”

自诩“深圳特产”的程序员王安迪,来自山东。王安迪觉得自己的职业准确来说应该叫“算法工程师”。“好比程序员也分很多种,比如穿格子衫的和穿AJ的”,王安迪对于潮流的把握很有一套。在深夜写算法、跑程序之余,95后的王安迪也会趁着饭后时间到公司健身房锻炼,“秃头既然很难避免,那我还是尽量做个有6块腹肌的秃头吧”。爱时尚爱旅游,王安迪和众多深圳年轻人一样,热爱生活。

说起自己的工作,王安迪透露着热情,算法就像是一门计算机语言,可能正着说、侧着说计算机最终都懂你的意思。但计算机的反射弧可能完全不一样,换种精炼表达意味着计算机可以快速明白,这是效率问题。11点回家,王安迪会继续学习最新的算法语言。王安迪印象中,新深圳人都很敬业。此前深圳迎来“山竹”台风天,深圳人第二天照旧翻过倒下的树去上班。

关 键 词

以下关键词,你觉得哪个最符合新深圳人特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深圳大件事”,写下来告诉我们吧!

创新: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敬业:台风都不能阻止深圳人上班的热情。“山竹”过后,翻越丛林去上班。

勤奋:996的我,跟深圳科技园一样,都是夜空中最亮的星。

上进:爱拼才会赢。

冒险:哪有什么舒适圈,深圳人要敢于折腾。

友好:来了,就是深圳人!

活力:年轻,是这座城市的标签。新来同事00后。

会玩:越夜越深圳,多个商圈玩到嗨。能赚会花,下班需要犒劳下自己。

开放:深圳,与世界没有距离。

包容:五湖四海,有容乃大。在深圳很少讲粤语,普通话才是王道。

自信:自信源于经济独立,有才能有干劲。

独立:男女平等,女性顶起半边天。

自律守纪:坐车要系安全带,开车要等路人行。

热衷公益:周末去干嘛?我要当义工。深圳义工全国最多。

高效: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深圳人也有“深圳速度”。

务实:家底丰厚也要勤勤恳恳。

富足:深圳工作月薪过万不是梦,腾讯华为大疆高薪用人。

高素质:深圳人爱排队、遵守秩序。

前卫:科技感是与生具来的“时尚”,深圳人出门“不带钱”,微信、支付宝、银联绑定了解下。

其它:由你定义,写出你的“新深”。

采写:南都记者 陈盈珊

编辑:陈欣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