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仁居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甜头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各种农业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农村正迸发新的活力。
金秋时节,走进仁居镇上远村火龙果种植基地,只见一株株1米多高的火龙果树有序排列着,众多“手臂”状的枝条悬挂成了绿色的“瀑布”,一个个又大又圆或红或绿或半红半绿的火龙果点缀其间,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年轻的种植户李志豪正在果园内忙着修枝和采摘。据介绍,大学毕业后的他本来有一份发达地区的工作,由于父亲是脐橙种植大户,为帮家里打理果园,他毅然辞工返乡成了新农人,在发展自家果园的同时,利用自创平台销售家乡土特产,仅2018年就成功销售30多万斤。目前试种火龙果成功的他信心倍增,打算继续发展壮大种植面积。
仁居镇火龙果种植户 李志豪:我看到游客增多就试种了三亩左右的火龙果,都是紫色的,一年产量大约6000斤左右,产值大约六万元。我看到效益还十分好就扩种了10亩左右的火龙果。
来到位于该镇磜头村大畲坳村民小组的“平远仁居鑫农猕猴桃基地”,在蜿蜒起伏的山峦之间,成片的猕猴桃一眼望不到边。茂密的藤蔓之下,沉甸甸的果实缀满了枝头,诱人的猕猴桃引来了不少自采的市民提着果篮前来采摘,果园里一派热闹的景象。
游客 陈女士:听说仁居大畲坳的猕猴桃很好吃,刚才来到就尝了几个品种:黄心、红心、绿心,尝到都很甜很香。
据悉,大畲坳海拔近千米,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非常适合猕猴桃等果树的生长。2016年,该村利用100多亩闲置的土地,引进江西有经验的同姓种植大户发展猕猴桃,当地百姓收入土地流转金的同时,还可以在该基地做工获取劳动报酬,接下来打算在该基地的指导下同步发展种植猕猴桃。
仁居镇磜头村大畲坳村民小组长 潘昌焕:老百姓有租金拿的,还请我们村村民来这里做零工80元一天。现看到他们种的猕猴桃质量十分好,也很多人来采摘,下一步我们村也想跟着他们一起发展。
仁居鑫农猕猴桃基地老板 潘境荣:目前试挂果一株达到了十多斤,今年产量估计有六七万斤,平均采摘10元1斤,丰产期一亩有三四千斤。
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该村除了猕猴桃外,还发展有不少水果产业。柑园内,又大又黄的果实压弯了树枝,在阳光下发出金色的光芒。金桔园内,拇指大小的桔子挂满枝头,呈现一派橙黄橘绿的丰收景象。
仁居镇磜头村村两委干部 潘锡林:发动农户种植了金桔、脐橙、柑子、猕猴桃,共有600多亩,农户收入大约几百万元。接下来我们会继续鼓励群众发展产业。
在该镇飞龙村芭乐园内,同样是果实累累的景象,20多亩红心芭乐挂满了枝头,饱满的果实被护套精心呵护着,在阳光下垂垂欲坠。社南村鱼稻共生基地内,高禾子擎着沉甸甸的稻穗迎风摇曳,金色的稻浪像是铺了一地金子。据了解,近年来仁居镇坚持以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为目标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努力探索一条早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之路。目前因地制宜大力引导农户发展有脐橙、柑橘、百香果、火龙果等农业水果产业达1.23万亩,年产量达14400多吨。
仁居镇宣传委员 朱依依:近年来,我们镇高位规划,多样化种植,使我们的产业不会过于单一。同时按照“一村一品”引导老百姓大力发展产业,引导脐橙、百香果、火龙果等龙头产业企业带动带旺全镇,促农致富。
记者:梅兰、洪扬、朱依依
制作:平远县广播电视台